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本文研究发现,中国开放式基金的业绩及资金流动的关系与成熟市场不同,呈现负相关且为凹形。这说明投资者的选择未能发挥"优胜劣汰"机制。面临赎回压力较大的是业绩良好的基金而不是业绩较差的基金。通过对中国14只偏股型开放式基金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影响投资者赎回的因素还包括收益的稳定性、分红、基金规模等因素。根据研究结果对基金管理者如何减少投资者的"反向选择"、维护基金长期持有人利益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宁  宋歌 《经济论坛》2009,(17):112-115
本文通过实证来研究我国开放式基金业绩对投资者申购和赎回行为的影响,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国外的研究成果,对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做出合理的解释。实证的结果表明,业绩增长是决定开放式基金申购和赎回的主要变量,业绩与开放式基金的申购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开放式基金作为一种高级投资工具,投资者可以根据业绩自由申购和赎回基金份额,一定的赎回压力可以激励基金管理人更好地管理基金,实现基金绩效和基金规模的良性循环。然而我国开放式基金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一种"异象",即业绩越好的基金越容易遭受巨额赎回。本文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对这种"赎回困惑"进行解释,进而寻找出解决这种困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覃金华  李玉龙  李永建 《经济视角》2012,(4):101-103,85
开放式基金作为一种集合投资理财模式,其所受的风险因素比较多。本文基于我国2007年第一季度到2010年第四季度的开放式基金样本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影响基金投资者赎回行为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开放式基金业绩对基金赎回的影响显著,基金规模与基金赎回负相关,而基金持股集中度与基金赎回成正相关,分红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赎回,上证指数收益率越高时开放式基金赎回越少,而开放式基金上一期的赎回与当期赎回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肖奎喜  杨义群 《经济论坛》2007,(14):125-127
一、引言 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交易(Linquidity Trading)是指基金的投资者与基金管理公司之间买卖基金的交易,包含基金的申购和赎回两个方面.关于开放式基金投资者的流动性交易行为对基金投资策略和基金业绩的影响,国外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基金业绩与资金流量:我国基金市场存在“赎回异象”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国内学者普遍使用基金短期(季度)回报率作为解释变量,基于平衡面板数据样本对我国基金"业绩—资金流量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得出我国基金市场存在"赎回异象"的结论。本文分别以基金中长期(年度)的原始回报率、市场模型及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调整后的回报率作为解释变量,运用固定效应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发现:基金滞后年度回报率对资金净流量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投资者总体上"追逐业绩"而非"反向选择","赎回异象"不过是一种假象。与此相关,本文还发现,与海外研究结论明显不同,我国明星基金不能获得超额的资金流入,投资者并不热衷于"追星"。最后,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实证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基金市场业绩激励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80年代以来开放式基金已经成为国际基金业的主流和发展方向,开放式基金的特点决定了投资者可以根据基金的业绩表现随时申购或赎回基金单位。我国推出开放式基金,不但是基金品种的创新,更代表了我国基金发展的方向。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又多了一种金融品种的选择,投资者  相似文献   

8.
林晟 《资本市场》2006,(8):21-21
<正>在目前的基金市场中,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都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看法,那就是基金规模适中最好。因为规模小的基金受投资者申购赎回的影响就大,容易使基金经理既定的投资策略不能贯彻执行,有时甚至不  相似文献   

9.
基金拆分是在保持投资者资产总值不变前提下,通过降低基金单位净值来实现"净值归一"。拆分过程中尽管理论上基金业绩及投资者利益保持不变,但在实践中却往往引起投资者大量申购,导致基金规模急剧扩大。对此,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进行研究,发现投资者大量申购拆分后的基金是因为名义价格幻觉产生的低净值偏好;管理者迎合并利用投资者这一价格幻觉来增加资金净流入。进一步研究表明,基金拆分后规模扩大是由于吸引了大量新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申购而造成的;长期来看,进行拆分的基金并不能给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因此,总体来说基金拆分是理性的管理者迎合并利用投资者非理性偏好来实现其自身利益的一种方式。本文所揭示的因市场参与者理性程度不同所造成的隐性侵害问题值得监管者关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行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2003年开放式基金大获全胜,其平均净值增长率超过了同期大盘指数(上证指数、深证指数)的涨幅,而且在大盘下跌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与此同时投资者却做出了逆向选择,基金遭遇巨额赎回。本文首次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行为进行探索性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1)基金业绩增长和赎回率负相关,但是会在净值跌破1元时发生突变;(2)分红金额、次数愈多愈可以有效抵制赎回;(3)从赎回率看基金品牌效应已经发生作用,大基金管理公司赎回率低;(4)赎回率和赎回费率不显著相关但是和基金类型显著相关;(5)基金集中度越高,机构户比重越大赎回率越低。文中运用面板数据、截面数据和合并数据的方法对结论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1.
赎回风险与流动性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磊 《资本市场》2003,(11):56-58
从2002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开放式基金普遍遭遇赎回,仅2003年一季度,已向投资者开放申购与赎回的17只开放式基金公布的总赎回额就近71亿份基金单位,其中个别基金甚至连续遭遇大额赎回……  相似文献   

