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份支付业务个人所得税会计核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份支付业务个人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亟待完善。本文对上市公司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非上市公司股票以及以现金结算等股份支付业务的个人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及会计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拟结合相关例子,说明在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会计处理过程中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例:东华公司从20×5年1月1日开始向5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00份股票期权,这些管理人员为公司服务满3年,即可以5元/股的价格购买本公司股票1000股,授予日的股票公允价值为9元/股。2007年年底,50名管理人员全部行权,当日股票的市价为15元/股,该公司股票面值为1元/股(假定管理人员均未离开公司)。  相似文献   

3.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出台为我国使用股权激励的企业提供了会计处理规范,但在其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本文以伊利股份应用该准则对其股票期权进行会计处理过程中出现的若干争议和问题为研究对象,对该准则在我国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出台为我国使用股权激励的企业提供了会计处理规范,但在其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本文以伊利股份应用该准则对其股票期权进行会计处理过程中出现的若干争议和问题为研究对象,对该准则在我国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拟结合相关例子,说明在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会计处理过程中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例:东华公司从20×5年1月1日开始向5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00份股票期权,这些管理人员为公司服务满3年,即可以5元/股的价格购买本公司股票1000股,授予日  相似文献   

6.
田凤欢 《财会通讯》2021,(5):97-101
近年来,我国A股上司公司授予核心员工限制性股票期权已成为一种主流的股权激励措施,上市公司通过给予员工股权激励增强员工的价值创造力和凝聚力,显著提升了企业的价值.2015年11月4日,我国财务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7号对限制性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本文拟结合现行的财税制度对限制性股票期权的会税处理进行梳理解读,并结合实务案例进行分析探讨,针对现行会计制度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自2007年1月1日开始实行以来,为我国企业核算以权益或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提供了依据。准则规定,对支付给雇员的权益性工具(股份或股票期权)应作为费用进行确认,对取得的服务以相关权益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对于以权益结算的股份  相似文献   

8.
杨有红  谢萍 《会计之友》2007,(18):76-78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大部分采用股票期权计划这一特点,为使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有助于提供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本文在评价《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有关股票期权会计规范的基础上,从股票期权公允价值的计量、股票期权的确认、为行权而回购股票的会计处理三个角度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杨有红  谢萍 《会计之友》2007,(6X):76-78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大部分采用股票期权计划这一特点,为使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有助于提供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本文在评价《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有关股票期权会计规范的基础上,从股票期权公允价值的计量、股票期权的确认、为行权而回购股票的会计处理三个角度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股份支付强度和股份支付方式是确定股份支付方案的两个重要因素,且对合约期企业的经营业绩有一定影响。本文选取我国2007~2012年实施的股份支付政策在合约期内的451家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结果表明,在合约期内,股份支付强度与经营业绩呈倒"U"形关系;与股票期权相比,限制性股票支付方式对经营业绩的影响系数更大更显著,并且两者间不存在显著的倒"U"形关系;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股份支付并不能显著改善经营业绩。上述结论可为我国上市公司确定股份支付方式和股份支付强度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1.
股份支付会计处理及披露的准确及规范性直接影响上市公司及首发企业的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本文选取31家科创板已过会企业以及8家A股其他板块上市或申报企业的共计39个企业的股权激励案例进行分析,在梳理A股资本市场股权激励概况基础上,结合目前股权激励会计处理中争议较多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相应处理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6年2月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以权益结算和以现金结算的两类股份支付分别规定了会计处理方法,并对其确认、计量都作了明确的要求,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从此开始有章可循。2005年12月31日,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于2006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的范围内实施;2006年9月30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  相似文献   

13.
武雷 《会计之友》2012,(1):86-90
在实务操作中,企业存在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与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会计和税务处理不同等问题。文章提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及行权日,按照当日的公允价值对股份期权的交易金额进行确认和调整的方法,使其真实、准确地反映职工行使股份期权所获得的利得,从而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净资产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
股票期权是上市公司进行员工激励的主要方式,是监管机构、投资者关注的重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规范了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原则,基于此,本文在会计准则的原则下对股票期权会计核算进行了实例分析,并对股票期权会计处理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准则,这一准则的出台规范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账务处理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但从《股份支付》准则在我国上市公司的执行情况来看,仍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会计实务者对权益结算股份支付和现金结算股份支付在处理上容易产生混淆为其中一大问题。本文通过具体案例来说明二者各自的账务处理并对其之间存在的异同进行总结并分析。  相似文献   

16.
现金结算股份支付会计处理改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毕铭悦 《财会月刊》2011,(19):36-37
2006年2月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以权益结算和以现金结算的两类股份支付分别规定了会计处理方法,并对其确认、计量都作了明确的要求,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从此开始有章可循。2005年12月31日,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于2006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的范围内实施;2006年9月30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这些法规的出台充分调动了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7.
赵芬 《企业导报》2010,(9):153-154
股份支付的交易对价与企业自身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密切相关,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巨大的经济影响。因此,借鉴国外经验和教训,应对股票期权的处理做出严格的规定,以降低企业管理层利用股票期权呈报虚假财务业绩、欺骗投资者的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18.
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所采取的三种主要方式之一,属于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本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对企业股权激励业务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分别不同的股票来源方式举例说明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伊虹 《财会月刊》2008,(11):71-71
股票期权激励是现代公司中与剩余索取权有关的一种制度安排,是公司所有者向经营者和其他方提供的一种在一定期限内按照某一既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该公司股份的权利。《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对股票期权的确认和计量作了规定。笔者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些规定有不同的看法。由于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受很多因素限制,我国现阶段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主要采用回购股份的形式,笔者通过回购股份进行职工期权激励的具体业务,对会计准则下股票期权激励的会计处理提出一点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20.
股份支付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应当以完整、有效的股份支付协议为基础。针对当前高管股权激励问题,本文以薪酬性股票期权为例,分析说明权益性公允价值的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