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钱续坤 《乡镇论坛》2011,(28):28-28
最近,一些地方的村干部反映,“村财”被镇上统一管理(代管)。笔者认为,“村财镇管”这一做法不符合村民自治的精神,有违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目的,有失村民自治的本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许多县(乡)针对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收支透明度低、隐性非合理开支增大、财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财务公开不规范.引发群众不满情绪等问题进行了改革,额敏县某乡从2006年实行了“村财乡管”,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村财乡管”中的经验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3.
2002年7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村财为何交乡管?》一文,介绍了海南省澄迈县推行“村财乡管”的经验。文章说,以前1/3以上村组财务有问题,如管理混乱、干部说了算、公款私存、贪污挪用等,农民告状不断。现在各村账册交乡专门的会计机构管理,县里还强调村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受益权不变。乡管规范了村组财务管理,村民、干部都欢迎,告状的也少了。我不否认报道的真实性。从短期实践看,乡管是成功的。以前民主监督不健全,农民、干部互不信任,告状不断,由乡镇管理,农民信任感增强。但从法律角度讲,“村财…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适应农村税费改革的要求和农村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镇安县对乡财、村财管理也做了相应的变革。截止2004年6月30日,全县2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已全部纳入农村财务服务中心实行“村财乡管”。同年7月1日正式运行;从2005年1月1日起全县25个乡镇财务统一纳入县会计核算中心实行“乡财县管”。  相似文献   

5.
我是河南省新乡县古固寨镇前辛庄村委会主任。我说说我们村委会状告镇政府“村财乡管”的事,请大家评评理。“村财乡管”的由来及主要内容1997年,中共河南新乡市委颁发了64号文件,要求全市各乡(镇)普遍实行村财乡(镇)管制度。根据这一要求,新乡县古固寨镇人民政府也建立了“村财镇管”制度。基本内容是:1“.对行政村的资金、账目及原始单据凭证由镇农经站实行‘双代管’,农经站管钱不用钱,村用钱不管钱”。2.村级“设立三账一薄”,“均为双套,由农经站代管一套主账,留村的一套作为副账(不附原始单据)”。3.“各行政村成立民主理财小组”,“…  相似文献   

6.
“三农”工作一直是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围绕“三农”资金的管理也越来越突出,农村财务管理是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一个重要核心内容,事关新农村建设的成败,采用何种财务管理模式是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笔者结合驻村扶贫期间担任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的工作实践,通过对“村财乡管”这一村级财务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加强财务控制的可行对策,用于进一步完善“村财乡管”财务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推行村账乡镇代管不是为了管死、管住村财,而是为了协助村管好、用活村级资产,还干部清白,让群众更加明白。因此推行村财乡镇代管的具体做法既要不违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又要能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管理村务的积极性,并且要将乡镇统一管理与村级民主管理、乡镇经管站的业务指导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提高村级财务管理的透明度。推行村账乡镇代管要明确政策界限。要切实做到“五个不变”,即:一是明确村级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资金的使用投向仍由村掌握,受益权不变。二是村级财务审批权不变,仍由村(居)经联社主任审批,不会出现平调挪用…  相似文献   

8.
乡镇借着“村财乡管”的名义把村里的钱拿去胡支乱花,或者把着村财审核权而吃拿卡要的做法固然不合法律政策,然而有一种“村财镇管”的办法却是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9.
目前,一些县的大部分镇对村级财务都实行“村财镇管”,但是有的“村财镇管”未能真正起来监督管理的作用。比如有的镇虽然实行了“村财镇管”,但是实质上就是一个代理记账的工具,村里面给多少单据就入账多少,对资金的总收入和总支出不清楚,甚至有的村交一部分单据给镇人账,也还有一部分收入和支出在村干部个人手里(即所谓的“包包账”)。  相似文献   

10.
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研究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的管理问题,我们先后对河北省易县的独乐、岭东、阳谷庄、柴厂四个村,怀来的方家冲、老君庄两个村,献县的蔡西村,张北县的小二台乡和保定市新市区的螺丝庄村进行了调研。本文拟在剖析村集体经济组织大多采用的“村财村管”和“村账乡管”模式基础上,探索完善民  相似文献   

11.
村财乡管作为解决当前农村基层组织财务收支混乱、干群关系紧张等社会问题的对策,受到了广泛推崇。但在近年的乡镇财务收支审计中发现.一些乡镇组织违规作业.模糊村级财产产权套取属于村级的财产.容易把“村财乡管”变成“村财乡用”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乡镇财政资金吃紧,为追求政绩,保证县级下达各项指标的顺利完成.不得不借用村级资金.  相似文献   

