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P2P网络借贷是依托于计算机网络而形成一种金融模式,它的出现给个人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和融资便利,是对当前金融体系的有效补充。对比分析中国和美、欧发展环境对P2P网贷的适合度,介绍我国P2P网贷的四种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P2P网贷的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2.
施俊 《新财经》2014,(3):22-22
P2P网贷(个人网贷)作为一种金融新兴模式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不仅满足了有融资、借款需求的小微企业及个人,更为有理财需求的客户提供了一条可获得稳定回报的投资渠道。但是,自2013年10月以来,P2P网络借贷平台倒闭或资金链断裂事件频繁爆发,导致众多投资人无法提现或收回投资。可以说,P2P发展正在接受发展模式和诚信的多重考验,  相似文献   

3.
小微企业通过P2P网贷平台进行融资,具备信息效率优势、信用风险优势和融资便利优势。完善小微企业P2P网贷平台融资模式,促进小微企业与P2P网贷平台共同发展,需要政府部门、小微企业和P2P网贷平台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P2P网贷平台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发展迅猛。尤其是借助"互联网+"的概念,P2P网贷平台更是日渐盛行。P2P网贷平台为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短期、小额贷款,活跃了民间金融市场。同时,对于拥有少量闲散资金的个人,P2P网贷平台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投资理财模式,成为传统金融的有益补充。然而,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叠加,导致P2P网贷平台不能很好地将借贷双方对接在一起,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所以,相关政策和法律应当及时跟进,严格规范,才能发挥P2P网贷平台应有的作用,促进我国网络小额借贷资本市场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P2P网贷平台近年来的发展令人叹为观止。在为个人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和便利之外,由于我国监管不力以及个人征信体制建设的不完善,P2P网贷平台的异化问题较为严重,这对监管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P2P网贷平台而言,在现行的《暂行办法》约束下,正确的定位对于其自身的发展和行业的稳定与健康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我国P2P网贷平台从2006年5月开始起步,截至到2016年7月底,共有2 281家网贷平台运营.运营模式有纯线上、债权转让等.该平台存在流动性、信用性、操作性和法律性风险.加强管控要明确网络借贷的性质、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行业自律、落实监管政策和加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要不断加强网络技术、投资人和网贷平台的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确保P2P网贷平台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7.
P2P沉浮     
2014年国内至少27家P2P网贷平台完成A轮或B轮融资,规模从千万人民币到千万美元不等1月20日,银监会宣布进行机构调整,设立普惠金融工作部,负责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网贷、小贷公司等进行监管协调,这是银监会自2003年成立以来的首次架构大调整。而此前2014年12月1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加强对股权众筹监管的信号,无疑对作为债权众筹的  相似文献   

8.
P2P网络贷款(peer to peer lending)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模式对弥补传统金融行业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及个人融资需求的不足具有重要意义,通货膨胀率较高的情况下,其在资产的增值保值方面应用前景广阔.本文首先就国内P2P网贷特点、国内外主要网贷模式和行业现状进行了阐述,并结合有利网这一网络平台案例,对该平台运行机制、安全保障措施和风险规避与防治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风险防控建议,以期该行业有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施俊 《新财经》2013,(12):24-24
今年10月份以来,先后有32家网贷平台出现资金兑付、经营不菩等危机,以平均一天倒闭一家的速度席卷整个P2P(个人网贷)网贷行业,甚至出现福祥创投这种仅成立3天就携款跑路的网贷平台。截至笔者落笔之日,据统计,P2P网贷平台倒闭数量已达51家。而这一切,笔者相信还仅仅是开始。未来的一年中,还将有更多的平台发生类似的状况,因为更大的系统性风险还在持续形成中。  相似文献   

10.
2013年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元年,国内P2P网贷平台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对国内众多的P2P网贷平台的发展模式进行分类,并比较各模式的特点、优劣等,分析未来我国P2P网贷平台的发展模式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继小贷、信托之后,P2P又瞄上了典当业,开始与传统典当机构联姻共同探索P2P网贷的O2O之路。何美女士是位网络达人,最近赚了笔钱,数目不大,赚钱的方式却让她津津乐道。"这次我尝试了一种全新的投资方式,通过响当当网贷平台,给一个素不相识但急着用钱的珠宝店老板投了5万元,投资周期2个月,算下来年化收益率达10%。"面对朋友提出网贷跑路事件多发的问题,何女士说"借款人有一件价值12万元的红珊瑚摆件抵押在网贷平台合作的典当行,我怕什么!"目前,继小贷、信托之后,P2P又  相似文献   

