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思想的手段,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是社会约定俗成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而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英语的学习和教学中越来越表现出文化现象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性,要掌握两种语言就必须掌握两种文化.所以,文化的导入现在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对《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8》中显示的新词语分类和造词理据和来源等的分析,去探究现代汉语新词背后所蕴涵的丰富社会文化信息,反映出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的产物。一种语言的语词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生活密切相关,并且展望了新词的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既要熟悉英汉的文化内涵,又要掌握英汉文化知识,同时积极进行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4.
文化中最伟大的成就是人类的语言文字,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常常最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词汇涵义深深地打上了文化的烙印.文化对语言有重要的反构作用.中美语言词汇的指称差异表现了中美文化的差异,在词汇学习中导入文化背景及文化差异,更有利于语言文化的习得和掌握。  相似文献   

5.
《商》2015,(51)
传统英语教学长时间致力于单词、语法和句法结构的学习,以至于学生在多年英语学习后仍总是有交流问题。大部分学生由于过分注重语言形式而导致了语言的误用。这种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使英语学习者与英语国家的人之间产生了巨大的文化鸿沟。事实上,学好英语并不仅仅指掌握语言其本身,更重要的是领会语言背后的文化意义。语言教学应当与文化教学相结合。本文强调了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并陈述了文化教学的内容以及方法。这篇文章不仅有利于解决现今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脱节的问题,对学生个人的成长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英语教学不是单纯的语言教学,文化在其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加强对语言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内涵的了解,不仅可以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7.
学习语言必须要学习其文化,不了解一种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就不能真正掌握这种语言。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因而在交际中存在很多差异。文化差异给英语学习者带来很大困扰,由于不了解交际对方文化而使交际受阻,甚至失败的情况十分常见。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尤其是体育院校学生学习英语的意愿不强,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时文化导入就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周盛 《商》2014,(48):232-232
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新文化有着旧文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推动着各种文化的更新与改革,这是机遇也是挑战。文化多元化、教育国际化、交流国际化等新潮让新文化这一现代之星散发出无限光芒。英语作为语言交往工具和文化传播的中介。也要求着英语教学需与时俱进,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本文试从英语的价值出发,就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张旸 《品牌》2014,(10)
人类的文化是伴随着语言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与此同时,文化为语言创造了丰富的的表达环境和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的外语学习者面临着这样一个挑战,如何在语言学习中融入西方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流中具备多元文化的包容性,这将是本文要探讨的主题。本文将探讨文化元素融入语言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探讨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应该掌握哪些文化主题元素。语言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能够在跨文化交流环境中,进行有效的沟通。这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语言学习者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所以语言的学习,与学习这种语言背后所代表的文化是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能被称为"文化"的事物是不多,而计算机则被公认为是可称为"文化"的,这说明计算机将和"语言文化"一样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计算机文化建设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大学生对计算机理论、技能的掌握,形成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各种品质。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     
《中国海关》2012,(1):78-79
步入新加坡,就步入了舒适和愉悦。这是一个汇聚了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和西方文化元素的多元社会,大多数人至少掌握两种语言。生活内容丰富多彩,绝不会让人感到无聊。这是一个文雅洁净、井井有条的社会,在这里看不到污染和贫穷,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整洁和健康,铁路交通非常准时,秩序感无处不在。这也是一座舒适的城市。吃饭和购物是当地人的两大消遣。这里有数以千计的小吃城,能满足各式各样的口腹之欲。至于购物,满大街的商场都在出售顶级名牌,价格十分合理。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的交际功能也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是成功的交际仅靠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文化知识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在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引入文化知识是英语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通过学习文化知识,学生的文化素质自然会大大提高.英语教学应该承担起文化素质教育的重任.  相似文献   

13.
一条好的广告,它不仅仅是广而告之,也不应只是信息传递.应该说它是语言的精华.是一种文化.甚至说,是语言文化的载体。在当代社会.它不仅承传了历史.更表现为一种新的文化模式,丰富和创造了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告创作实际上就是文化的复制、描述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沟通感情的媒介,而习语是语言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堪称语言之精华,负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探究英汉习语所折射的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有助于语言学习者了解英汉语言文化价值观念体系,从而真正理解和掌握语言。本文从英汉习语对比研究的现实意义入手,通过列举英汉习语表达中存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分析其反映出的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语言文字作为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和文明的表现形式,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和象征,是构成民族精神的基本元素。语言文化形式及其发展历史是人类历史演进的组成部分和缩影。每一个民族,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并且都带有本民族发展的印记。俄汉两种语言就其产生和发展而言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与各自的文化背景有  相似文献   

16.
章淑君 《广告大观》2006,(4S):136-137
在现代社会,广告不仅是一种商业行为,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现代广告在传达商品信息、引导消费的同时,还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传播特定的价值和观念。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俗称“五常”)作为我国传统伦理文化的核心,至今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很大影响,既为现代广告创意提供深厚的土壤,也影响制约着广告的创意和表现。  相似文献   

17.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教授,而且更应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语际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传递。文化在翻译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正如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所说,要真正出色的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  相似文献   

19.
地域环境的不同产生了中西两种截然不同的灿烂文化,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作者通过对“颜色”、“人”两个词汇的分析展开了对两种文化的探讨,不失为一种比较有价值的通道。本文是一个很好的命题,很值得大家商榷、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我看来,未来的商战必将是一场“文化大战”。而“文化大战”的主角则是一大批儒商。对于新一代的儒商而言:企业社会责任实在是“企业”的一个基因;所谓实践企业社会责任,乃是他们的一种情怀和使命,而不是出于一种经营上的考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