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冲击,尤其给发展中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的包容性增长带来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总结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疫情冲击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发现疫情对发展中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包容性增长产生的严重冲击主要包括经济遭受重创、贫困人口大幅反弹、收入不平等加剧和失业率上升等。基于此,提出发展中国家与新兴经济体要通过强化疫情防控、多种政策工具协同发力和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等措施,减弱疫情的影响,促进包容性增长。  相似文献   

2.
《中国外汇》2020,(7):22-29
新冠肺炎疫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为“大流行病”,并已传播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如何应对疫情成为各国都必须面对的艰巨挑战。同时,在过去一段时间,除了国际间经济和人员交往受到疫情阻隔、国际供应链承压之外,更为引人注目的全球金融市场出现了大幅波动,尤其是欧美股市动荡剧烈。越来越多的国家出台疫情综合防控方案,进行各类资源调度。主要经济体的财政货帀政策也随疫情和市场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全球在共同抗击新冠病毒,也在努力维持经济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3.
陈雳 《金融博览》2021,(24):18-19
今年以来,由于全球经济复苏、刺激政策生效和供应链修复缓慢,全球主要经济体通胀迅速升温并屡超预期.美欧主要央行行长们几乎一有机会就会提示,通胀是"暂时性"的.但在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反复的作用下,通胀压力变得更加难以判断. 全球通胀的原因及特点 首先,本轮全球通胀最重要的驱动因素是能源. 伴随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的推进,新冠肺炎疫情有所缓解,全球经济生产处于复苏阶段.新冠肺炎疫情后,全球央行长期维持量化宽松政策,有力助推了实体经济的复苏.然而在流动性异常宽松的环境下,需求推动的大宗商品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供给短缺推动的能源价格飙升,主要经济体CPI出现趋势性回升.全球主要国家的新能源政策打击了传统能源供给,极端天气给能源的供需两端带来冲击,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又人为扩张了能源需求,由此引发全球能源供需失衡.这种失衡扭曲了能源市场价格,推高了原材料、制造、运输成本,并将价格最终传递到消费端,引发了全球性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全球经济对疫情的适应能力已显著增强,经济走势将逐渐趋于正常化,供需缺口将进一步弥合2021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在疫苗接种进展积极与发达经济体宽松的财政政策推动下强劲增长,风险资产和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上涨,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美元指数出现震荡。2021年下半年,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导致疫情再度蔓延,全球供应链出现严重瓶颈,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通胀压力上升,呈现“类滞胀”走势。多家央行发出货币政策紧缩信号,  相似文献   

5.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暴发,成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黑天鹅"事件。由此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正将全球经济拖入衰退的漩涡之中。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在中国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以及一系列相关的政策配套措施都在稳步推进之中。相比之下,海外疫情依然十分严峻,无论是美国、欧元区、日本等发达经济体,还是阿根廷、土耳其以及非洲等地区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无一不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  相似文献   

6.
鉴于各经济体修复节奏的差异,不同经济体货币政策的边际变化也会有所不同,全球货币政策将由普遍性的大宽松向着不同步的政策“退潮”转化。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主要经济体央行普遍进入极度宽松状态,纷纷采取降息与扩表操作。而随着疫苗逐步落地,全球经济将延续回升趋势,通胀温和抬升。  相似文献   

