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制茶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之一,也是重要的茶叶出口国之一。近几年来,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下降。本文从制茶业的角度来研究影响我国茶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作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市场短波     
我国茶叶市场喜忧并存世界粗糖价格跌至最低点中国水产品对韩出口激增我国南水稻北玉米的生产格局正在改变我国茶叶产销形势有喜有忧:喜的是在外界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产销形势能够保持稳定,茶叶出口稳中有升;忧的是产品质量下降,价格持续小幅下滑,部分产品库存增加...  相似文献   

3.
茶是世界上消费量仅次于水的一种饮料。随着茶叶保健功效研究的深入,越来越为世界人民所接受。茶叶这种古老的饮品,必将再度崛起。茶叶将主宰21世纪的饮料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茶叶生产体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产指导思想发生了质的转  相似文献   

4.
《农民科技培训》2004,(12):41-41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茶叶生产大国,茶目前雄居世界三大传统饮料之首。为了提升我国茶产业的整体形象,同时也为了营造一种茶文化的氛围,在10月21日开幕的首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众多茶业组织联合发布了《中国茶业北京宣言》。  相似文献   

5.
《农家之友》2005,(7):7
随着国际茶叶副产品市场需求日益旺盛,越来越多的专家呼吁:作为世界产茶大国的中国,应进一步加快茶叶副产品研究和开发的力度,以提高产业附加值,为茶叶生产拓宽出路。  相似文献   

6.
一、开发生态有机茶的背景 我国是茶叶主产、消费、出口大国。入世后茶叶市场更加开放,茶叶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茶叶的进口标准极其严格,如欧盟等茶叶进口国对茶叶实施新的检验标准,对茶叶最低农药残留限量与卫生指标要求十分苛刻,客观上使我国茶叶出口面临着“绿色壁垒”等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7.
中国,茶之故乡。目前,我国茶叶出口仍以散装为主,自主品牌很少,竞争仍局限于以价格为主的低层次水平上,虽然我国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出口量分别居于世界第一、二、三位,但中国茶叶产业只占世界茶市场的6%。这一状况令人担忧。中国茶叶如何走出自己的路?华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顾问丁俊之给本报记者来信.畅谈了自己在茶叶品牌发展上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8.
欧洲是中国茶叶主要出口市场,欧洲人均年消费量0.61公斤。英国是非产茶国家,茶叶进口量位居世界前列,全国77%的人有饮茶习惯。俄罗斯历来是茶叶消费大国,95%的居民有饮茶的习惯,茶叶进口量位居世界第一。准确把握这两个市场的脉搏,对于我国茶叶出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促进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现状与发展思路进行的研究表明,影响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为:茶叶出口经营管理体制滞后,出口经营主体素质不高;出口茶叶产品结构不合理,出口茶叶均价低;茶叶生产、出口规模小,缺少世界知名品牌;出口产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等,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茶叶副产品在国外的食品、化工、医药、建材等领域都得以广泛开发和利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茶叶年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低档茶的生产量约占总产量的30%。茶叶生产中自然产生的副产品约占总产量的2%。若以茶叶总产量为50万吨计算,则低档茶叶(包括副产品)的数量达16万吨,茶叶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若将茶叶副产品进行深加工,能大大激活和提升我国的茶叶产业,具有十分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农民科技培训》2007,(11):16-16,15
多年来,茶叶一直作为农副产品.对其加工环境和卫生质量没有太多的具体要求.只对少数几个卫生指标作了要求。2001年9月份,《无公害食品茶叶》系列标准已经颁布实施,要求茶区从事茶叶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企业和个人.部应该按这个标准来组织生产。茶叶是我国的国饮,近年来茶叶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如茶叶入菜、茶叶糕点、茶叶冰淇淋等,茶叶直接食用越来越普遍。  相似文献   

12.
<正>茶叶行业发展非常稳定。农发行应在坚持风险可控原则的前提下,加大对茶叶行业优质客户的营销支持力度,进一步调整优化客户结构和贷款结构,稳妥积极发展该项业务。茶叶作为我国特色农业经济作物和传统消费饮品,在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我国茶叶行业保持了近20年的平稳增长势头,年均增长率在8%左右,较其他农产品而言,茶叶行业发展非常稳定。一、我国茶叶行业产销情况(一)2014年我国茶叶生产情况2014年,我国茶叶行业呈现出茶园面积增幅回落、生产水平和效益双提高、产销量稳中有升、出口量减价增的总体特征。自2005年超越印度后,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世界产茶大国,又是茶叶主要消费国.近几年我国茶叶生产持续发展,出口稳步增长,茶叶消费日益普及.茶叶富含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有较好的营养和保健作用.我国的茶叶种类非常丰富,有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黑茶、白茶以及紧压茶、花茶等等.其中绿茶、乌龙茶和茉莉花茶的产量约占茶叶总产量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婺源茶叶发展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为婺源茶叶生产注入了生机和活力,21世纪的到来和我国将加入WTO,为茶叶生产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是产茶大国,茶园遍布全国18个省900多个县(市、区),茶叶种植面积占世界茶园总面积的60%左右,居世界第一。尽管种植历史悠久,但我国茶园机械化发展水平一直停滞不前,目前已落后于世界上其他茶叶生产大国。长期从事茶园机械化研究的肖宏儒研究员将多年的研究成果凝练为《现代茶园机械装备研究与设计》一书,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在分析我国茶园种植模式和生产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茶园机械化生产的关键技术,并介绍了不同机械化装备的原理和功能,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而歙县作为我国的茶叶生产大县,茶业的发展对其经济社会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茶农与茶业,将有助于各级政府合理制定产业政策,并用于指导歙县茶业更好地迎接来自市场的挑战,进而促进茶农增收。本文基于歙县茶叶生产与流通现状,探讨如何进一步促进茶农增收,实现歙县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主要茶叶生产国市场运行组织模式比较及借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经济社会中专业从事茶叶生产,加工和贸易的市场主体十分清晰,且具规模,因此茶业可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进行研究。茶叶曾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目前对我国南方一些山区而言,茶叶生产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历史上来看,我国茶叶出口主要依赖于资源禀赋的优势,今后茶产业的竞争力必然落实在产业组织载体上。产业组织制度或产业运行的组织模式影响着产业运行绩效,进而影响其竞争能力。本文将对世界主要茶叶生产国市场组织运行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一般性结构,并试图针对我国茶产业组织结构现状,提出组织模式优化的途径,旨在提高我国茶产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8.
茶叶是人们普遍喜爱的一种饮料。我国是最早利用和栽培茶树的国家。我们的祖先利用茶叶从药用开始,逐步演进到作为饮料,并由野生发展为人工栽植,距今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国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八世纪时,唐朝学者陆羽撰写了我国第一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我国的  相似文献   

19.
陶德臣 《中国农史》2007,26(1):66-76
印度是当今世界主要茶叶生产和出口大国。一百多年前,为了打破中国茶叶对世界茶市场的垄断,牟取厚利,英国殖民当局从中国全面输入茶籽、茶苗、茶工、种制技术,大力发展印度茶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印度一跃成为世界主要茶叶生产和出口地区,对世界茶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茶叶信息的内涵,揭示了茶叶信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对茶叶企业生产、行业管理与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进一步分析了目前我国茶叶信息网存在的问题及开发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