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淼  张艳 《农业经济》2007,(2):18-19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也影响中国城镇化发展和整个农业现代化进程。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能力的研究,界定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概念内涵,找出提高辽宁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能力的对策,运用切合实际的有效方法和理论依据,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直接影响着河南经济增长的速度,因此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劳动力的转移,以此为契机加速河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本文就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为分析对象,通过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点,提出转移的新思路:小城镇战略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方法,即“离土不离乡”的转移策略。  相似文献   

3.
苏北地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大量沉积.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两种方式.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异地转移带来了诸如社会治安问题、"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等许多社会问题,所以苏北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已经成为必然选择.同时,随着苏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4.
剩余劳动力在城乡间转移的障碍及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过剩劳动力的原因与分布从全国来看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程度不同地存在剩余劳动力 ,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多 ,城乡之间劳动力转移主要体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向城市。目前引起农村劳动力过剩的主要原因有 :(1 )农业内部的劳动力吸纳能力下降。伴随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农业投入和技术含量逐步提高 ,人力资本素质的逐步攀升 ,活劳动投入大幅度减少 ,单纯农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下降。 (2 )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日趋萎缩。在我国乡镇企业崛起的近 2 0年中 ,共转移了近 1亿农村剩余劳动力 ,但 1 990…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农村教育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江苏省的数据、运用Granger模型检验江苏省农村教育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运用Logit模型分析江苏省农村教育投资结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江苏农村教育投资增长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但是,农村教育投资结构不尽合理,导致江苏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没有随着农村教育投资的增加而增长.江苏省的经验带来的政策启示:要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要加大教育投资力度,而且要调整和优化农村教育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式和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寻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上,许多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试图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式,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式的现实依据,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梯度转移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障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理论 ,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向非农产业转移。本文在描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 ,提出了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出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分区及各类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全国或某一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区划,然后再分别加以研究,这对深入细致地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一,可以避免一概而论,为系统地、分门别类地分析全国不同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因、表征等提供科学依据。其二,为有效地提出解决不同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政策建议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逐年扩大。本文以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和转移现状为出发点,分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难点和障碍性因素,为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有效转移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加速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村工业化发展、提高劳动力素质、健全劳动力市场、改革户籍制度。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是中国农业、农村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国21世纪完成工业化,城市化的主题。深入分析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和寻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已成为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所必须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既有历史沉淀,更有现行体制因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低下,非农产业就业能力不强。有关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高低与…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于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 ,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进一步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 ,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课题。本研究报告就改革开放以来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和态势进行考察 ,分析我国城市和小城镇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农村人口的吸纳方式和承载力 ,研究我国现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对策。一、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和趋势分析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据 1998年统计 ,全…  相似文献   

12.
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是解决西部“三农”问题的关键。鉴于西部农村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文章主要从存量剩余劳动力和增量剩余劳动力两个层面着手,分析了西部农村两类剩余劳动力的成因、特征及现状,提出了对西部农村存量剩余劳动力采取渐进性、阶梯式转移和对西部农村增量剩余劳动力采取前瞻性、开发式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选择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而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进一步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机理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发展产业集群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产业类型和企业结构、集聚地域、社会网络特征和分工协作特征、地方根植性和产业的需求关联效应等方面阐述了产业集群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化改革、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黑龙江省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随着农村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将继续增加。因此,认真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不仅为政府正确制定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提供重要依据,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课题。本文研究了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民工荒"背景下,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针对我国当前"民工荒"和新老农村剩余劳动力代际交换的客观现实,提出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关的制度、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等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浅谈黑龙江省城市化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城市化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状况的研究,分析了黑龙江省城市化发展滞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提出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传统建模和现代协整建模理论 ,以重庆市为例 ,对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行业分布作了较为客观的分析 ,并提出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红 《农业经济》2000,(5):30-32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是世界各国共有的现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难点,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转移问题不仅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实现。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制定相应政策,采取有力措施。一、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关理论和模型二战以后,围绕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如何变二元经济为一元经济的问题,发展经济学家对于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从而带动整个经济均衡发展,进行…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生产函数分析陕西省丹凤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