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案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重要题材之一,在明代拟话本小说中不仅数量大,内容也极为丰富。在拟话本公案叙事中有一种常见的现象,这就是在叙事中加入"梦",情节的发展都因"梦"而展,因"梦"而转。"二拍"中公案小说共有25篇,其中涉及梦的就有6篇。就表现形式而言,这些梦主要有顺叙、插叙、倒叙三种形式,在小说中分别起到了预示、提示、解释等作用。这些梦不仅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丰富了话本小说的叙事艺术,而且往往作为破案的直接证据,体现了民众对法律另类的解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杨晓腾  高峰 《全国商情》2008,(10):112-113
本文通过分析1993年<公司法>公司资本制度缺陷,进而检验新<公司法>是否将这些缺陷解决并以此作为评价新<公司法>公司资本制度效果的标准.通过论证,得出结论:新<公司法>中对于公司资本制度的规定较1993年有巨大突破和改进,但笔者对<公司法>中公司资本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仍有更高的期待,提出了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鲁迅小说的代表作<阿Q正传>塑造了阿Q这么一个不朽的艺术形象,使这篇小说成为我国新文学史上的光辉里程碑式的杰作.随着历史车轮的向前,新的"阿Q"又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相似文献   

4.
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的<吉林市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物业服务保证金"纳入了物业管理地方性法规中,这是地方条例中的一大突破,一个大胆的尝试,它将有效促进物业服务企业不断提升物业服务水平,能有效地促进行业发展,捋顺行业市场,<条例>中纳入"物业服务保证金"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曹雪芹用预叙和反复间离的艺术手法,为读者带来了"接近"与"退避"并存的二元意动审美体验.在<红楼梦>中这种体验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由作品中的人物所激发出来的"接近"与"退避"的体验;一个是由于作品虚实结合的总体艺术结构所激发出来的体验.这种二元意动体验是<红楼梦>艺术魅力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居.不仕,即不出名,终身在乡村为农民,或遁迹江湖经商,或居于洞穴砍柴.隐有大隐,中隐和小隐之分,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白居易<中隐>云:"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喧嚣.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以处.正在四者间"[1]该诗中把"三隐"概括的恰道好处.汉代隐于金马大门的东方朔可谓是大隐的典型代表,倡导亦官亦隐之的白乐天为中隐的代表,而归耕的陶渊明为小隐的代表.  相似文献   

7.
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最早源于美国公司法,其后多个国家或地区借鉴,成为公司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公司法>第七十五条是我国关于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的规定,这是我国首次将这一制度纳入公司法.这是对公司实践的现实需要的回应,对于我国公司实践中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袁林  和广汉 《西部金融》2002,(12):80-81
2002年7月<文物>杂志刊出文章,介绍了"南京隐龙山南朝墓"出土古钱币.隐龙山是水阁村周围一些连绵起伏的土山的统称,风景优美.2000年9月在砖瓦厂取土时发现三座大型砖构古墓,其中一、二号墓出土古钱,现辑要于后.  相似文献   

9.
新<公司法>第20条第3款规定的"揭开公司面纱制度",国内学者多将其称为"公司法人格否认"论,且对其名称、理论以及该条规范的性质的认识都存在偏差.这主要受大陆法的概念法学的影响,与"揭开公司面纱"原本所体现的英美法的宏大风格相悖.  相似文献   

10.
在被誉为"体大思精"的<文心雕龙>中,专文论及文学的批评与鉴赏问题的只有两篇,即<指瑕>和<知音>,其中<指瑕>主要探讨了文章在用词、文义、比拟、语音等方面的毛病,而因其在概念的厘定和指认诸问题上存在较多的偏颇和疏漏之处,在多个方面已被后世的文论家如纪昀、黄侃等质疑.<知音>提出了对作品采取"六观"说的鉴赏(批评)方法和对鉴赏者(读者)"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器而后识器"的修养要求.<知音>因影响深远的"六观"说的提出,并且在理论上又具有比<指瑕>更为圆融的自洽性而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