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开放导报》2008,(3):I0003
福田,作为深圳这样一座矢志"文化立市"的城市的中心城区,被天然赋予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责任。如何确立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如何给这一战略的实施确定战术部署?比如如何选择一些具体的地域,使其成为文化产业的集聚地?如何制定政策,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帮扶文化产业?如何能够确保辖区的文化企业出现有足够影响力的代表,达到以精品带全局的效果?从2003年"文化立市"战略确立以来,曾经在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拥有"福田模式"的福田区,一直在给这份"责任问卷"逐步做答,福田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福田经验",在业界也有将其整体称为"福田模式"的提法。  相似文献   

2.
陈路 《科技和产业》2010,10(5):1-3,16
从文化产品到文化工业、文化产业,再到现在的文化创意产业,从这些词义上的变化脉络,并且通过更深层的社会因素,可以归纳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脉络,其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化产品不断商品化的过程。通过对文化产业的历史进行回顾,结合社会经济和政策等各方面的因素,本文认为文化产业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转型,即从"文本创造"到"创意为本",而且,文化创意产业塑造了新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3.
文化产业既是新时代挖掘新动能的着力领域,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门类。国家也已明确提出了把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作为后发地区的甘肃,发展文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概况和研究进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了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呈现的特点和特色,应用SWOT工具,系统分析了甘肃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因素,进而提出了新时代甘肃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路径:以"文化兴省、文化强省、产业富省"为导向,立足于深挖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潜力,努力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对省外具有"甘肃特色化"和省内各地"差异化"的文化产业新格局,助推新旧动能转换,进而推动全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正平 《宁波通讯》2013,(11):44-45
日前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这对于进一步调动全市上下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提升我市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加快建设文化强市,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若干意见》出台的背景中央有要求。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  相似文献   

5.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城市的魅力所在,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文化产业以增强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是金昌经济社会发展之必需.为此,应围绕"提升文化软实力"这一主题,重新认识金昌的城市定位,科学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尊重文化产业特点,积极创立金昌文化产业品牌,培育、 发展和活跃金昌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6.
全永康 《发展》2013,(4):37-39
2012年,全州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以及省、州党代会精神,按照州委《关于实施文化撑州战略建设文化甘南的意见》,以大力实施"文化撑州"战略、全力推进"文化甘南"建设为主线,认真落实《甘南州2012年文化事业发展实施方案》《甘南州2012年文化事业发展实施方案》,确保了全州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有效推  相似文献   

7.
张文 《宁波通讯》2007,(2):52-5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建设和谐文化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此,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实现市委提出的“使文化产业成为建设文化大市的巨大引擎”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8.
在"文化强省"战略推动下,安徽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具体表现在:文化企业数量和文化产业增加值持续快速增长;新兴文化业态加速发展;文化产业项目化建设成效显著;龙头文化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加速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制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9.
刘权 《特区经济》2005,(6):39-40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十六大首次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明确区别开来,为全面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框架基础。广东省于2003年9月召开了全省文化大省建设工作会议,强调了做大做强文化产业。2004年12月15日,广东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大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南方日报》上公布《广东省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指导目录》,以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为基础,结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将文化产业分为鼓励类、允许类、限制类、禁止类。这一政策性文件内容丰富,指导性强,构成社会资本进入广东省文化产业的良好机遇。深入理解这一机遇并有效予以应对,对于省内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都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全永康 《发展》2012,(11):59-61
近年来,甘南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甘肃省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若干政策规定》和州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实施"文化撑州"战略、建设"文化甘南"的目标,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加强文化事业建设,力推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建成了以州府合作为中心、辐射全州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以藏文化为龙头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1.
朱萍 《理论观察》2008,(1):170-171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在文化领域引起了高度关注,也引发了各地文化部门对本地文化资源如何有效挖掘、利用和深度思考。这一问题其实就是文化资源的产业整合问题。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办、国办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分别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列入到文化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0月18日.党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并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青海省海东市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在国家鼓励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如何确定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本区域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主题.本文在梳理青海省海东市现有各类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就其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做了一定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宁波通讯》2005,(10):54-55
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作出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宁波市委十届四次全会作出了《中共宁波市委关于推进文化大市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的决定》,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已成为余姚市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重大课题。近段,我们对余姚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些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15.
企业关切     
《天津经济》2011,(11):78-80
前沿政策■中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于10月25日公布。《决定》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决定》提出四方面部署:1.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6.
在文化产业大繁荣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及其内容是关系到我国文化产业是否健康发展、长盛不衰的大事。如何壮大文化产业,如何从"文化大国"转变为"文化强国",笔者作了进一步分析,指出"必须保证在内容先行的前提下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宁波通讯》2014,(3):24-24
<正>近年来,鄞州区在推进"文化强区"建设中,注重以重大文化项目集聚集约为路径,有力促进了文化产业规模、效益和竞争力的快速提升。全区现有文化企业近3000家,其中注册资金千万元以上152家,"三上"文化企业211家。4家企业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5家企业(园区)被列入省文化产业发展"122"工程,拥有市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个(其中国家级1个),8家企业和个人获得市文化产业发展510奖项。2013年上半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0.9亿元,占GDP比重达6%,产业规模  相似文献   

18.
任媛媛 《特区经济》2012,(3):222-224
经济与文化的日益融合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文化需求带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国各省、市、自治区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广西作为我国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有着发展文化产业的优越条件。本文在分析了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不足之后,认为广西应将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先导,为建设先进文化省(区)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张英 《宁波通讯》2013,(11):46-48
近年来,宁波文化产业园区初具规模,园区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大,集聚效应初步显现,推动了宁波文化产业的发展。然而,在园区的运营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园区建设失范、园区集聚效益较低、园区支撑体系不完善等。因此,笔者认为,下一步应着力提升园区建设的规范化、集聚化和服务化水平,推动文化产业园区从做"壳"向强"核"转变。文化产业园区,按照《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中的定义,主要是指进行文化产业资源  相似文献   

20.
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地区综合实力的体现上越来越突出。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伴随着一些问题,如吉林省文化产业经济份额占全国比重低,文化产业竞争力恶化,文化消费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省内文化产业发展区域差异明显等。在国家大战略的框架下寻求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吉林省应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文化发展战略,积极推动"文化+N"业态,以及大力发展重点文化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