7.
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让全球供应链大伤元气。未来十年都将是全球供应链的恢复期。全球供应链分工自20世纪90年代形成以来,其总体趋势是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供应链造成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远胜2008-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8.
《清华金融评论》2020,(5):14-15
2020年极不寻常,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和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我国政府和民众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使疫情防控取得重要进展,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全球各主要经济体“不惜一切代价”救市,全球金融市场有所趋稳,但疫情仍在蔓延,经济尚未复苏,风险可能向我国传导。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在充分估计困难和风险的基础上,扎实做好自己的事情,在“稳”的前提下,积极进取,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经济遭遇重创,人们担忧大萧条和金融危机的复归。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全球经济的展望,全球经济衰退确实难以避免,仅亚洲的少数经济体或可避免衰退。但衰退程度是否能与大萧条相比,还取决于人类应对疫情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在不确定性激增的当下,防风险再成重中之重。放眼全球,当前通胀持续维持高位,成为全球经济的最大挑战。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快速收紧货币政策,全球经济衰退迹象已经显现,或将进入滞胀状态。值得关注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政府债务大幅增加,企业和家庭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受到损害,全球杠杆率高企,金融市场容易受到情绪和宏观政策因素等的影响,债务较重的部分经济体对全球融资紧缩更加敏感,一些脆弱国家的经济金融走向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1.
新冠阴云笼罩全球,疫情虽然在中国国内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持续冲击全球多个重要经济体,相应的金融与债务风险链条传导仍在恶化。疫情最大的影响是作为外生性的非经济冲击,它会触发原来经济体结构性弱点,放大对经济的整体影响,欧洲很可能成为这一风险链上最为脆弱的一环,触发新一轮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迅速上升,新冠疫情的暴发更是给世界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多重风险叠加严重影响了新兴经济体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本文采用面板局部投影法,考察风险冲击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发现杠杆率较高、金融市场摩擦较大、经济周期处于衰退阶段的新兴经济体,会遭受更严重的负面冲击。基于此,本文构建一个小国开放DSGE模型,详细分析全球金融风险冲击影响新兴经济体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对于杠杆率较高和金融市场摩擦程度较大的新兴经济体,风险冲击会使企业风险溢价上升幅度更大,对经济造成更严重的负面影响;对于资本流动顺周期性较强的新兴经济体,风险冲击会显著抬高国家主权风险溢价,使国内基准利率上升,放大风险冲击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文认为,新兴经济体通过控制宏观杠杆率、完善金融基础设施、逆周期调节跨境资本流动等手段,能够有效降低风险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疫情将对全球三大区域供应链,即亚洲供应链、欧洲供应链、北美供应链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从行业角度来看,受冲击最大的当属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新冠肺炎疫情将会冲击全球供应链。由于中国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参与国,疫情不可避免地会通过影响中国经济而冲击全球供应链。随着疫情在韩国、日本和意大利呈现出蔓延之势,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的广度和深度都会增加。全球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全球供应链的活力和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探讨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数字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作为一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数字经济主体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迫切需要金融的支持新冠肺炎疫情对需求端和供给侧的持续冲击,以及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的分化和大国博弈导致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定向脱钩,使得全球经济复苏预期短期内仍难言乐观。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下调了0.2个百分点,预计增长4.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的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相似文献   

15.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强度大、范围广、影响深.此次疫情危机可以说是工业革命以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中国经济表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深厚的底蕴,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可谓一枝独秀.本文将通过科技与金融方面的十大关键词来一起回顾2020,展望2021.  相似文献   

16.
由于疫情控制的差距,以及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差异,2020年新兴市场货币走势反弹后出现分化。展望2021年,宽松的美元环境依然在总体上利好新兴经济体,新兴市场货币总体上可能前高后低,具有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要地位的东亚地区货币会表现最好,而在疫情之前就已面临巨大债务压力的拉美地区可能再次面临压力。  相似文献   

17.
<正>预计2023年美国国债收益率将以宽幅震荡为主;国债短端收益率将维持高位,长端收益率将相对走低,从而加深曲线的倒挂。新冠疫情暴发之后,发达经济体大规模货币放水以刺激需求,而前期的全球供应链受阻、后期的地缘政治风险爆发阻滞供给,在2022年引发了全球40年来最严峻的通货膨胀。在此背景下,美联储多次大幅上调联邦基金利率,创30年来最大加息幅度,促使美债收益率整体大幅上行、高位波动、倒挂加深。  相似文献   

18.
成宇 《中国外汇》2020,(8):74-75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致力于“对冲”疫情影响的背景下,各国将实施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与此同时,美元指数难以大幅上行,黄金的投资需求有望继续提升。自2月中旬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扩散的影响,金融市场动荡频繁。特别是3月中旬,市场上一度出现美元流动性极度紧缺的状况,除美元外的多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国际黄金价格亦出现较大波动,短时间内大幅下挫。  相似文献   

19.
2020年初,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受防疫隔离措施影响,全球主要经济体陷入突如其来的停滞,呈现不同程度的收缩。韩国作为出口型经济体,在二季度遭受了较大程度的负增长。然而,韩国银行业在接受一系列的政策救助、采取多种化解措施后,自二季度开始经营状况得到持续修复。但受疫情控制、经济复苏进展及疫情导致的该国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加速等因素影响,短期内韩国银行业仍需在政策支持下持续推动经营复苏。  相似文献   

20.
金言 《中国金融》2021,(6):104-104
刚过去的庚子鼠年注定不平凡。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年经济实现了2.3%的增长,中国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正增长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