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拍卖》2010,(1):8-8
中拍协召开2009年形势分析会 1月14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形势分析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交流了当前我国拍卖业面临的形势及应对策略。上海拍卖企业主动打出"联合牌" 2月20日,上拍协全体会员大会讨论通过了《关于联合招商联合拍卖的规则》以及《关于受理委托拍卖中保证金和竞标问题的若干规定》。"联合拍卖",旨在为会员服务,实现行业内共赢。改造上海拍卖协会网站,使其成为上海拍卖业联合协作的窗口。  相似文献   

2.
拍卖业已开始进入比较稳定和趋向成熟阶段。但是,拍卖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还不完县,存在着市场秩序不健全、行为不规范和企业规模小、人员素质低等问题。针对拍卖业的存在问题,各级政府应对拍卖业的发展给予扶持、明确部门职责、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以推进拍卖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霄 《中国拍卖》2012,(8):22-24
自2012年1月1日起.先后有国家标准《拍卖企业的等级评估与等级划分》和行业标准《拍卖术语》、《拍卖师操作规范》、《机动车拍卖规程》、《不动产拍卖规程》等五项拍卖业标准正式实施.2012年可谓是行业标准年。  相似文献   

4.
拍卖业已开始进入比较稳定和趋向成熟阶段.但是,拍卖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还不完善,存在着市场秩序不健全、行为不规范和企业规模小、人员素质低等问题.针对拍卖业的存在问题,各级政府应对拍卖业的发展给予扶持、明确部门职责、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以推进拍卖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全国拍卖业的监督管理部门与拍卖行业协会的职能混淆为了规范拍卖行为,维护拍卖秩序,保护拍卖活动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拍卖法》中规定:国务院负责管理拍卖业的部门对全国拍卖业实施监督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拍卖业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拍卖业实施监督管理;拍卖行业协会是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法人,是拍卖业的自律性组织。拍卖行业协会依照本法并根据章程,对拍卖企业和拍卖师进行监督。《拍卖法》中的这两条规定已经明确了政府的行业管理部门与拍卖行业协会的法定职能。但是,在…  相似文献   

6.
《中国拍卖》2013,(5):74-75
构建拍卖业诚信体系,全面加强行业自律。近年来,吉林省拍卖业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即有外部的因素,更有内部的原因,行业内违法乱纪问题的存在,不但损害企业和行业的社会形象,而且给其他部门和行业抢夺拍卖业资源提供了口实。2012年,吉林省拍协下大力气抓了构建拍卖业诚信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工作。一是制定了《吉林省拍卖行业自律公约》,共有100多家企业签署了((自律公约》:二是开展了整顿拍卖交易秩序及选举吉林省明星和优秀拍卖企业评选活动。三是下发了《关于印发〈关于整顿拍卖交易秩序促进全省拍卖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全省拍卖交易秩序进行整顿,整顿的重点是拍卖企业主体资质、拍卖交易行为和拍卖活动中的行为。整顿的时间从2012年3月1日开始,8月底结束,  相似文献   

7.
行业要闻     
《中国拍卖》2010,(2):2-3
行业《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国内贸易行业标准正式发布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09[121]号文件对《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SB/T10538-2009)等23项国内贸易行业标准给予公布,并将于2010年7月1日正式实施。《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是我国拍卖行业颁布的第一部标准,标志着中国拍卖业标准化工作的正式启动,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将在行业内外大力宣传,组织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认真贯彻实施标准,培育标准化示范企业,构建标准化行业氛围,使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为拍卖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中国拍卖》2013,(2):20-20
一、为提高我国拍卖业的整体实力,引导拍卖企业提升拍卖服务质量和综合能力,促进拍卖业健康发展,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拍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和国家标准《拍卖企业的等级评估与等级划分》(GB/T27968—2011)开展拍卖企业等级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拍卖》2011,(8):18-21
《中国拍卖业2011年上半年经营情况报告》已于2011年7月出炉。报告首先从宏观经济角度入手,阐述了上半年在国民经济增长,政府大力支持背景下中国拍卖业经营的增长趋势,接着通过一系列详实的数据从拍卖业基本情况、经营特点、所面临的问题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上半年中国拍卖业经营在整体增长的趋势下,拍卖标的、委托来源都发生了明显的结构性变化,其中拍卖标的中房地产拍卖占比为27.28%,比2010年上半年下降了10.64个百分点;而文物艺术品拍卖占比增幅较大;委托结构中传统业务比重呈下降趋势;其他机构和个人委托拍卖的所占比例较去年同期略有上涨。最后报告作出总结,认为目前中国拍卖行业应将开拓新的业务空间、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和提高社会委托业务成交比例作为经营发展的重点,对中国拍卖业的长远发展具有启示性的作用。本期全文刊登《报告》,供读者参考学习  相似文献   

