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幼林除草是造林绿化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促进苗木生长的主要措施之一。本文根据多年的使用经验,论述了化学除草剂在红松幼林抚育除草的优点、用量及时间。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了造林前整地、造林方法、造林树种的选择以幼林的抚育保护等造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营造云杉速生林主要掌握几项关键技术。一是优质苗木的繁育技术,包括种子处理和播种、苗木的冻害防治、立地条件的选择、育苗整地;二是造林技术;三是幼林抚育;四是透光抚育;五是生长抚育;六是常见病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当前的林业已经充分运用了现代的高科技手段,突破了传统的林业栽培技术。森林资源在现代林业的大环境下也发挥出了森林资源的内在价值,体现出了森林的多功能性。从全社会对森林资源的培养与保护大环境出发,已经发展到了开放型的林业。当前林业对人类的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目标的追求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森林的抚育管理,需要从幼林就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关注,现对幼林抚育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油茶的育苗栽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军 《民营科技》2011,(12):123+125-123,125
阐述油茶的发展前景,介绍油茶的形态特征、用途与生物学特性,总结油茶采种、育苗、造林、幼林抚育管理与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保证造林成活率,提高造林质量,其具体措施包括:造林整地要科学合理,苗木质量要保证,栽植要精细,浇水是关键以及幼林抚育要跟上等等。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油茶的育苗技术,包括播种育苗、插叶育苗和苗木嫁接育苗,并且从立地选择与整理、栽植、幼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油茶造林技术,供油茶育苗与造林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琨 《民营科技》2014,(2):232-232
我国虽然在保护森林方面作了许多的工作,便是我国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并未能因此而完全恢复,我国的森林保有量仍在持续下降。为使我国的森林资源后劲十足必须加强人工幼林的抚育与管护,以促进我国的森林资源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发展种植田林八渡笋,市场前景广阔,是田林有名的土特产,是当地主要出口产品之一。八渡笋肉厚肥嫩、清甜,美味可口,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绿色食品,深受人们青睐,曾是清王朝朝廷贡品,享有数百年盛誉。本文从田林区域位置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发展种植田林八渡笋的优势条件,重点介绍了八渡笋竹造林、幼林抚育、成林抚育的关键技术环节,对今后八渡笋产业种植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大面积纯林形成的原因及由此带来的生态问题,提出了调整林分树种组成的几项措施,包括:依据当地天然林的树种组成,配置造林树种;人工林天然化,对不同树种进行团块状、带状或根据地形进行不规则混交;补植造林,与原有天然更新树种混交,并进行封山育林;幼林抚育时要保留一定数量的非目的树种,丰富林分的物种多样性,增强森林的自控能力;成熟林实行块状择伐,保留天然更新幼树或补植与原有植被形成混交林。  相似文献   

11.
马建伟 《民营科技》2013,(11):221-221
森林营林生产技术是落实环境发展的重要途径,受很多自然环境制约,森林的生长受到很大影响,科学合理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能有效防止水流失: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能提高营林生产的质量和效率。现在影响营林生产工作的因素还很多,如管理模式落后、营林的生产不符合市场的需求还有人工造林质量差等,要想改变这些不足,必须对提高营林的生产管理水平,要尽量降低成本、努力提高树苗的质量、调整人工造林的培育方法、努力改善幼林的抚育手段等去真正改善营林质量,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主要阐述了当前抚育采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人工林抚育采伐作业的问题对策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旨在为提高人工林抚育采伐作业的水平而突出一些有价值的参孝意见.  相似文献   

13.
林业发展中幼龄抚育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营林为基础已成为我国林业发展的决策方针,而对中幼龄林抚育则是培育经营森林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技术手段.它贯穿森林发育的全过程,通过中幼龄林抚育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特别是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启动及生态林业的实施,使中幼龄林抚育这一培育经营措施显得更为重要.对林业发展中幼龄抚育的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陈腾福 《民营科技》2014,(3):120-120
论述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对未成林木进行抚育和管理的重要性,探讨对未成林木的抚育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贵州省黔西县石园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针对中龄针叶林、针叶近熟林、幼龄混交林、中龄混交林、幼龄阔叶林5个森林经营类型,采取了抚育采伐强度为9.4%的下层低强度采伐,通过63个100m2样圆调查,揭示了试验研究区马尾松人工林采伐后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标有所上升,森林由组成简单的人工林开始向复杂天然林发展;林分抚育采伐前和采伐后整体的分布格局均为较强聚集分布,体现了这种低强度的下层抚育调整,能保持林分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抚育间伐是森林抚育的主要方式,是指在未成熟的林分中,为了给保留木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而采伐部分林木的森林培育措施.抚育间伐对促进森林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间伐后合理的林相结构对徐州市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建设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就徐州市山林的林相结构调整,抚育间伐现状进行探讨,并针对间伐过程中存在问题及...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天然五味子的基本概况、抚育管理、利用价值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天然五味子的基本概况、抚育管理、利用价值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了迎春五号杨树的育苗技术、造林技术、杨树病虫害防治及透光抚育。  相似文献   

20.
采用样带网格调查法和分层株数法,研究了不同抚育强度下的人天混红松林群落演替趋势。结果表明:透光抚育群落中红松、五角槭和胡桃楸属于潜在进展种群,裂叶榆、青楷槭和花楷槭属于潜在稳定种群,而蒙古栎属于衰退种群。不同林分均呈现进展演替趋势,向阔叶红松林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