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农户高储蓄的原因,农户投资、农户融资和农户金融抑制成因等角度,对我国农户金融方面的相关文献做出归纳和总结,旨在对中国农户金融问题研究的发展状况做一个系统的整理,为研究中国农户金融问题提供相关文献帮助。  相似文献   

2.
供给型金融抑制现象在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尤其是1993年以来,以盈利最人化为经营目标的金融体制改革推行之后,现有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出现了功能性缺陷,导致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中获得贷款。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利用信号传递理论解决农户金融抑制的新视角。通过把农户收入结构、农地租赁抵押权、个人信誉和联合信誉等一些非传统抵押品作为经济信号引入贷款合约,可以有效提高农村信贷资金的供给能力,提高农户金融市场效率,部分缓解农户金融抑制程度。  相似文献   

4.
以南京市汤泉镇三泉社区作为调查对象,试图从不同类型农户的借贷需求及满足情况这一微观角度了解农户金融需求和农村金融供给的一般状况.调查发现农户借贷需求很大,存在多方面的借贷需求,而且不同类型农户对于不同方面的借贷需求也有差异性,无论是正规金融供给还是非正规金融供给都不能满足这种多方面的需求,并且正规金融机构对不同类型的农户金融供给也存在一定不合理的选择性,对此笔者认为金融供给要有全面性、普惠性和可持续性,从而建立一个有多种金融供给主体广泛参与、分工有序、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新体系.  相似文献   

5.
以南京市汤泉镇三泉社区作为调查对象,试图从不同类型农户的借贷需求及满足情况这一微观角度了解农户金融需求和农村金融供给的一般状况。调查发现农户借贷需求很大,存在多方面的借贷需求,而且不同类型农户对于不同方面的借贷需求也有差异性,无论是正规金融供给还是非正规金融供给都不能满足这种多方面的需求,并且正规金融机构对不同类型的农户金融供给也存在一定不合理的选择性,对此笔者认为金融供给要有全面性、普惠性和可持续性,从而建立一个有多种金融供给主体广泛参与、分工有序、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新体系。  相似文献   

