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2015,(41):55-56
近几年,随着广州的城市中心的扩张和行政区域的调整,特别是从化市和增城市变为广州新区之后当地政府积极推进郊区城市化战略,在此过程中产生了数量较多的农民工和失地农民。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的广州市的增城和花都这两个新区农村富余人口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农民工进城从而市民化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推进郊区人口市民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既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文章阐述了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3.
荆友奎  胡增亮 《中国市场》2011,(44):134-135,137
实现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的有效转移,是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提出了积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李想 《现代商业》2012,(22):93-9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很大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具有速度快、规模大、地区差异显著、政府主导等特点。从我国城市人口的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仍占主导,但西部地区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近年来有所上升。我国的城市化具有滞后于工业化、大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偏低以及城市化不完全等问题。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城市化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人口将继续向大城市聚集,同时,城市群会有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太明 《北方经贸》2004,(12):114-115
文章回顾了西方劳动力转移理论 ,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行了特征分析和利弊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即我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应该以就地转移为主 ,辅之以向大中城市和小城镇转移。  相似文献   

6.
范仲文 《商场现代化》2006,(18):183-184
论文分析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提出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7.
吴婷婷 《商》2014,(3):190-190
改革开放以来,数千万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为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积累了难以估量的财富。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也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进入了新的阶段。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农民大国,农村劳动力所需转移的规模和面临的压力是很大的。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受全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政策、体制的制约,所以其所呈现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也十分鲜明。  相似文献   

8.
《商》2016,(7)
目前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催促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带动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村走向城市,大批农村劳动力选择背井离乡、外出务工,他们为我国城市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他们不得不和自己的孩子常年分离,这些常年得不到父母关爱的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他们在学习、生活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越来越得到我们的关注。本文就在城市化背景下,结合对蚌埠市怀远县茆塘村的实地调查,对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来展开分析,并尝试寻求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喻汇  李录堂 《商业研究》2006,(21):131-134
我国正经历着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型,在转型期,我国农村存在着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引用费景汉—拉尼斯模型阐述了经济转型期农业人力资本流动的基本规律,并针对陕西省538名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就业意向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因素主要包括劳动者的年龄、婚姻状况、工作经验以及受教育程度等。指出加快农业人力资本教育投入、完善相关社会管理制度、发挥政府引导职能等是加快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流动之良策。  相似文献   

10.
张晓晖 《商》2012,(8):98-9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而中小城市由于生活成本较大城市偏低,距离农村较近,成为了城市化的重要区域,另外,中小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城市化问题也越发显现,同时中小城市的林业建设也呈现出于与大城市不同的特质,如何在中小城市有效进行林业建设,是本文讨论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贾琳  隗伟 《消费导刊》2011,(8):24-25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这一进程的快慢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所谓城市化不仅表现在城市数量的增多与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而且还表现为众多人口日益向大城市聚集的趋势和过程,而加快城市化最为必要的条件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本文在阐明我国城市化现状的基础上,从社会保障角度出发,提出了实现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河南省城市化进程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推进城市化进程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将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城市化的一个主导过程,并基于河南城市化水平较低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严重偏低的事实,提出“第三产业内部构成不合理所导致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拉力不足,是制约河南城市化进程的最主要因素”这个假设。通过对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证明该假设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13.
杨红 《商业研究》2003,(12):121-122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也随之日益突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根本出路在于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为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还要消除体制和政策障碍。而且,对于流动就业的农民还必须保持原有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了当务之急.开展富有实效的培训活动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保证.本文探讨了如何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就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化发展的必然规律,城市化是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城乡缩小差别的重要标志。根据我国国情,我国城市化不能走重点发展大城市的道路,而应当走大中小(包括小城镇)城市并举的道路。因此,我们切不可小视小城镇的建设,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已明确指出,“发展小城镇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有利于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有利于较快地增加农民的收入,有利于大城市的工业向小城镇分流,从而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都起着重大作用。可见,发展和建设小城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长期以来的的社会发展实践中工业化与城市化脱节,市场化与城市化不相匹配.存在很多观念上的误区,走了很多弯路.长期压抑大城市发展,小城镇虽然得到鼓励发展,但不过是乡村的延伸.而今,工业化、市场化与城市化三者真正融合的大城市化时代已经到来.启动大城市化进程,应该是中国城市化的理性抉择与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7.
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转移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给农村劳动力自由迁移造成了障碍。大中城市下岗人员多,就业压力大。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既可拓展劳动力转移的有效空间,又可排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力全面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商业企业》2010,(2):17-20
方 中国经济从过去以大城市为主的发展转向全国的城镇化发展,人口从大城市和农村两极走向城镇。这既解决大城市发展的瓶颈,又解决农村向城市化发展的方向.这既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调整结构的重大举措,把中国农村村落的分散形态,集合为城镇,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产业转移为背景,从不同角度以大量实例概括产业集聚区对就业的带动效应,并探讨产业集聚区对就业带动的具体表现,同时提出产业集聚区更好地带动就业的具体措施,包括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当地就业、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强郊区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功能开发以及各级政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由于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的二元特征,我国城市化进程表现出区别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特点。从广义来看,我国城市化进程包含大城市及特大城市、地级中小城市和县城、乡镇一级小城镇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