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近50年来金融理论与金融实践的突破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然而,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也导致了全球金融机构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金融风险。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是商业银行有效防范风险,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手段,也是确保银行稳健运行的内因。本文根据农村合作银行N支行的实际情况,在国有商业银行二级分行内部控制系统设计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索,希望能够对他行内部控制系统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为国际业务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也在不断拓展,但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起步较晚,相对于外资银行尚未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在业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潜在风险.因此,深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实施科学的风险管理和风险治理,有利于创建符合我国国际贸易发展需求的金融风险管控体系,促使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3.
焦量  卫青 《经济论坛》2010,(8):123-125
随着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各种新的金融风险也随之产生,威胁着银行业的安全和发展。完善的银行内部控制是抵御各类风险的有效机制。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发展轨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内控应遵循的原则、内控体系的构建以及主要业务的内部控制等方面入手,对如何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合理有效的金融风险评估对于防范与控制国际供应链金融风险至关重要。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通过对天津20家涉外企业访谈及文献梳理,从宏观经济、国际供应链关系、第三方物流企业、商业银行四方面提出28个国际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指标。研究发现,相比描述企业间关系的国际供应链关系风险指标,外部环境的宏观经济指标,如宏观经济环境风险、政府政策风险、东道国社会风险在金融风险评价体系中更为重要;而第三方物流企业风险与商业银行风险在金融风险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较弱。  相似文献   

5.
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金融业的稳健运行姚建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银行资产安全和经济效益提高,防范金融风险已受到银行决策者的普遍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将越来越发挥着主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加入WTO、银行业全面开放的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现有的经营状况和改革思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冲击和挑战,因此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势在必行,这就促使了商业银行风险审计的悄然发展.本文通过对国际银行风险审计的发展与国内现状的反思,看到了商业银行风险审计在国内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目前随着我国银行会计面临的风险日趋多样化、扩大化,如何加强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成了当前金融风险防范工作的重中之重.现代银行会计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风险点,承受着各种各样严峻的考验.如何有效防范银行会计风险.已成为搞好商业银行经营,保持我国金融稳定的重大课题.银行会计风险的控制问题,对于保证整个社会资金活动的正常运行,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探讨了银行会计风险的问题,并提出了强化会计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而我国商业银行因其自身制度和监管模式尚不完善,更容易遭受风险的挑战。如何加强银行会计风险管理、积极应对会计风险是减少资金损失、降低案件发生率的重要环节,是加强银行内部控制、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罗建 《财经科学》2002,(6):42-45
章运用资本市场中流行的风险-收益对应理念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并购中应注意和借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商业银行并购中的风险-收益理念,提出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并购中应树立风险-收益对应理念,以利于推动国有商业银行并购的市场化,降低国有商业银行并购风险。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金融发展的主体之一,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引发各界关注。在新形势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和未来走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商业银行防控金融风险的建议,对于更好地促进金融市场发展,帮助颇大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我国商业银行深化股份制改革后,经历了GDP高速增长背景下业务发展的黄金10年,各项经营指标快速接近和赶超国际同业。然而随着经济增速的逐步放缓,一些资产质量和风险控制领域的潜在问题开始逐步显现。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如何?面临哪些风险和挑战?这些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王宗军  邓子文 《经济师》2005,(3):239-240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 ,我国商业银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 ,银行风险控制正逐步上升为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之一 ,建立并且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系统势在必行。文章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原因和风险控制的现状 ,重点阐述了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李书杰 《经济师》2011,(6):197-198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水平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仍旧落后于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使之演变成"风险木桶"中最短的那根,严重影响着金融风险总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我国操作风险管理水平不高的背景下,如何完善操作风险管理手段已经成为国内商业银行业的当务之急。齐鲁银行操作不力导致的巨额骗贷案,说明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仍然居高、前景不容乐观,今后还需加强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进行多方管制和防范。  相似文献   

13.
国有商业银行信息化战略与内部控制绩效相关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信息化是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特征,信息化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与经营环境.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认为,商业银行的本质活动在于风险控制,而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在风险控制过程中具有枢纽性的主导作用.由于银行电子化的"双刃剑"效应,国有商业银行的信息化战略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时段效应和地域效应.根据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前沿性数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可以有效地揭示出国有商业银行信息化战略在内部控制绩效提升过程中的微观路径机理,从而为国有商业银行提高风险规避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提供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4.
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其面临的风险比上市前要大很多,所以如何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机制,充分发挥其职能,从而维持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主要风险,并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会计作为"过程的控制"的管理工具,任何金融风险都要通过会计实现,因此应将会计风险防范工作渗透至整个会计核算过程,堵住商业银行业务风险的漏洞,对我们从档案管理、制度保证、人员素质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本文从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入手,探求解决银行会计风险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长青  刘杰 《经济师》2000,(6):52-52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活动的核心 ,其风险是无法避免的 ,我们能够做到的是充分认识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性 ,了解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 ,掌握在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依此制定相应的对策和办法 ,做到防患于未然 ,将发生风险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当前在金融安全是被提到经济安全、国家安全高度的特殊历史时期 ,因此 ,对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分析及其控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表现的新特点1、商业银行的业务风险表现出复杂化的趋势。传统体制下商业银行的业务风险主要集中在资产业务上。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商业银行的信…  相似文献   

17.
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不断向全球蔓延,各大投行在短时间内崩溃不能不引起我们对银行风险的关切,而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也将与日俱增。未来商业银行的竞争,其核心是风险管理水平的竞争。如何防范和控制新的金融风险产生,及早化解已经形成的金融风险,及在与跨国银行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葛岚 《经济论坛》1999,(16):37-37
众所周知,国内金融风险突出表现在银行业尤其是商业银行业的风险上。国内对商业银行风险问题已有较多的论述,本文将不作系统论述,仅从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角度来阐述商业银行风险及其防范。一、商业银行风险实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筹措资金、支持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同时银行也实现了自身规模的扩大。但国有商业银行处于一个非市场因素相当多的经济环境中,使得国有银行承担着大量的政策性任务和许多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对处在低效运转下的国有企业的贷款支持,使国有商业运营中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9.
戴政 《江南论坛》2003,(2):44-45
我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使部分改革成本转移到国有商业银行,增加了银行风险的累积;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的不足,更增加了银行风险的累积。消化、控制、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当前乃至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提高银行风险管理特别是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低效的成因及模式重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孙涛 《财经科学》2007,(2):7-14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产生多是由内部控制低效造成,而内部控制低效又源于控制模式的不规范.因此,研究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探索提高内部控制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低效成因的基础上,根据COSO报告和ERM的要求,构建了要素式动态控制的立体模式,并对这一模式的构成及其运行方式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商业银行规范内部控制行为和降低金融风险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