6.
基于制度经济学的我国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和农村企业的存、贷款金融需求具有多层次差异性、高成本与高风险、季节性和时间性及需求多元化等四个方面的特征.应从金融供给层次化,加快发展农村保险市场和非正规金融市场等三方面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京郊农户金融需求现状调查了解到:农户借贷需求呈现出以家庭消费为主的多元性特征,但需求结构严重失衡,如在整体资金需求中消费性资金需求比例偏高、在消费性资金需求中盖房子资金需求比例过高等。对此,我们分析认为,要辩证看待正规金融信贷供给与农户借贷需求的错位现象;并且,农户信用观念高度非商业化,严重滞后于时代发展,其风险承受能力亦较低;同时,过高的资金自给率与极强的金融需求并存---农户金融在抑制中发展着。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河北省唐山、石家庄、承德、沧州四个市573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从农户借贷规模、借贷次数、借款用途和借贷频率等方面分析了农户的金融需求特征,从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水平、借贷的交易成本等方面分析了农户对农村信用社的满意程度.分析显示,农户对农村信用社的金融需求意愿强烈,但是存在金融抑制,农户对农村信用社满意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前农户借贷行为备受关注,本文以河南省两个市县的农户调查资料为例,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视角,分析了当前农户融资现状和影响农户金融需求的因素,以及文化程度、土地规模、农户类型和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并给予制度性建议,以期农户能将如愿获取的信贷资金用于发展农业,助推该地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户金融抑制及其福利损失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本文运用biprobit模型和match模型,采用3000个农户的微观数据,计量分析了农户金融抑制的程度及其福利损失的大小。研究发现,农户金融抑制的程度为70.92%;由于金融抑制,所有样本农户平均所损失的纯收入、净经营收入、消费性支出和非土地性资产分别为9.43%、15.43%、15.57%和14.58%,直接受到金融抑制的样本农户平均所损失的纯收入、净经营收入、消费性支出和非土地性资产分别为9.55%、16.83%、16.46%和14.70%;土地面积、教育和医疗费用支出,对农户资金需求具有正的显著影响,金融资产余额对农户资金需求具有负的显著影响,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受教育水平、交通条件和地理位置对农户资金需求的影响不显著;土地面积、受教育程度、地理位置和“关系”对资金供给具有正的显著影响,固定资产总值、交通条件对资金供给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叶开宗 《当代经济》2010,(10):34-35
由于长期受到政府"抑制"的作用,我国农村金融结构体系不合理,发展滞后,已难以服务和满足于"三农"的发展需要.面对当前"三农"发展新形势,我国主要面临"供给型"金融抑制.于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前景将主要在于金融机构体系的合理构建和金融服务的完善创新.构建一个真正服务"三农"的金融组织体系,既是服务于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有效机制,也是缓解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是使农村金融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农户金融需求的约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农户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于整个金融领域已是不争的事实。农户作为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主体,金融需求之所以得不到满足,除了受自身约束外,还面临着市场约束、信息约束、信贷约束和制度性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该文在城乡统筹背景下,从农村金融服务对象的视角,以问卷调研的方式,分析了益阳桃江农户对城乡统筹与金融互动发展的认知程度以及对金融服务需求的特征,探讨了完善金融服务,满足农户金融需求,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与金融支持良性互动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探讨金融市场化改革进程如何影响农户的信贷获得。利用1999—2009年的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本文从资金配置效率、金融机构行为等多个角度刻画我国金融市场化进程,发现金融市场化显著降低了农户从正规金融部门的信贷获得。从不同的贷款用途看,金融市场化主要降低了生产贷款中的农业生产贷款,对生活贷款则没有显著影响。本文进一步从产业发展的视角进行剖析,发现金融市场化对农户正规信贷的抑制程度受产业投资机会的影响。农户所在地区的农业投资机会越大,正规贷款受抑制程度越低;反之工业投资机会越大,正规贷款受抑制程度越高,说明金融市场化对农户信贷的抑制来源于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之间的资金转移。  相似文献   

15.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必须努力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于农户微观视角,通过农户问卷调查,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农户金融需求变化及其行为特征问题,分析农村金融供给现状及差距,探讨和构建适合新时期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发展机制,对促进江苏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向玉冰 《经济论坛》2022,(2):113-119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户大量资金需求释放出来,但又面临抵押物缺乏的困境,信用贷款的关键作用亟需发挥.金融科技降低发放信用贷款的成本,提高借款人违约的惩罚成本,并通过鲶鱼效应刺激农村金融机构发放信用贷款.通过对比传统金融环境和金融科技环境下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发放信用贷款的博弈情况可知:在传统金融环境下,农户的违约成本低,违约可获得更大的收益,金融机构的最优策略是不发放贷款;在金融科技环境下,(农村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农户履约)就是唯一的最优解.因此提出了要持续完善"金融科技+农村信用体系"等建议,以促进农户信用贷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小额贷款面临信贷产品单一、无法向市场化利率靠拢且无法有效化解信贷风险的窘境,这主要是农户预防健康医疗等风险的保障性需求并未获得足够重视,故无法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进而刺激生产与相关信贷。因此,本研究首先讨论保障性需求对生产与信贷的基础性作用,在此基础上设计一款信贷产品来满足农户保障性的需求,同时也降低了信贷机构所面临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迅猛,农村金融需求日益扩大。同时,农村金融改革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农村金融组织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农村资金依然大量外流,农户和乡镇企业依然面临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约束。这就为农村非正规金融提供了生存空间。拟从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视角,探析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冬冬  卞浩 《时代经贸》2011,(6):186-187
我国的农村金融可以分为正规金融、非正股金融和准正规金融三个类别,在有正规金融的情况下农户为什么要选择非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存在的理由和作用又是什么?本文从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关系和非正规金融地位以及作用等方面阐述了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农村金融可以分为正规金融、非正股金融和准正规金融三个类别,在有正规金融的情况下农户为什么要选择非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存在的理由和作用又是什么?本文从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关系和非正规金融地位以及作用等方面阐述了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