12.
经过多年发展,村账乡管工作事实上已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但在一些地方,村账乡管却正在向村财乡用演变。因乡镇财力吃紧,或者是个别乡镇领导及村财管理者私欲膨胀,村财乡用的问题正日渐浮出水面。具体表现在乡镇以村级资金填补乡镇财力缺口,名为借用,却一借不还,或整借零还,直至不了了之;或以乡镇发展村级福利等名义,将本应由乡镇负担的费用巧立名目转嫁到村级头上,“转移支付”村级财力;或个别领导及村级财务管理者利用职权,将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拿到村里报销。  相似文献   

13.
民政部基层政权司农村处詹成付同志在《乡镇论坛》1998年第1期发表的《推行“村财乡管”要慎重》一文,我认为符合当前农村一些地方实际。近年来,经济发展快,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变化大,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可由于责任制的变更,人们只注重“分”的效果,却忽视了村级“统”的优势。80年代初,有些地方从上至下只讲分得越彻底越好,使本来就很薄弱的村集体经济也被“分”得精光。80年代中期,又刮了“村财乡管”一阵风,一刀切地把村的帐和钱全部集中到乡“会计服务站”管理,刚好这时又兴起了“五个轮子一起转”的办企业浪潮,村里的钱…  相似文献   

14.
“村财乡管”成了“村财乡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些地方实行“村财乡管”的本意是为了更好地使用资金,防止贪污浪费行为。但是,在实践中“村财乡管”却往往蜕变为“村财乡用”,具体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借用。有的乡镇因为财政资金吃紧,为追求政绩,保证县级下达各项指标的顺利完成,不得不借用村级资金,搞所谓的“形象工程”、“牌子工程”。二是垫、扣。有的乡镇政府无视村级资金使用的轻重缓急,只从自身利益出发,随意垫、扣村级资金,使村一级失去对自身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如有的乡镇在税收任务较重、税源锐减的情况下,为完成上级下达的税收任务指标,制造虚假政绩,将税…  相似文献   

15.
衡阳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十分注重强化农村财务管理,大力推进“村财乡管村用”工作,有力地保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维护了农村社会大局稳定,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赞誉。全面推行“村财乡管”,开拓村级财务管理新局面。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过去衡阳县农村财务管理存在不少死角,一些村财务不清、管理混乱引起了农民群众的不满。去年,有5个村因财务问题延迟村支两委换届选举,不少村民为村级财务问题进省赴市到县上访,成为影响衡阳县农村社会大局稳定的一大隐患。针对这种情况,县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局向县委、县政府…  相似文献   

16.
推行“村财乡管”要慎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财乡管”只是一种非常措施,倘若超出特定的对象和范围,就会有许多弊端,全面推行这种制度将使我们付出更大的代价。正因为如此,民政部基层政权司农村处的詹成付同志专门撰文给大家提个醒──最近,我们到农村搞调查,发现有的地方在实行“村财乡管”。从调查情况看,“村财乡管”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有的是批钱、管钱、用钱三分开,即乡(镇)政府能批钱但不管钱,乡(镇)农经站能管钱但不用钱,村里用钱但不能存钱,村里存钱过多或不能将多余的钱入帐于乡(镇),将按贪污论处;有的表现为乡(镇)政府责令村里把所有的资金和帐目…  相似文献   

17.
农村税费改革后,大家对“县财省管”、“乡财县管”、“村财乡管”都很熟悉,但对“组财”乡、村两级怎么管似乎了解得不多。这主要是因为许多农村村民小组几乎没有什么收入,有的连组长都没人愿意当,自然谈不上“组财”怎么管。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庄河市荷花山镇万亿村村民高某来信反映:因该村村民代表会议没有通过村财镇管的表决,村书记和村委会指派他人找村民代表以外的村民签字,将本村财务管理权移交给镇政府。镇政府接管后,不及时真实地公布收支情况,不告诉村屯还有多少余额,镇长还说村屯存款是机密。请问,镇政府管理村财是否合法?镇长不许村民知道自己村有多少存款合情理吗?答:如果反映情况属实,该镇村财镇管的做法没有法律依据。第一,村级财务管理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乡镇政府无权直接管理本属于村集体的财务事项。村民自治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自我管理,农民自己当家作…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四川省华蓥市针对农村村级管理存在财务管理不规范、不透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薄弱等现象,创造性地在全省率先实施村干部“勤廉双述”、“村财双管”、“村级党务双公开”、“干群双向沟通”的“四双”制度;促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2008年以来,该市涉农信访举报比去年同期下降56.1%,农村党员干部违纪案件比去年同期下降77.8%。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为了解决村级会计基础薄弱、财务管理混乱的问题.维护集体和农民的利益.各地不断加强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在“村财乡管”方面进行了大量尝试.本文拟从工作实际出发.浅谈这项改革的内涵、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