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制度经济学发展的基本流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宇波 《特区经济》2009,242(3):267-269
制度经济学是经济理论的前沿。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和理论的需要,大量的西方制度经济理论文献被引进。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对制度经济理论进行简单梳理、分类和评述,并指出,制度经济学并没有至善至美,许多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有待证实,在学术上还有广阔的空间,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进行比较研究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相似文献   

2.
制度变迁理论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变迁理论的发展为线索,从新老制度经济学以及制度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三个方面,详尽阐述了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对于制度变迁理论的主要观点。同时对制度变迁理论经典文献进行回顾,提出了未来我国制度变迁理论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闵浩  章蕾 《辽宁经济》2005,(8):45-4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人们对国有资本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学者们对国有资本运营的方方面面做了细致地研究,取得了系列理论成果。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谈起。新制度经济学已经诞生了六十多年。如今中国,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得到了运用和发展,并从外部利润的内部化和政治成本两方面提示我国国有资本结构调整的内涵,以及国有资本运营中新的有效的制度安排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以经济学家诺思为代表的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强调了制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还试图解释制度的演变过程以及制度同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本文回顾了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并将其与之前的新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解释社会发展的理论做了比较。从而着重论述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是一个开放性的框架。  相似文献   

5.
新制度经济学将交易成本理论引入经济研究中,从根本上动摇了主流派无视交易成本的假设;将传统理论中视为已知的、既定的、外生的制度看作是内生的、可变的经济因素,从而把制度作为内生变量纳入新模型的约束框架,建立起制度约束与个人选择的联系,实现了制度研究方法与新古典理论的整合。本拟从新制度经济学企业性质理论的角度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张益禄 《魅力中国》2010,(5):128-130
马克思和诺斯都是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制度变迁理论的主要代表。文章比较了两人的不同分析框架及其关于社会制度的起源和本质、社会发展和制度变迁的动力与途径的理论。本文分别系统的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的原则区别和理论上的相通之处,力图使我国的制度建设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制度理论为基础的前提下,吸收西方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的科学和合理的成分。对这两种理论我们都应该加以认真研究,以加快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7.
倪金节 《环球财经》2008,(6):111-111
正是由于这批既深谙现代经济学理论,又对中国的国情有着深刻体验的经济学者的理论创新,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才得以破冰。  相似文献   

8.
洪锦 《产权导刊》2010,(6):43-45
发达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形成是一个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相关研究主要围绕资本市场的核心问题——金融资产定价而展开。这对我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资本市场来说,有其局限性。然与此同时,对于资本市场结构的多层次,金融学上存在一种基于金融市场功能观点的金融体系改革理论,还有制度经济学上制度变迁理论,又给国内学者开展对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理论依据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产权导刊》2006,(12):7-7
北京大学夏业良教授在《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中撰文认为,现代制度主义(即新制度经济学)已经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经济学、法学、政治科学、哲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管理学与新组织理论等人文社会科学),虽然它的边界还没有得到严格的界定,但它的理论内核已经相对成熟,伴随着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的确定.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拓展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论述制度创新、制度变迁及相关的新制度经济学范畴,文章构建了激进式和渐进式改革的理论根据,在此基础上,对两种改革方式及中国的改革方式重新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11.
比较制度经济学认为,国家间和企业间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更是制度的竞争.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制度创新如何有效促进我国技术创新显得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柳博隽 《浙江经济》2009,(20):38-38
似可冀望,本次经济学诺奖能重新唤起国人对制度改革的重视,加强相关领域的研究,推动制度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经济学中的达尔文主义:背离与复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经济学中一个与主流范式截然相反的研究范式:重视整体和演进、寻求在过程中把握经济现象含义的达尔文主义。文章首先对经济学中的达尔文主义传统和牛顿主义传统做了简单的对比;其次,简要描述了达尔文主义及达尔文一凡勃伦范式的产生和理论要点;接着,文章描述了旧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对这一范式的背离、以及来自旧制度营垒的汉密尔顿及来自新制度营垒的诺斯对这一传统的部分复归,从而对百余年来的学术传承进行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勾画。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引入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同时结合我国近年来经济性制转轨的现实背景.以行为主体的有限理性和制度契约的不完备性为视角.从理论和现实角度分析了在我国当前阶段腐败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中短期重惩治与激励政策.长期以教育和监督为核心的建设惩防腐败体系的政策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摒弃了传统的制度是外生变量的假设,力图利用西方新古典经济学去分析制度的构成、运行和演化。并去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制度对经济的影响。由于制度经济学应用的广泛性和深入性,难以对其做到面面俱到的分析,本文将只通过该理论对公司委托代理关系和企业治理结构作初步探讨,并给出相应结论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新老制度经济学的思想起源及方法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老制度经济学思想起源的回顾,引出了新老制度经济学研究思路和方法论的比较问题。总的来看,老制度经济学着眼于经济社会整体,采用结构分析、整体分析,归纳和演化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而新制度经济学则注重于个体经济行为的研究,采用一般均衡和个体理性方法来分析经济问题。在与当时主流经济学的关系上,老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划清界限,而新制度经济学则在一定程度上修正、发展了新古典经济学。  相似文献   

17.
经济学是以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人作为其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的,因此经济学研究中应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充分理解人的动机、能力、人类行为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复杂性。目前,西方主流经济学对人的假说归根结底是对“经济人假说”(Hypothesis of Econemic Man)的看法,这一假说是当前仍居正统地位的主流经济学理论最核心的基础.对这一假说的修正、补充或重新理解.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本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文首次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野比较全面地分析了中国统计制度,通过与国际上通用统计规则的比较分析,揭示出我国非正式统计制度在坚持统计公益性、客观性、独立性、科学性、可靠性和尊重统计调查对象、尊重统计用户方面的制度优势和缺失,并依据统计法规对我国正式统计制度进行客观剖析,揭示出我国现行统计制度的不足,这对于改革我国统计调查体系,进而保障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世界经济学在中国仍然是稚嫩的.相比与以往,甚至是面临了更大的挑战。无心从研究内容、研究手段和工具、以及学科体系上看,都还存在着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与此同时.世纪之交世界经济变化中一些表现突出的新特征.却促动我们去思考能否再更进一步.跨越束缚传统学术视角的藩篱.将经济学、尤其是国际经济学中的最新理论成果兼纳并蓄,重新构建和丰富起对世界经济学科的研究框架。本文将在回顾世界经济学在中国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根据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内涵和相关经济学理论的新趋向,提出对于世界经济学研究方法、以及完整世界经济学科建设的一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会计准则进行解释,有利于从更宽广的视角.更深的层次把握会计准则的内涵,从而有利于会计准则的制定。文章主要以制度变迁等相关的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会计准则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多方位地理解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