12.
陈立民 《经济论坛》2005,(9):110-112
与封闭式基金相比,开放式基金的制度性优势在于引入申购和赎回机制,社会闲置资金得以源源不断地向管理规范、业绩稳定的优秀基金公司倾斜,实现基金规模与基金投资回报的良性循环。但这一循环运行是以基金销售渠道及时地传递有效的市场信息、提供便捷交易渠道和售后完备服务为前提的。由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仍是开放式基金销售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3.
陈磊  杨桂元 《技术经济》2010,29(11):110-114
本文首先介绍了前景理论,将研究期间分为业绩上涨和业绩下降两个阶段,对基金份额赎回的外部效应进行了推导,并将前景理论与外部效应结合分析了基金赎回的处置效应。提出3条假设,利用2007—2009年季度数据,建立基金赎回率与收益率、基金分红等因素之间的面板数据模型,对基金赎回的处置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基金业绩上涨时期还是下降阶段,基金的收益率与基金的赎回率呈显著负相关,特别是在基金业绩下降阶段,投资者选择了赎回基金份额,并没有体现出处置效应。最后,从稳定基金规模的角度出发,本文认为牛市中的净申购与熊市中的净赎回均不利于基金份额的稳定,会给基金的运作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社会责任投资基金的发展面临困境,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投资者选择行为角度进行剖析, 基于非平衡面板数据的静态和动态回归模型对社会责任投资基金业绩—资金流量关系以及与传统基金差异进行经验分析. 结果发现: (1) 社会责任投资基金与传统基金投资者在选择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 社会责任基金投资者对短期业绩敏感性相对较弱, 对长期业绩敏感性相对较强; (2) 社会责任基金长期业绩带来的超额资金流量来源于对绩优基金和绩劣基金的反应; (3) 传统基金投资者倾向于频繁换手基金, 而社会责任基金投资者倾向于长期持有相同的基金. 基于此, 本文提出了促进社会责任投资基金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杜霞 《时代经贸》2006,4(Z3):30
ETF即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s).它是以被动的方式管理、同时又可在交易所挂牌交易的开放式基金.对ETF基金份额,投资者可以像封闭式基金一样在交易所二级市场进行方便的交易.另外,它又可以像开放式基金一样申购、赎回.不同的是,它的申购是用一揽子股票换取ETF份额,赎回时也是换回一揽子股票而不是现金.  相似文献   

16.
论开放式基金的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鸿雁  段卫华 《经济论坛》2004,(20):110-111
所谓开放式基金(0pen-end Fund)是指基金份额总额不固定,基金份额可以在基金合同约定的时间和场所申购或者赎回的基金。  相似文献   

17.
基金分红是基金持续营销的重要途径.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尚不完善,开放武基金分红存在很多不规范、不合理的现象.本文立足于中国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市场,尝试从基金经营业绩和赎回压力的角度考察其对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分红决策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基金经营业绩和赎回压力均对基金是否分红以及分红规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市场信息 5月31日,华夏基金公告第三方支付业务正式开通,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开通第三方支付账户——"天天盈"账户,来申购、赎回华夏基金旗下基金产品。  相似文献   

19.
开放式基金“赎回困惑”: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雯  吴丽华 《生产力研究》2006,(2):83-84,127
行为金融学以投资者的有限理性作为前提假设,在解释金融市场的异常现象上比传统金融学更有说服力。与国外基金业相比,我国开放式基金存在“赎回困惑”现象:即随着基金业绩增长,赎回率不降反升;相反有些业绩比较差甚至亏损的基金的净赎回率却相对较低。文章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赎回困惑”现象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20.
李丽  郭峰 《经济论坛》2002,(16):13-13
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发行总额不固定,基金单位总数随时增减,投资者可以按基金的报价在国家规定的营业场所申购或赎回基金单位的一种基金。随着华安创新开放式基金、南方稳健成长开放式基金的面世,标志着我国开放式基金将走上真正的发展历程,也预示着我国证券市场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时期。但是这两只开放式基金的推出,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认购热潮,尤其是南方稳健成长开放式基金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发行规模,市场对开放式基金的认识更是褒贬不一。但我们认为开放式基金的冷销或许是好事,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同时我们有必要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