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广播电视记者招待会是进行社会公关活动的重要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本文探讨了广播电视记者招待会的传播模式、传播特征,以便新闻工作者更好地掌握和报道记者招待会。  相似文献   

2.
新闻媒体和记者传播问题新闻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是报道失“度”。新闻媒体和记者传播问题新闻如何才能做到适度而不失度呢?文章认为,一要把握好数量上的“度”;二要把握好分寸的“度”;三要把握好热点问题的“热度”。  相似文献   

3.
王建雯 《发展》2010,(3):61-62
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第一个重要环节,而且是记者获取新闻第一手材料的关键环节。采访活动能否搞好,是对记者综合素质的总体检验。记者在采访活动的各个阶段,对采访方法、技能、技巧等艺术的掌握是采访活动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罗绮 《魅力中国》2013,(5):31-31
近年来,随着公民新闻在中国的实践不断深入和推进,公民记者引起更多的关注和讨论,尤其是随着微博的兴起,公民记者更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本文旨在分析微博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等传播特性对公民记者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其中存在的一些实践的障碍。  相似文献   

5.
记者采编主持合一的新闻专题节目具有独到的影响和优势。因为记者对事件掌握的比较透彻,主持节目时很容易做到与现场同步,符合和顺应 直接、快速、敏捷的新闻报道规律。  相似文献   

6.
袁海明  翟永学 《发展》2014,(3):95-95,111
正记者出镜是电视新闻报道中一种常用的形式,可以增强报道的现场感、真实性,在如今的直播时代,记者出镜报道的作用愈显重要,不仅引领着电视事业发展的方向与潮流,而且成了新闻传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显得尤为突出。在地震、泥石流、冰雪、暴雨等自然灾害的抢险救援工作中,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不但为观众还原着灾害发生时的一个个场景,刷新着抢险救援工作的具体进展,也呈现着抢险救援中的一幕幕感人故事。这些鲜活的报道不仅让灾  相似文献   

7.
"精彩链接"是本刊新开辟的文摘专栏。刘雪梅同志的这篇文章首发于《军事记者》杂志,内容颇耐人寻味……《华尔街日报》报道说,由于CNN报道海湾战况既迅速又充分,它的收视率激增,它在欧洲的收视率从15%上升到85%,成为与美国三大广播公司并列的第四位电子传媒巨人。 CNN的胜利远不止于此,在广阔的国际舞台上,它还成功地开辟了军事外交与军事斗争的第二战场。  相似文献   

8.
吴雁 《魅力中国》2014,(24):266-266
记得大学新闻学第一堂课,老师谆谆教导: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成为一名“杂家”,对各方面知识都有所涉猎,努力做到一专多能。走出学堂,步入社会,在报社新闻采访一线摸爬滚打近十年,越来越体会到其中的真谛:不同的行业领域、不同的采访对象、不同的传播渠道,每天都在对记者的能力素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不同的报道要求、不同的写作方式、不同的读者受众,时刻考验着记者的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牛翠翠 《魅力中国》2009,(22):352-352
新闻采访是决定新闻传播内容真假、深浅的基础。从传播角度说,新闻传播内容只有受众接受并认可,百姓关注并欢迎,传播过程才算完成。而要实现这一过程,就必须在采访中尽量多的获取有价值的素材。记者在采访时,就是要能与被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创造良好的采访提问气氛,使采访成功,为后一步新闻写作收集充分的素材,从而圆满完成报道任务。记者的提问,决定其能否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能否将新闻事实挖深挖透,以及能否架起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桥梁,打开采访对  相似文献   

10.
丁云 《理论观察》2009,(3):184-184
随着广播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广播新闻连线报道也以其形式新颖、现场感强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听众喜爱,被广电媒体广泛运用。连线报道亦叫电话连线采访报道,它以声音为主要传播载体,通过记者在新闻发生现场的口述把新闻信息通过电话直接传输到直播问播报出去。通过记者连线报道的描述,把现场的氛围很好地展示给听众,使听众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有“视觉效果”和现场感,极大的增强了广播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广播新闻的连线报道具有很多优势:  相似文献   