12.
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导致目前网贷平台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严重阻碍借贷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P2P网贷主要存在的审核机制不健全、"赌博性融资"、羊群效应等风险因素。从投资者,平台,政府部门立场提出改善P2P网贷风险管理状况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在中国经济中一直处于垄断地位,随着P2P网贷平台的问世,打破了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务中的垄断地位。但P2P网贷平台这个新生生命在银行面前还过于稚嫩,为了提升自己在金融市场中的份额,P2P网贷平台仍需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文章从P2P网贷平台业务以及银行业务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进行比较,分析P2P网贷平台对银行业务的影响,从而针对P2P网贷平台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P2P网贷平台对于银行业务在贷款业务、理财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等方面已经造成了影响。但若要再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那么P2P网贷平台就需要拓宽业务范围,向海外市场进军,同时加强与银行的合作,才能使P2P网贷平台能在市场中提升自己的份额。  相似文献   

14.
冯慧泽 《中国经贸》2014,(10):132-132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创新模式,但由于P2P网贷处于互联网与金融等行业交叉领域,法律、政策监管等尚属空白,由此P2P网贷也潜伏着信用风险、技术风险、法律风险等诸多风险。本文主要从P2P网贷这一新生金融模式的概念及发展历程入手,分析其模式模式特征及市场现状。最后分别从网贷平台内部风险控制、技术保障、法律完善及政策监管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全面到来,作为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新兴产物,P2P网贷也迎来了自身的黄金发展时期。作为一种由传统金融模式衍生出来的全新投资模式,P2P具有很多传统模式不具备的优点,也迎来了发展挑战。本文根据P2P网贷行业当下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思考,分析P2P网贷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风险并做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面对P2P网贷模式所引起的风险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投融资需求不断增加,金融创新带来的金融脱媒等都是促进P2P网贷平台发展的原因。P2P网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经济体制中资源配置矛盾的问题,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P2P网贷的健康发展不仅有利于互联网金融向前发展,更有利于维护好我国资金借贷市场,规范民间融资发展。文章通过分析投资者、网贷公司、借款者之间的关系,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研究P2P网贷问题,最后结合研究结果给出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网贷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失信所引发的问题也表现得十分明显。介绍了P2P网贷平台的主要模式,分析了P2P网贷信用风险的来源,并提出了P2P网贷行业信用风险控制的措施,包括加强道德教育、设立自律自查机制、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完善监管与法律、建立信息共享与批露机制、相关产业的净化等。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银根的不断紧缩使借贷困难成为业界共识,现实不禁让人憧憬起童话故事中蚂蚁之间的借贷——根本不需要任何抵押和借条。幸好茫茫互联网中,恰似一只只蚂蚁的网民甚至不用谋面,只需轻点鼠标就能从网上借到资金。于是,个人和个人之间(P2P,Peer to Peer)的相互借贷模式应运而生。随着整个行业发展的进一步规范化,通过融资租赁模式在个人和企业之间形成的(P2B,Peer to Business模式,未来将成为风险控制更为严格用途更为明确的主流模式。这其中,国内首家P2B网贷投融资平台、首家注册于上海自贸区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企业普资华企(www.pccb.com),一马当先地引领了P2B的全新网贷模式,用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实现着一个全新的普惠金融之梦。  相似文献   

20.
近来,随着"借贷宝"、"人人贷"等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P2P网贷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到2016年2月,我国P2P网贷公司已多达3944家,几乎每天都会产生几家新的网贷公司,由此可见P2P网贷发展速度之快。然而在此同时,行业内接连发生的"跑路"、"诈骗"等事件值得我们去思考,目前这一平台的发展前景如何还不确定,但行业内法律规范不明确、监管不到位、参与人员信用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文章重在指出P2P网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加以分析,继而提出几点防控对策,以引导P2P网贷行业的有序发展,维护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