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今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20周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为了研究提出新时期国家高新区的责任、使命、功能定位等战略框架,提升高新区持续创新能力,更好地发挥国家高新区的引领、辐射和示范带动作用,正值深圳高新区建区15周年之际,由科技日报社、科技部火炬中心、广东省科技厅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在深圳共同组织召开了新时期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暨深圳高新区成立十五周年座谈会。  相似文献   

2.
高新区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20年先进集体"称号7月7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潍坊高新区管委会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20年先进集体"称号。此次大会旨在总结国家高新区20年建设的成就与经验,明确新时期国家高新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发展目标。会上共表  相似文献   

3.
《上海集体经济》2007,(4):35-36,34
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高新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增强国际竞争力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十多年来,国家高新区以创新为动力,以改革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果丰硕、高新技术企业集中、民营科技企业活跃、创新创业氛围浓厚、金融资源关注并进入的区域,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办的海南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摸索出来一条适合本地区经济条件的科技发展道路。高新区已经成为海口市乃至海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极大地推动了海口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时对海口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但是,海口高新区也正面临着政策优势逐步淡化、  相似文献   

5.
陈季 《中国高新区》2010,(10):79-83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掀起了新疆新一轮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乌鲁木齐国家高新区是全国56+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同时也是新疆惟一的一家国家级高新区。怎样借助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东风,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实现高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进而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对新疆传统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前不久,乌鲁木齐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陈季结合乌鲁木齐国家高新区的“十二五”规划就这些问题谈了相关发展思路和即将实施的工作新措施。窥一斑或能见全豹,或许我们能够通过这些思路和举措,洞察今后乌鲁木齐国家高新区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自198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我国第一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以来,全国高新区发展迅速,如今已发展到54家。经过20年发展,高新区在科技与经济结合上发挥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20年前,我国作出了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战略决策,以批准建设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为起点,拉开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与发展的大幕.如今,经过20年的发展,国家高新区已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阵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对区域发展的带动效应日益凸显. 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佛山高新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设.20载励精图治铺就科技创新路,20载栉风沐雨谱写科技辉煌曲,如今的佛山高新区已成为投资者的宝地、创业者的摇篮和体制创新的先行区,成为全国高新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正值国家高新区创建20年之际,2012年7月6日,国家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提出要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推动科技实力、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实现新的重大跨越.佛山高新区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拓展发展空间,进行"二次创业"?如何对接国际创新资源,如何推进科技金融结合创新,是值得所有佛山高新人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9号),明确提出国家高新区要充分发挥在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撑地方经济增长中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1988年,我国开始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起,国务院先后批准了53个国家级高新区,并颁布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十余年来,国家高新区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体制创新、成果转化和优化经济结构、凝聚人才和提供创业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引导科技第一生产力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鼓励科技创新与创业,走有中国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之路的重要示范基地,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充分肯定。特别是“十五”期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高举“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旗帜,积极推进技术、体制和环境创新,在长春会议上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决定)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纲要),对高新区的“二次创业”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高新区步入了以二次创业为标志的崭新发展阶段,为高新区在十五期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合肥高新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高新区地处蜀山脚下,董铺水库之滨,毗邻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区域面积128平方公里,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空间广阔,是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西部组团的核心区域,是首批"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科技工业园区"、"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两度荣获全国"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1.
作为惠州市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惠州仲恺高新区深知自身在惠州市实施"创业强市"中的地位和作用,其使命和责任就是建设良好的科技创新创业环境,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把高新区建设成为惠州市自主创新高地、电子信息产业整体升级的引擎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为推进改革开放、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作出了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高新区)的重大战略部署。近20年来,国家高新区积极推动体制机制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道路。新时期,国家高新区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自主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的要求和新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
玉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玉溪高新区)原为建立于1992年8月的玉溪经济技术开发区,1998年9月列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2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玉溪高新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昆玉—玉元"经济带建设的机遇,致力"打造西南开放特色新经济增长极,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创新型特色园区"。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新区》2011,(11):13-13
为更好地落实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火炬工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指导意见》(国科发火【2011】259号),发挥科技创新创业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对创新创业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科技部火炬中心于11月2日在北京召开了新时期孵化器发展座谈会。火炬中心副主任杨跃承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创业服务中心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以及部分国家级孵化器的代表共2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15.
张志宏 《中国高新区》2014,(12):178-179
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高新区")的建设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从1988年创建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新技术产业试验区开始,国家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走过了26年的风雨历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高度重视国家创新体系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创新驱动发  相似文献   

16.
日前,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宁波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标志着宁波高新区正式升级为国家高新区。至此,国家高新区的数量由53家增加至54家。国务院批复中强调,宁波高新区要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规模适度的要求,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努力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宁波高新区自成立…  相似文献   

17.
20年前,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闰家级高新区)应运而生。在那一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委审定的26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国家级高新开发区;20年后的今天,国家级高新区数目已经增加至83家,并成为引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8.
姜克 《港口经济》2002,(4):21-22
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自1991年先后在沿江地区建设了南京、苏州、无锡、常州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 为主动接受高新区的功能辐射,有效地利用高新区的成果带动全省科技与经济的发展,经原国家科委批准,以江苏长江沿岸8个省辖市为重点区域,以培育高  相似文献   

19.
当前,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正迈入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新常态、新机遇、新挑战,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主动对接“一带一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布局,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当好创新驱动发展的先锋;认真实施“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工程”,努力发挥好国家高新区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2月8日,国家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综合改革试验区”)。中央实施中部崛起为湖南三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更为允许先行先试发挥引领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