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瘦瘦高高,戴副近视眼镜,一副弱不禁风样,体重百十余斤,穿戴朴素的实在不能再朴素了,就是这么一个人,他22岁参加信用社工作,三十年如一日,辛勤忘我工作在信用社第一线,尽职尽责,无私奉献,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他就是山西省曲沃县城关信用社主任,共产党员、省劳动模范、省市金融红旗手经济师王有才同志。 三十年,他仅在家过了三个年 参加信用社工作三十年时间,王有才同志始终以社为家,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着,他热爱本职工作胜过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家。三十年他坚持出满勤、干满点,每年平均出勤在360天以上,晚上值  相似文献   

2.
信用社就是我的家高锐星,韩军,贺志方“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年仅27岁的纵目信用社主任姜建鹏同志常在职工面前这样说:“靠和等是没有出路的,我们现有的就是自己的头脑和身躯,我们的事业,自己的前途,只...  相似文献   

3.
信用社是我的‘家’。这个‘家’在我孩提的回忆里,印象却是那么的‘不起眼’,我家住平湖水乡小镇。那时,镇上有家信用社,租用着农家一间低矮、潮湿的厢房,一隔两间,前半间为营业室,后半间为双人宿舍,门前没有挂招牌,比不上当时的供销社‘气派’。我偶尔也进去坐坐,业务员待人和气,生意却十分清淡。人们那时的口袋都是干瘪瘪的,‘储蓄’只是极少数人的‘福分’。  相似文献   

4.
我是1994年3月份在农行与信用社分门办公后担任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信用社副主任、主管信贷和对公存款工作的。近一年来,在工作中,我自觉地把抓好对公存款放在首位,想方设法,知难而进,真抓实干,带领职工在短短9个月的时间里,使信用社的对公存款增加1249万元,其中我自己和配合有关同志搞的就有700多万元。到年末对公存款余额达到2837万元,在青岛市崂山区5个信用社中名列前茅。一年来,我抓对公存款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我刚从大学毕业两年,毕业后就投身了信合大家庭。先是披派往基层信用社实习。那段日子,工作真繁忙,营业厅里总是人声喧嚷,几乎每个人都拿着一个贷款证,纯朴的农民乡亲并没有因为在信用社“拿贷款”而有所顾忌,因为贷款证在他们的眼中就是身份和信誉的象征。他们手举贷款证,自豪地嚷嚷着。  相似文献   

6.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有的信用社主任在公众场合介绍本社情况时,出言习惯以“我”代替信用社。如我有多少职工,今年存款净增多少,贷款增加多少,利润多少,明年我打算开拓几种新业务……,乍听起来,似乎不是在介绍本社的工作和计划,倒象是在谈论和盘算自己的家业。作为信用社主任,能够做到视信用社为家,应该说是体现了难能可贵的敬业精神,但是,“精神”不能变为“物质”,不能把所领导的信用社当成自己治理的私有家产,不能以个人占有者的姿态摆起一副“家主人”的面孔,这应该是普通的社会常识。作为信用社主任,我们并不否认其个人…  相似文献   

7.
丰碑     
从事农村金融事业的我,在渭滨区高家村信用社工作的三年多时间里,我目睹了霜染两鬓的前辈用自己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踏破铁鞋上下求索,稳步开  相似文献   

8.
<正>我生长在山路十八弯的小山村,毕业后我又回到了我可爱的家乡工作,上班的地方时常有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进来坐一坐,看一看,问一问信用社的变化。原来,老人是我们的老前辈。很快,我就和老人熟络了,闲暇时,他会跟我们讲一讲"那时候"的事。老人打开了话匣子:话说洪岭信用社成立于1954年9月,成立之初,我就是社里的一员。社内的家当都是我们自己置办的,一张  相似文献   

9.
信用合作运动的发展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欧洲。这种合作思想 由欧洲传播到加拿大,再传播到美国,并在美国有了极大的发展。 美国信用社早期的建立 美国的第一家信用社——圣玛丽教区 居民信用社于1909年成立。在开始的几个 月里.该信用社是无照经营的。1909年4 月6日.新罕布什尔立法会向该信用社颁 发了特许状。在美国信用社运动早期.由 于没有一个促进机构作为中心组织.新的 信用社发展得很慢。  相似文献   

10.
<正>我是一名80后,曾经是一名农信"临时工",农信社改革的春风吹过河南中原大地后,我很幸运地通过省联社统一的招录考试,成为一名"正式工"。2003年大学毕业之后,我开始了漫长的"临时工"之旅。记得到信用社报到的第一天,一名有着十几年工作经验的老同事说:"临时工就是临时工,在信用社一直都没有转正一说。"我的心里满是失望。那些年,面对工作的低薪、无保障,我不断调整心态,以虚心学习的态度认真面对工作,积极向同事学习假币识别、储蓄业务、对公业务、清算业务、代收业务等各项业务,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先后调动了三家分社,加班加点完  相似文献   

