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桂萍 《北方经贸》2011,(7):45+50-45,50
目前,我国名人代言虚假广告尚找不到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我国《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没有规定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氏事责任,《食品安全法》仅在食品领域规定了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责任,但在其他领域却没有规定在法律尚未修改的情况下,利用民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理念仍然可以使名人承担代言虚假广告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2.
民法以契约自由、过失责任、权利不可侵犯为基本原则。但随着经济社会复杂化,在环境保护领域,单纯运用这些原则有时会有失公正,所以矫正传统民法的这些原则是我们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3.
诚实信用原则是我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具有道德和法律的双重规范属性,是道德准则法律化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帝王条款",且其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高度一致,是建立平等、和谐、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的基本行为准则。最新颁布的《民法总则》也明确将诚信原则与平等原则等共同确立为其基本原则。文章从诚信原则的基本含义、其在法律中的体现等来评析其裁判功能。  相似文献   

4.
《商》2016,(10)
对于民法原则,是制定民法规则的基本来源,也是弥补民法规则不足和局限的重要方式,在有的时候,民法原则可以直接当做是法官判断个案的依据。民法原则和民法规则之间存在很强的联系,同时两者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此,本文就民法原则与民法规则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5.
刘文燕  刘丽明 《北方经贸》2009,(12):117-118
对于环境刑事诉讼立案管辖问题,目前我国法律并没有特殊规定,在应对环境犯罪时出现了违背回避制度,司法公正性受质疑、冲突解决机制不畅及司法工作人员缺少环境专业知识等问题。为此,设立专门立案管辖机关、选用专业的工作人员,可以更好地发挥刑事诉讼法律保护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法律体系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得到完善以及优化,民法可说是自由的王国,而司法自治是民法的最为基本的原则,但是民法保护的不只是个人的自由,也是人人的自由。在民法规范当中也多是体现自治性的规范,但是人们对强制性的规范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存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严格来说,强制性规范是通过公法采进行规范的,而强制性也是民法当中的最为主要的特征。该文则主要对民法的强制性规范进行分析。对其内容进行深刻的反思并加以优化,希望通过此次研究对实际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秋石 《商》2012,(11):106-106
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民事活动是民法基本原则的基本准则和最高的价值准则,也是构成民法的伦理准则,是民法的核心。学术界对民法的理解也逐渐变的理性化,认为民法的基本原则是平等的、公序良俗的、诚实信用的、禁止权利滥用的以及私法自治的原则。民法基本准则的司法适用是符合社会价值的,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的。但是,目前来看,我国的民法准则的适用是法官的立法,也就是说,法官如果滥用司法权力,那就会违背民法基本原则的真实目的和效果。由于法官自身对民法基本原则的使用是存在隐性和显性适用之分的,显性则体现在立法的基本原则,而隐性则是法官自由裁定的。因此,本文就民法基本原则的司法适用进行简要分析,从而实现法律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确定性与模糊性的统一结合。  相似文献   

8.
各国民法典对民法的调整对象的规定方式并不一致。我国应在将来的民法央中对民法的调整对象作出一般性规定,这是立法技术发展的表现,也是对我国长期以来民事立法实践经验的肯定。我国《民法通则》与《民法草案》关于民法调整对象的一般性规定,在语法及规定方式上均值得质疑。在将来的《民法典》中,应摒弃语法错误,对民法的调整对象应抽象为“民事关系”术语。为保持民法调整对象的开放性,应对其作概括式规定,而非列举式规定。同时,应在关于民法调整对象的一般务款中对民事主体也作出一般性规定,对其规定方式,也宜采概括式而非列举式。  相似文献   

9.
韦华 《中国电子商务》2012,(20):221-221
我国民法现代化以清末民初为开端,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除了确立自由、平等、秩序等现代民法精神,构建起当代民法制度的基本脉络之外,也曾出现过三大历史误区,观略我国百年民法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能够深悟道民法现代化的价值,展望民法现代化发展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0.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要旨是要求民事活动的当事人在行使权利及履行义务的过程中,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禁止权利滥用原则负载了“社会本位”权利观的价值,在民法上成为一般条款。基于法律基本原则的不确定性(模糊性)的特征,故设立权利失效原则实乃必要。本文以权利的本质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为分析出发点,阐述权利失效的构成及功能。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吁商品交易的安全性.社会的飞速变化对法律的规范功能提出挑战,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诚实信用原则作为规范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作为民法的一个基本原则.应运而生且作用日益重要。本文主要是将诚实信用与经济发展。公司制度相结合,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矿山资源的开发利用,既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前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地质环境问题。以国土资源部颁布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编制规范》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为原则,并结合实践经验,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评估方案,对于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作了综合探索。  相似文献   

13.
周星妤 《商业科技》2010,(23):104-104
相较于民法和刑法而言,经济法的基础原则并没有像这些部门法一样确定,原因在于没有相应的法典,无法明示出来。本文简要对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概念进行概述,在概述中引出经济法的三个基本原则,并对这三大原则从内涵和价值意义上做以分别论述。  相似文献   

14.
褚洪琨 《商业科技》2010,(19):108-108
相较于民法和刑法而言,经济法的基础原则并没有像这些部门法一样确定,原因在于没有相应的法典,无法明示出来。本文简要对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概念进行概述,在概述中引出经济法的三个基本原则,并对这三大原则从内涵和价值意义上做以分别论述。  相似文献   

15.
周星妤 《商场现代化》2010,(23):104-104
相较于民法和刑法而言,经济法的基础原则并没有像这些部门法一样确定,原因在于没有相应的法典,无法明示出来。本文简要对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概念进行概述,在概述中引出经济法的三个基本原则,并对这三大原则从内涵和价值意义上做以分别论述。  相似文献   

16.
褚洪琨 《商场现代化》2010,(19):108-108
相较于民法和刑法而言,经济法的基础原则并没有像这些部门法一样确定,原因在于没有相应的法典,无法明示出来。本文简要对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概念进行概述,在概述中引出经济法的三个基本原则,并对这三大原则从内涵和价值意义上做以分别论述。  相似文献   

17.
一种法律概念、法律原则(如合同自由)往往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但是任何法律概念和原则都不是不可跨越的鸿沟,都可以也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本文通过探求劳动法与民法基本原则之变异与关联,以求打开新思路,服务于法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公民环境权是现代法治国家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对环境权的保护和救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环境权保障的民法层面来看,就是要制定“绿色民法典”,即利用物权法原理解决自然资源立法问题;从宪法的国际层面来看,目前世界各国的环境权立法已经呈现出宪法化、公民权化和具体化的趋势。我国宪法中还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而且存在着宪法诉讼或违宪审查制度的缺憾,现有的《环境保护法》也早已不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亟需制定一部完整的环境保护基本法。  相似文献   

19.
王乔羽 《中国市场》2014,(12):134-135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关注的首要问题,我国已将加强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思路,面对国家环境保护的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深化环境审计工作。本文从生态文明的定义入手,进一步厘清生态文明与环境审计关系问题,分析了我国环境审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与生态文明观相适应的环境审计基本对策,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柏菊  罗佳 《商场现代化》2006,(22):34-35
环境与贸易的关系是近年来国际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环境保护对世贸组织(WTO)的贸易条款和基本原则产生了巨大冲击,WTO在既定的原则上适应环境的过程就是逐步被绿化的过程。本文分析了环境保护对世界贸易组织的冲击以及WTO在处理环境问题的困难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