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21世纪以来,作为文化旅游的一种重要形式,世界各国文化遗产旅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针对这种情况,遗产旅游者出游动机的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以新千年第一个十年为限,梳理了国外主流旅游研究期刊中遗产旅游动机的相关文献,主要内容包括遗产旅游动机的分类、影响因素、理论视角、技术方法等几个方面,并加以评述和展望,以期为新时期国内遗产旅游,特别是文化遗产旅游研究提供借鉴,同时为当前中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最佳途径,通过旅游开发能够更好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本文以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类别进行了整理和统计,然后分析了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互动的模式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对社区型中小超市的特点与优势 ;当前社区型中小超市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发展趋势 ;政府在社区型中小超市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着重对社区型中小超市的特点与优势;当前社区型中小超市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发展趋势;政府在社区型中小超市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是近几年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对2004年以来有关文献的整理统计分析,从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借鉴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理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区旅游结合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旅游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产品化个案研究等6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应加强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主要针对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展开研究。认为滁州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方面应重点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对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认真普查;非物质文化旅游产品设计要体现原生态;以实景舞台剧形式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通过积累、传递和传承人进行传承的.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商业化道路提供了市场平台和新的活动空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明创新带来新的动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积累带来新的形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递活动提供了新的生机.发挥旅游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必须正确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转型指导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的质量评估.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的转型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问题倍受关注。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形成了以博物馆、主题公园与实景舞台剧为主导的3种主要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以遗产的静态展示为主,较好地维系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非物质文化主题公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重建与虚拟体验空间形式,实现遗产景观载体化;而实景舞台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的表演活动而活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最具创意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9.
关于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文化遗产旅游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其资源基础的文化遗产却缺乏一套完善的管理与开发体系。在理论上,文化遗产旅游也缺乏较为系统的论述分析了我国文化遗产旅游所存在的基本问题,同时对国内外的文化遗产旅游研究进行了回顾与评述,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的体系内容及其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国家旅游局颁发的《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已于2015年4月生效,《导则》为规范著名热点旅游景区管理提供了制度依据。苏州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研究其旅游环境承载力,不仅关乎其旅游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关乎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管理。文章对照《导则》分析了近年来苏州园林旅游的系列现实数据,揭示出苏州园林当前在旅游环境容量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为管理部门解决问题提供了相应的参考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