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8月份的经济数据有明显回升的势头,也基本符合人们的预期.尤其是CPI和PPI同比降幅缩小、环比出现上涨.8月份很可能是CPI的拐点,四季度CPI由负转正的可能性很大.人们之所以非常关注CPI,主要是担心通货膨胀会导致购买力下降,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扰乱价格体系.  相似文献   

2.
CPI持续小幅上涨,处于温和通货膨胀状态。2004年1~8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同比上升4.0%,8月份比去年同月上涨5.3%。CPI变动的主要特点:从月度分析,CPI增长已进入3%~5%为区间的温和通货膨胀水平;从月环比分析,CPI增长波动较大,7月份下降0.2%,8月份上涨0.7%。推动CPI持续上涨的主要因素是食品类和居住类价格的上涨。粮食价格上涨是推动CPI上涨的最大动力,  相似文献   

3.
自2007年以来,我国CPI一直处于较高水平,2007年全年CPI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8%。今年1至7月,CPI同比上涨7.7%,创下1997年以来的最高涨幅。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CPI的较高上涨已经成为持续通货膨胀的明显信号。近4个月来虽然CPI高位回落,8月份CPI涨幅降至4.9%,但PPI同比上涨10.1%,通货膨胀的压力仍然很大。同期,我国的邻国越南也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因此,  相似文献   

4.
刚公布的7月份CPI同比涨幅达到5.6%,加上房价的持续上涨,进一步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通货膨胀的担心.当前对通货膨胀争论较多,焦点是这一次的CPI上涨是否会持续,导致通货膨胀产生,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统计局8月13日公布的数据,今年7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涨幅同比达到5.6%.对消费影响最为直接的是:猪肉、蔬菜等消费品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专家认为,我国近期存在通货膨胀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从2007年5月开始,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逐月上升。8月开始达到6%的同比涨幅,而后的几个月涨幅均超过6%。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7年CPI平均上涨4.8%,2008年上半年CPI同比上涨7.9%。通货膨胀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刚公布的7月份CPI同比涨幅达到5.6%,加上房价的持续上涨,进一步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通货膨胀的担心。当前对通货膨胀争论较多,焦点是这一次的CPI上涨是否会持续,导致通货膨胀产生,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加  相似文献   

8.
编辑手记     
《新理财》2007,(9)
已经习惯了通货紧缩,突然间听见了通货膨胀的脚步声。今年3-7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续5个月上涨超过3%,7月份更高达5.6%,为1997年2月以来的10年新高。尽管数据表明,此轮通胀主要来自食品价格上涨,表现为结构性通胀;作为CPI先行指标的7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2.4%,与6月份的2.5%相比,增速小幅回落,缓解了CPI走高带来的通胀压力,但通货膨胀的身影正越来越清晰,却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9.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8%,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3个百分点;具体到3月份,CPI同比增长3%,与2月份的2.1%相比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反弹。 作为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CPI回升到3%左右的水平,势必引起各方关注。 那么,如何理解CPI再次回升对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的指示作用呢? 统计资料显示,一季度,在CPI构成中,食品价格上涨了7.1%,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2.4个  相似文献   

10.
从央行采取措施到实体部门经济活动受到影响,再到通货膨胀趋势发生变化,中间存在比较长的时间滞后。尽管猪肉价格的上涨已经持续了接近1年,尽管5月份的通货膨胀数据高于预期,但央行是否应该马上加息,仍然值得推敲。  相似文献   

11.
7月份的宏观数据显示,CPI(消费者价格指数)低于市场预期回落到6.3%,但PPI(生产者价格指数)却从6月份的8.8%一路飙升到10%,达到12年来新高.CPI与PPI倒挂开始成为中国目前通货膨胀演变的新趋势,这将使得中下游企业利润进一步受到挤压.  相似文献   

12.
从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的简要回顾 2007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中出现物价连续上涨,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的现象.2008年2月,CPI增长率达到8.7%,创下近12年的新高,其中食品价格涨幅更是达到创纪录的23.3%.  相似文献   

13.
去年上半年,我们对物价上涨几乎没什么感觉,CPI同比上涨3.2%,至多算温和的通货膨胀。可是,CPI从去年7月份涨幅超过5%之后,不断攀升,在今年2月份达到8.7%的历史高位,通货膨胀确实是渐行渐近。  相似文献   

14.
据国家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1—7月份,我国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累计上涨3.5%,7月份达到5.6%,而且CPI价格指数仍在一路攀升,通货膨胀已经显现。但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压力究竟有多大,如何去判断,在通货膨胀压力下如何选择较合适的宏观经济策略,本文拟对此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国资产评估》2009,(8):17-17
消费者物价指数即CPI,亦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经济学上.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它是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之一。一般定义超过3%为通货膨胀.超过5%就是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2007年.中国大陆CPI受食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而一路走高,11月份的CPI同比上涨6.9%,创11年来新高,也因此使得CPI成为了当年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6.
浅析CPI持续走高加息的不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CPI持续走高,国家统计局公布的8月份经济数据显示,8月份CPI同比上涨3.5%,现行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利率为2.25%,这意味着我国实际利率为负,且负利率高达1.25%,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加息成为人们争论的热点。本文认为,对于CPI的问题,目前加息是不合理的,并从国际收支、国际储备、国内就业、、商业银行及通货膨胀预期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论证。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的话:从2011年1月开始,我国CPI一直延续上涨态势,从1月的1.5%,上升到7月的6.5%成为37个月以来的新高,8月和9月有所下降,但是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在构成CPI的八个基本分类中,7月食品价格对CPI上涨贡献最大,其中又以猪肉价格涨幅最高,8月和9月的情况也基本如此。  相似文献   

18.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08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7.1%,月环比上涨1.2%,再次创出11年新高。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较上年同期增长6.1%,增速创下3年来新高,值得注意的是,PPI在2007年9月份之前的一年多时间基本稳定在2.7%左右,此后的几个月则呈现出加速上扬。PPI与CPI的数据显示,我国通货膨胀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9.
2007年以来,我国CPI一直呈上涨态势。3月CPI由1月的2.2%上涨至3.3%,4月回落到3%,但6月又上升到4.4%,7月再升到5.6%,8月上达到6.5%,9月下降到6.2%,10月又升到6.5%。今后CPI将是一个什么走势呢?是不是我国又将面临着新一轮通货膨胀的预期呢?这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伴随着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煤电油运供求矛盾持续紧张、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带动食品价格上升以及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猛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市场价格总水平开始缓慢上涨,并持续上行,尤其是进入2007年以后,CPI与PPI的相继上涨突显我国通货膨胀的风险加大.本文以河南省为例,从物价变动的角度出发,对通货膨胀目标区间进行了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