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山东省运河区域民俗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文化旅游资源的三个层次全面地总结出山东运河区域的民俗旅游资源,指出山东运河区域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运河区域民俗旅游发展的关键和重点.认为山东运河区域民俗旅游应"以水为魂,以人为本",以"境界开发"为思路,建议以运河遗产廊道作为主要开发模式,并贯穿其它旅游开发模式,以便形成"长藤结瓜"的大旅游格局.提出运河遗产廊道要重点开发四种运河特色民俗,重点建设五个民俗旅游区和两条民俗旅游线.  相似文献   

2.
从鄂西民俗旅游的资源潜力分析入手,概括了民俗资源开发的类型,提出了开发的原则,为当地部门开展民俗旅游提供了参考性依据。  相似文献   

3.
民俗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民俗旅游业都已蓬勃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辽宁省民俗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能为辽宁民俗旅游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4.
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现状存在旅游项目单一、游客停留时间短、等一些制约因素,而民俗旅游以它独特的吸引力,游客参与性强等优势恰恰可以改变这些现状。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挖掘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民俗文化的特色,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合理、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深圳地区的民俗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业,从而促进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现状存在旅游项目单一、游客停留时间短、等一些制约因素,而民俗旅游以它独特的吸引力,游客参与性强等优势恰恰可以改变这些现状。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挖掘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民俗文化的特色,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合理、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深圳地区的民俗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业,从而促进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再论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层次、措施及模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如何保持民俗文化的生命力和独特价值 ,保护民俗旅游资源 ,促进民俗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是旅游实践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从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分析入手 ,对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内容、重点 ,保护模式和方法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浙东地区渔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的一大潮流.浙东地区具有浓郁的渔民俗特色资源,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发展浙东渔民俗文化旅游,有利于浙东旅游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长远发展.文章在论述浙东地区渔民俗旅游资源概况的基础上,对其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旅游产品缺乏特色、旅游结构功能单一、商业气氛过浓、旅游景区城市化现象严重、专业人才缺乏是当前浙东渔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开发策略和建议:全面认识渔民俗旅游资源的价值,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旅游产品创新开发,打造特色的浙东渔民俗文化旅游区;整合发展,加强浙东渔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区域合作;加大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力度;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8.
孟玲 《经济师》2009,(3):281-282
民俗特色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行业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对民俗文化特色的旅游开发进行研究已成为当今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文章以浙江金华民俗旅游开发为例,结合金华民俗旅游资源探索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文化旅游资源向来是吸引海外游客的一大特色。而民俗节庆以其具有开发成本低、市场带动效应高等特点成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之一。文章通过对现阶段民俗节庆旅游资源分析,将民俗节庆分为现代民俗节庆和传统民俗节庆,对两者不同的节庆类型的供需情况进行研究,以青岛民俗节庆旅游自身资源条件分析为例,设计出一个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民俗节庆旅游资源分析的框架。旨在通过系统的、宏观的对民俗节庆旅游进行分析和研究后对现阶段和未来的节庆旅游开发及深入开发提供一定的线索,为民俗旅游在城市旅游的定位等研究做一定的铺垫。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的旅游业中,民族地区凭借少数民族富有魅力的民族民俗旅游资源与独特的自然环境,成为全省旅游开发个性化的物质基础,在吉林省旅游业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充分开发利用民族地区的民族民俗资源优势,突出北方民族特色,对于打造吉林旅游品牌,建设生态旅游强省,繁荣吉林经济,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浅探桂林民俗文化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适应了现代旅游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广西桂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是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民俗文化在桂林旅游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就桂林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对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桂林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秦兆祥 《经济研究导刊》2011,(6):149-150,181
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具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对其进行有序的开发与产业转化有助于提高鄂尔多斯旅游业发展水平,促进社会经济进步,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目前,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和产业化过程中存在思想不统一、开发无序、模式陈旧等一系列问题,有必要进行策略选择,运用统一和创新的开发思路,整合资源,加大营销力度,实施精品带动战略。  相似文献   

13.
环鄱阳湖区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中参与型、新异型趋势的发展,民俗体育旅游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喜爱。环鄱阳湖区具有丰富的民俗体育旅游资源,为其民俗体育旅游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做好环鄱阳湖区的民俗体育旅游开发工作,提出了环鄱阳湖区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的原则,同时也给出了适合环鄱阳湖区民俗体育旅游的产品模式及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14.
民俗文化是发展旅游业的一项重要资源。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高追求"、"高层次"、"高文化"、"高体验"的深层次的旅游形式。庆阳以其显著的地域差异、浓厚的历史氛围、鲜明的民俗品格、独特的文化内涵以及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形成了庆阳民俗文化旅游圈,适应了现代旅游多元化发展格局的需要。庆阳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化视野中的水系旅游资源整合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系的跨越流动性使得滨水地区的旅游资源整合问题显得尤其重要。“旅游文化圈”是“旅游经济圈。形成的先决条件,水系旅游区域联合开发应以文化整合为基础。从文化的角度整合旅游资源,可以强化水系水域魅力独特的旅游形象并丰富其文化内涵,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整体竞争力。文章分析了日前我国水系旅游资源整合的现状和文化基础.总结了文化整合的几种途径并提出了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旅游空间结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中华  刘继斌 《经济地理》2008,28(1):163-166
分析了影响吉林省旅游空间结构的旅游资源及其空间组织、旅游城镇及其载体功能、旅游通道及其线路支撑;构建了"五地、两带、四轴"旅游空间结构,其中,"五地"指长(春)吉(林)城市人文旅游地系统、长白山旅游地系统、通(化)白(山)人文与森林生态旅游地系统、延边民俗文化与边境旅游地系统、西部草原湿地旅游地系统五个旅游地系统,"两带"指哈大旅游发展带、东部旅游发展带两条旅游经济发展带,"四轴"指长通轴、长长轴、长白轴、长延轴四条旅游发展轴;提出做大做强长春—吉林旅游区、全力塑造长白山旅游品牌、加快旅游城镇培育、建立快捷的旅游交通通道体系促进旅游空间结构形成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及其开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贵州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分析了贵州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贵州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和模式,最后提出了加快贵州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旅游商品研发创新的动力系统初探——以西安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商品业的发展程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深度和广度的重要标志。通过国内外学者对旅游商品研究的方向和文献的回顾指出旅游商品研发创新的动力系统比较缺乏,在分析了旅游商品研发创新的一般过程之后设计构建了西安市旅游商品研发创新的动力系统结构。并以西安市为例,找出了西安市旅游商品业研发创新中动力系统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安市旅游商品业研发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汪德根  陆林  陈田  刘昌雪 《经济地理》2005,25(6):904-909
“点—轴系统”理论对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旅游地系统是旅游发展的物质载体。在分析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资源类型和空间分布以及旅游地系统现状基础上,以“点—轴系统”理论为基础,结合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地系统,确定旅游区重点发展点和发展轴,并利用重点发展轴将以“点”为中心的“面”即各级旅游地系统空间网络化,形成“点”、“轴”、“面”相结合的“板块旅游”空间结构体系,从而优化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区空间结构,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民间谚语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语言"范畴而深入到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层面,它凝结着丰富的民族历史、生活经验、文化理念、审美情趣、集体无意识等等形而上的内涵。民间谚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与其说是语言问题,不如说是如何理解一个民族特定的历史与文化的问题。把民间谚语分为不同的层次,由易而难"透过字面,体会文化;通过形而下,到达形而上",应当是对外民间谚语教学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