10.
《中国拍卖》2013,(6):31-31
《中国拍卖》:您如何看待《拍卖企业的等级评估与等级划分》国家标准的出台与实施,对于等级评估工作还有哪些建议? 杨雪云:该国家标准为评估拍卖企业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全面、系统、科学的评判指标.兼顾拍卖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契合实际,很多拍卖界同仁对国家标准表示认同和支持。该标准对我国拍卖行业的影响巨大.为提高我国拍卖业整体实力,引导拍卖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和综合能力,促进拍卖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它非常有效地整合了拍卖行业的优质资源.引导拍卖企业的发展方向.拍卖企业也从中获得了正能量。希望等级评估的宣传力度更大一点,扩大社会各界对评估结果的认知。  相似文献   

11.
《中国拍卖》2008,(5):24-25
2006年是中国拍卖业恢复2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颁布实施10周年的特殊年份。为进一步增强拍卖人的行业认同和凝聚力,提高拍卖业的社会认知度,促进中国拍卖业的健康规范发展,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举办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二十年回首喜撰《中国拍卖20年》1986年,国营广州拍卖行成立,标志着建国后一度中断的拍卖业开  相似文献   

12.
左大鹏 《江苏商论》2005,(11):10-12
随着《拍卖法》和《拍卖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陆续颁布实施,拍卖业面临着重要的发展契机。然而,在价高者得规则的作用下出现的成交天价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使人们对拍卖方式产生质疑。本文探讨了价高者得规则的基本内涵、原理,并审慎指出贯彻价高者得规则的同时,拍卖公共资源等时要采取有效机制挤掉价格泡沫,追求理性价格。  相似文献   

13.
《中国拍卖》2013,(3):48-49
2012年,各种直接影响拍卖市场的政策法规的出台对拍卖业给予了很大的考验.新疆区拍卖业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下应对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中国拍卖》2012,(6):18-18
2012年的宣传工作将围绕艺术品拍卖知识普及做好第二届服务宣传周.倡导“从业者诚信经营、收藏者理性参与”:以《机动车拍卖规程》为主轴,开展5项新标准在业外的新闻宣传活动.努力改变社会公众的认识偏差,树立拍卖业的清新、正面形象  相似文献   

15.
行业     
《中国拍卖》2012,(4):6-6
《拍卖师操作规范》等三项行业标准正式批准发布 3月23日.商务部公告发布60项国内贸易行业标准。其中,《拍卖师操作规范》、《不动产拍卖规程》和《机动车拍卖规程》等三项拍卖行业标准正式获准发布,并将于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以上三项标准由全国拍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66)归口,由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浙江省拍卖行业...  相似文献   

16.
欧阳 《中国拍卖》2009,(7):14-15
5月,中拍协发布了《拍卖行业2009年第一季度经营统计数据报告》,根据对全国3507家拍卖企业的统计,2009年一季度,各地拍卖业绩继续普遍下行,但总体向下之中,各地的具体情况又有所不同。本文对上海、四川、黑龙江为代表的东部和中西部省市经营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通过数据分析对国内拍卖业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同特点有一个较清晰的展示  相似文献   

17.
《中国拍卖》2017,(1):31-31
本刊讯拍卖行业年度十大事件发布工作至今已开展7年,在行业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历年发布的年度十大事件体现了行业发展的脉搏,激励了行业继续进取,扩大了社会对拍卖业的认知。“2016年度拍卖业十大事件”评选由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主办、《中国拍卖》杂志社承办,将继续坚持“公开、客观”的原则,由行业内外共同投票,评选出2016年拍卖...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拍卖业虽然获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着拍卖理论研究滞后、法律法规不完善、拍卖人员素质不高、拍卖协会权威不够、政府部门职责定位不明和市场内力不足等诸多问题,而及时正确地解决以上问题,则正是我国拍卖业谋求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据商务部、中拍协发布的全国拍卖业2011年上半年经营统计报告:1~6月全国拍卖业实现成交额3029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房地产、土地使用权拍卖额2323.27亿元,占总成交额76.69%;文物艺术品拍卖额283亿元,占9.35%;机动车15.84亿.  相似文献   

20.
李宇龙  程凯 《财贸研究》1998,9(1):68-71
<正> 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必然产物的拍卖市场,于1988年11月重返中国经济舞台。十年来,特别是199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公物处理实行公开拍卖的通知》颁布以后,中国拍卖业迅速发展。截止到1996年底,拍卖企业已近千家,拍卖年成交额突破100亿元人民币大关,已初步显示出繁荣流通体制、推动国企改革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