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运用2005年7月至2013年12月22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对我国航空业上市公司外汇风险暴露程度及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航空业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随着滞后2期、滞后3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波动而同向变化,且流动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资产总额对外汇风险暴露程度均有显著影响,营业利润率影响不显著。因此,本文从逐步扩大企业规模、完善各财务指标、提升人才培养理念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知识窗     
《对外经贸财会》2005,(12):46-46
外汇敞口分析 外汇敞口分析是衡量汇率变动对银行当期收益的影响的一种方法。外汇敞口主要来源于资产、负债及资本金的货币错配。以及外币利润和合并报表折算等方面。当在某一时段内,银行某一币种的多头头寸与空头头寸不一致时,所产生的差额就形成了外汇敞口。在存在外汇敞口的情况下,汇率变动可能会给银行的当期收益或经济价值带来损失,从而形成汇率风险。在进行敞口分析时,银行应当分析单一币种的外汇敞口,  相似文献   

3.
吴琴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4):143-144
利用资本市场法对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的汇率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50%的中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暴露显著,且规模较大的银行汇率风险暴露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汇率制度进行了改革.在汇率市场化条件下,人民币汇率波动更加明显,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在众多业务中存在的外汇头寸暴露于外汇风险之下.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提高外汇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全面的外汇风险管理系统,利用科学的外汇风险度量模型,以提升外汇风险管理水平.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识别出发,选择了VaR模型中的GARCH族模型,以中国银行为例对其存在的外汇风险进行实证分析,并针对目前外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汇率波动既影响进出口企业价值,也影响本土企业价值。本文基于两种非线性效应构建包含线性与非线性汇率风险暴露的测量模型,对我国14个非金融类行业1786家上市企业价值自2005年汇改以来面临的线性和非线性汇率风险暴露进行时变估计与分析。研究发现,与线性暴露情况相比,我国进出口企业和纯本土企业存在更普遍的非线性暴露。随着时间推移,所有行业存在显著线性汇率风险暴露的企业比例增加,存在显著非线性暴露的企业比例有所下降;我国企业受非线性汇率风险影响的非对称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复杂化,汇率风险管理成为商业银行经营外汇等业务面临的重大课题,而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在于对风险的度量。浦发银行长期以来风险度量体系落后,目前仍使用的风险敞口、敏感性分析法已经不能适应多变的金融环境。VaR作为金融市场风险测量的主流方法,近年来得到金融界的广泛认可和支持,浦发银行应当借鉴国际和国内的经验引进适合自己的VaR模型,以提高抵御汇率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借鉴国际经验管理人民币汇率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幅逐步扩大,外汇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越来越大。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从识别、衡量风险入手,使用内外部管理工具和技术,管理人民币汇率风险,提升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小外贸企业外汇风险及防范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我国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将不再保持,人民币与美元或其他非美元的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可能会不断拉大,致使我国外贸企业直接暴露在汇率敞口之下。如何正确地认识外汇风险和较好地防范与化解外汇风险,是外贸企业特别是对中小型外贸企业一个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中小型外贸企业要高度重视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综合利用各种宏微观环境和金融工具,有效防范外汇风险。  相似文献   

9.
周渊 《商场现代化》2013,(9):180-181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与发展,汇率的频繁波动所带来的外汇风险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外汇风险的测量与控制是防范外汇风险的关键。本文基于GARCH类模型对美元、欧元、日元、港币、英镑五种货币对人民币的外汇汇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这五种汇率的时间序列均存在显著的ARCH效应,并建立相应的GARCH模型,五种汇率前期汇率波动受到外部冲击而更加剧烈,且均不存在显著的风险补偿效应,五种汇率系统具有自我稳定功能等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0.
刘军云 《国际经贸探索》1995,11(5):62-64,77
当今世界经济活跃,各国货币汇率波动剧烈,给涉外企业在外汇收支和外汇交易过程中带来很大的汇率风险。本文对涉外企业遇到的汇率风险的主要形式即交易风险的含义和类型进行了论述,并对交易风险的三种形式,即贸易支付的汇率风险、资本借贷汇率风险、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提出了具体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In the light of the importanc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for the promo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of the changes in the real exchange rate and its volatility on FDI. Examining Japan's FDI by industries, we found that the depreciation of the currency of the host country attracted FDI, while the high volatility of the exchange rate discouraged FDI. Our results suggest the need to avoid over‐valuation of the exchange rate and to maintain stable but flexible exchange rate in order to attract FDI.  相似文献   

