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2.
金融体制是决定金融秩序的制度规范,民间金融是我国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民间金融体制改革,致使民间金融体制滞后于民间金融变化的特点与需求。由于民间金融作用的两面性,不完善的民间金融体制必然诱发和放大民间金融的负效应。在不十分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民间金融处于典型的"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境地。为发挥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当前就要切实完善民间金融体制,实现民间金融体制与主流金融体制同步和一体化改革,同时要结合民间金融特点,不断深化民间金融的监管体制、利率体制、投资主体体制等,从而避免民间金融因体制的不规范而诱发金融风险,对整个金融稳定产生冲击,使民间金融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3.
金融相关化率(FIR)作为衡量一国金融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被普遍使用,但这一指标并不是令人十分满意的。金融发展不仅包括金融增长,而且还包括金融分化,即金融功能的细化和金融结构优化。1978年后,我国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持边际效率下降,金融增长出现超常规膨胀态势,我国金融发展的基本判断是增长有余,分化不足。金融分化对中国转轨经济具有特殊意味,可以预见中国经济增长将逐步由金融增长支持型向金融分化推动型过渡。 相似文献
4.
5.
随着我国民间金融的活跃发展,其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既制约着民间金融的有序发展,也影响了金融市场的稳定。对此,笔者立足于发展民间金融的意义,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并就其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民间金融在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民间金融发展环境正在发生质的改变。适应新的政策环境和形势需要,引导、规范和促进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对于河北经济发展和金融制度创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发展民间金融要坚持发展与规范相结合,与正规金融机构改革相结合,与发展民营经济和促进全民创业相结合,优化信用环境,为民间金融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