11.
尽管对中视新思维传播有限公司“注重细节”的企业文化早已有所耳闻,但当记者走进公司办公区域时,还是对眼前的景象赞叹不已:窗明几净,摆放的物件各得其所,井然有序。与其说这是一个现代时尚的专业公司,还不如说是一个温馨的家!  相似文献   

12.
近来,央视“你幸福吗”的调查成为网络传播的热点.一些人本能地质疑媒体的初衷、而笔者看来,如此重大的话题,从事这一调查的媒体记者,包括后续的编辑等环节,怎么可能会缺乏思考?敢于把受访者群体离奇的回答播放出来,  相似文献   

13.
郭莉 《首都经济》2008,(2):60-61
如果未来几年有一家网络公司能够超越Google.那么这家公司必定出现在互联网视频领域。 如同当年电视出现后对报纸和电台的冲击一样.影像对文字和图片霸权的挑战开始在互联网上演。面对即将到来的奥运.北京联合网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裁林松对记者描述的场景是:  相似文献   

14.
饶霞飞 《新财经》2013,(12):94-95
相比地产开发商,刘向阳更愿意别人提及的另一个身份是“文化服务商”。他学习西方心理学和《黄帝内经》,成为黄帝内经心灵学的创始人。与众多中国地产商相比,居易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向阳是个典型的异类。这位全国各地拥有数十家地产项目的地产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穿着随意,谈吐风趣。说得兴起时,他更是给记者展示了一段刚柔相济的太极拳。事实上,他还是“国际太极拳文化传播大使”。  相似文献   

15.
2010年4月,任贤良同志出版了一本《舆论引导艺术——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的书,该书的出版引起了读者长期的关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关注。任贤良同志身兼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陕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数职,他是一位资深的学者型领导。他在书中提出许多新观点、新规律和新理论,并通过大量的案例辨析,帮助领导干部增强对新闻媒体的认识,加深对新闻规律的理解,强化对舆论引导方略的把握。近日,本刊记者就"领导干部如何面对新兴媒体"对任贤良同志进行了采访。记者:新兴媒体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他突破了传统新闻传播的时空,打破了传统新闻传播格局,改变了传统新闻  相似文献   

16.
杨赤 《东北之窗》2014,(10):12-12
正近年来,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在思考如何拓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以便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大连京剧院院长杨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戏曲正面临着窘境。  相似文献   

17.
张宏 《理论观察》2008,(4):171-17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时下网络上越来越多的自由传播者开始成为新闻的发布者,而且很快在网上窜红,成为众人跟帖的焦点。网络新闻传播在传统媒体网络化的同时,一帮生活中的业余“记者”,也在利用网络空间传播着自己发现的新闻。  相似文献   

18.
商人郭敬明     
贴吧上的90后粉丝们叫他小四,出版社的宣传主任拿着两瓶专程买来的星冰乐,恭敬叫他郭总。采访的记者叫他郭老师。无意间,郭敬明把三四十岁的人称为大人,而这个孩子,26岁。  相似文献   

19.
谭勇 《天津经济》2005,(1):49-52
他要了一碗面条。说这样省事,不用菜,不麻烦。在繁忙的会议间隙,他答应了记者预约的一个小时的专访。因为他急于赶到另一个城市,他选择了边吃边说。闫希军西北人的耿直、爽快可能就这样上百次地通过媒体传播。但我很快感受到他坚定而又强烈的信念,在回答我的问题时,他总要按照自己的思路不可阻挡地表述下去,我没有机会在他精彩的言论处插话。但我又不能因此断定他强势的性格。  相似文献   

20.
“在药物或疫苗研发过程中,需要通过动物模型代替临床病人,来筛选和评价药物、疫苗。而如果没有合适的动物模型,就无法进行研究,对防止疾病感染将是很大障碍。这次对新冠病毒的研究,得益于我国率先建立动物模型(如小鼠、恒河猴等),开展传播途径、发病机理、药物筛选、疫苗评价等研究,发挥了科技抗疫的先锋力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究员岳秉飞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