11.
1954年5月,3.4万家信用社; 1954年年底,12.6万家信用社; 1956年5月,16万家信用社,在全国实现了信用合作化; 1956年年底,合并为10万家信用社; 1957年年底,进一步合并为88368家信用社。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近几年为我带来了诸多“好运”,所以,我首先真诚地说一声,谢谢了,《中国农村信用合作》。八五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跨进了信用社的大门,从此成为信用社的一名代办员。平时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经常写点东西,一些“豆腐块”、“火柴盒”陆陆续续被省、地、县的广播电台和报刊所采用。《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杂志的问世,给我们这些农村信用社的文学爱好者,提供了自己的写作园地。九一年我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写了一篇散文,投寄《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编辑部很快就被刊用了。这就是九一年第十期刊用的散文《写给信用社主任》。从此以后,我的名子和这篇散文  相似文献   

13.
<正>每个你不满意的现在,都有一个你不曾努力的从前。一直非常喜欢这句话。在农村信用社工作已有五年之余,轮岗多次,当过出纳、信贷员、机关科员、信用社副主任等等,每一次经历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都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但不论在何时何地何岗位,我庆幸自己能够一直坚持着自己的"老本行"——写作。一路走来,我感触颇深。还清楚地记得刚进信用社时候,本以为领导会安排我从事文字材料工作,毕竟在大学期间学的专业是文秘。但事与愿违,我先在柜台上  相似文献   

14.
打开七里信用社的表外科目帐一定会使你吃惊: 1990年应收未收利息余额为“零”,1991年应收未收利息余额为“零”,1992年应收未收利息余额也是“零”。到1993年底这个社应收未收利息发生额93.92万元,余额栏里同样划上了“零”。如果你再细看每个季度后面余额都是“零”。 七里信用社是个人员仅10人、资产仅40万元的小社,农储余额不足1000万元,贷款月平均余额518万元,全年投放贷款2625万元。为何取得连续4年保持收回应收息百分之百的佳绩,而且,近年来该社的效益在江都县44家信用社中一直排在前列,1992年盈利22万元居全县第一,1993年盈利25万元  相似文献   

15.
我爱我家     
我爱我家贾永红我讲述的是我自己的故事,由是我对信用社的一片赤诚之情。每次回家,妻子常在我面前说:“你这个人把家没有当回家。把心全部给了信用社”,我没有反驳,因为回家的次数的确太少了,着实对不起我的家。记得有一次,3岁的儿子让我训了一顿,当时儿子很委屈...  相似文献   

16.
1、有人说:女人是弱者。可她却用铁的事实塑造了自己。 薛玉英干起工作来,总有股“拗劲”,从不相信女同志超不过男同志。如下足见她这个女人的“不凡”。 ——1985年,她上任山西省侯马市凤城信用社主任。当时,该社主要依靠银行借垫资金78万元过日子,可当年底,她竟归完了全部的借垫资金。职工们说:这个女人不简单! ——1992年5月,在全市农金系统举办的首届“务实兴行杯”竞赛中,她领导的信用社囊括了清非、收息、存款三项第一。这就是女人领导的结果。 ——1992年12月,她被地区劳动竞赛委员会评为地区农金系统唯一的一名女劳模。这就是女人得到的荣誉。 ——她是全市信用社中唯一的一名女主任,上任8年来,凤城信用社各项指标评比每年都名列全市之首。这就是女  相似文献   

17.
在广东省广州市黄浦区一带汇集了多家以经销化肥等农资产品为主的公司,鑫鹏农业经营公司就是这其中的一家。近日,记者在走访时看到鑫鹏公司小院里栽种的草木青翠欲滴,别有一番情趣。总经理崔琳介绍道,“这里的房子商住两用,院内的草木都是我自己用化肥栽种的。”  相似文献   

18.
信用户     
那是我参加信用社工作的第一年,我在一个只有6名员工的山区小社当农金员(现在都叫信贷员)。那年3月份,全市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评选信用村和信用农户,根据评选要求,凡是在信用社贷款能按期还本付息、没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农户都可评为信用户,并由镇政府、村委会和信用社敲锣打鼓送去“信用户”的牌匾。相反,那些拖欠信用社贷款的农户则会收到我们的催收还款通  相似文献   

19.
电脑储蓄     
电脑储蓄广西谢良芳山里人就是少见多怪。从没听说过也没有见过的新玩意一一电脑,在繁闹路旁的那间已装修一新的信用社里安装好了。启用电脑那天,信用社门口站了许多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他们都想亲眼目睹这电脑储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人们有秩序地进入了电脑营业大...  相似文献   

20.
农村信用站虽小,但好比麻雀“五脏俱全”,时刻从事货币经营活动,所以农村信用站管理得好,就是信用社的财富,管理得不好,就是信用社的窟窿。就会给信用社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那么怎样才能防止农村信用站不出案子或少出案子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略谈浅见,以供基层信用社管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