12.
Itskhoki  Oleg  Mukhin  Dmitry 《Intereconomics》2022,57(3):148-151
Intereconomics - Stabilising the exchange rate allows the Russian government to anchor inflation expectations and support consumption but comes at the cost of the financial repression of domestic...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汇率政策长期以来过分强调汇率稳定,过多考虑汇率变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和过于注重汇率变动所带来的风险,并长期实行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这种低效率的汇率政策.其最大弊端就是损害了中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随着全球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汇率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贸易模式、汇率传递与人民币汇率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中国现行贸易模式的特点,文章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入手,采用了新政治经济学中关于汇率制度战略选择的研究方法,对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弹性和汇率升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对汇率变动的反应弹性差异很大,不同国际贸易模式下的汇率传递系数是不同的.因此如果我国现行对外贸易依然以加工贸易为主,扩大汇率波动幅度在理论上并不会对我国社会福利产生严重影响.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加大汇率弹性更有利于丰富货币政策当局的工具选择范围,有助于国内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保持,也有助于推进出口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是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方向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5.
舒曼  信玉红 《商业研究》2005,(21):168-171
“汇率棱锥”模型以美元、欧元、日元为基础货币,以它们占全球市场外汇交易总量的百分比为权重,计算得到的加权平均值作为比价基准,即汇率中心价值,简称“汇元”。将所有货币的价值用“汇元”表示,建立以基础货币三角形为底的本币“汇率棱锥”,表示货币的价值与汇率的关系,形成钉住“汇元”的“汇率棱锥”模型。以权重削弱基础货币升贬的影响,以三种货币汇率间的抵消作用实现稳定汇率且降低钉住成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宏观经济基本面和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的理论模型,将进入外汇市场的噪声交易者数量内生化,合理解释了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形成机制。理论分析表明,汇率波动既与宏观经济基本面波动正相关,也与进入外汇市场的噪声交易者数量正相关。在给定宏观经济基本面波动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波动取决于噪声交易者对人民币风险溢价的预期。当噪声交易者对人民币风险溢价的预期较高时,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能够有效抑制噪声交易者进入外汇市场,有助于降低人民币汇率波动并提升货币政策效果。基于理论分析结论,本文采用1996年1月至2015年6月的月度数据对中国的无抛补利率平价进行实证检验,间接测度了人民币外汇市场中噪声交易者数量的变化。实证结果显示,人民币外汇市场中噪声交易者的数量较多,且随着2012年4月后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的扩大,噪声交易者的数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易靖韬  刘昕彤  蒙双 《财贸经济》2019,40(5):112-126
出口价格汇率传递是汇率影响贸易的中间环节,已成为研究汇率变动经济效应的重要基础。基于2000—2013年企业交易层面的海关数据库,本文从产品异质出发,探索中国出口产品价格的汇率传递率普遍高于发达国家的原因。本文根据出口厂商依市定价理论,从产品质量和产品的核心程度这两个分别代表企业间和企业内产品异质性的维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品质量越高,产品在企业中的地位就越核心,其人民币汇率传递率也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下降对产品出口量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低价低质量产品更为有利,但这可能恶化本国的贸易条件;人民币汇率上升可能会对产品出口量产生负向的影响,但可以适当促进贸易结构的调整。在汇率波动加大的背景下,本文的结论对推动贸易稳定增长和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汇率传递视角探讨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贸易收支的关系。结论表明:首先,人民币汇率贬值和升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人民币升值对初级产品贸易收支、工业制成品贸易收支以及贸易总收支几乎没有影响;人民币贬值对工业制成品贸易收支和贸易总收支均存在显著性的影响,但对初级产品贸易收支没有影响。其次,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初级产品的净出口基本没有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对金属矿砂、煤、焦炭、石油等主要初级产品的刚性需求以及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对稀缺资源性产品定价权的缺失与不足。再次,人民币贬值不仅不能增加工业制成品净出口,反而恶化了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收支,究其原因,在于占较大比重的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产品的进出口需求弹性较小。最后,本文在以上结论研究基础之上得到了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9.
20.
王磊 《商业研究》2006,(1):102-104
分别从内外两个角度分析了目前的经济形势,得出了人民币面临着双重压力———既有升值的外在压力又有贬值的内在要求这一结论。根据这一结论,提出了缓解双重压力的措施,即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对外缓解升值压力,对内扩大内需;接着,提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短期,继续维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中期,改钉住汇率制度为汇率目标区制度;长期,退出汇率目标区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