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菡 《民营科技》2013,(9):57-57
区域旅游的开发已成为当前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热点。现从旅游产品设计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川南旅游区开发的现状,根据川南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情况,对川南旅游产品类型设计提出了初步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于彦  王为农 《活力》2011,(14):95-95
贯彻落实发展战略,应发挥资源优势,开发“百里生态长廊”中农业旅游,建设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区,发展观光休闲种植业、立体农业、水产业,开发旅游线路,建设农家乐等农事体验区,加强旅游区管理等,促进“一江居中,两岸繁荣”。  相似文献   

3.
河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80年代中期,河南借鉴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开发并形成了一些有影响的乡村旅游区,但是,与国内其他大城市郊区的乡村旅游发展相似,河南的乡村旅游也呈现明显的初级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南岳建区21年来,全区人才资源开发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支规模较大、门类较全、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的人才队伍已经初步形成,人才市场日趋活跃,人事工作融入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循环。但是,从南岳旅游区发展的长远趋势看,特别是面对国内外白热化的旅游竞争,我区现有人才资源状况远不能满足建设国内外知名旅游区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人才结构不优,行业分布不均,旅游策划、营销、宣传人才紧缺,人才流失严重等。旅游的实质是一种文化的张扬,旅游区竞争的实质还是人才的竞争。为了在人才竞争中取胜,首先,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人才开发要坚持为本…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温点旅游区效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探索了对温点旅游区产生影响的相关理论,寻找影响温点旅游区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以求对温点旅游区的发展提供可行性指导。  相似文献   

6.
牟红  杨梅 《企业经济》2003,(7):70-71
旅游区的主题形象,是旅游开发的脉络,是影响旅游项目聚集人气的关键。而旅游区主题形象的产生则源自物资和文化生活所形成的消费需求。本文对旅游区主题形象策划构思路线进行了探讨,以求“主题策划指定江山,形象品牌激荡人心”。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经济的旅游方式,汽车露营旅游实际上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使人们能够享受自然,与家人共度美好时光。国外汽车露营旅游发展多年,并已形成了成熟的模式,而我国的汽车露营旅游发展时间较短,尚未形成规模。借鉴国外汽车露营旅游区的发展规划经验便成为促进我国汽车露营旅游区良好发展的重要渠道。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国外汽车露营旅游区的规划要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探讨与借鉴,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汽车露营旅游区建设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8.
系统、科学的区域节事活动对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在节事旅游竞争加剧的今天,区域节事活动如何更好地发挥整体效应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采用旅游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法和旅游资源规划法,以宜春地区为例,探讨地方节事旅游资源系统开发问题。研究发现,一个地方的节事资源开发应该分节点、有计划地进行,避免蜂拥而上;地方节事资源整合应当进行分区整合、资源分类配置及线路统筹。就分区而言,宜春地区可分为城市新兴节事旅游区、地方物产节庆旅游区、民俗风情节庆旅游区、体育休闲节庆旅游区;就线路而言,可依据各自特色分别规划出修身养性禅宗游线路、民俗风情体验游线路和绿色美食尝鲜游线路3条特色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9.
沙坡头南岸绿洲半岛位于宁夏沙坡头旅游区黄河南岸,是九曲黄河中一个人文地理极其独特的半岛,策划总面积约为7.5万平米,黄河由西向东呈"U"字形290°环绕而过。沙坡头旅游区是老牌的4A级景区,也是首批通过5A级评审的景区,在沙漠旅游开发领域处于全国领先的位置。在经过以"玩沙"为核心产品主题的高速发展阶段后,因产品结构单一,旅游产品的灵魂(即景区文化、文脉)挖掘深度不够,旅游区已经进入"旅游地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0.
森林生态旅游面临着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森林生态旅游区环境系统失调、森林生态旅游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森林生态旅游必须强调以生态效益为前提,以经济效益为依据,以社会效益为目的,力求达到三者结合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以此来保护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使森林生态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相似文献   

1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经济总量不断增长,旅游产业地位逐步提升,旅游产业已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旅游市场受到巨大冲击。由此,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旅游产业复苏成为当下旅游产业发展最重要的现实需求。面对新的发展环境,我国旅游产业在发展规模、发展结构、发展动力、发展机制等方面存在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国内旅游消费需求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逐渐凸显。基于此,我们可以通过优化旅游供给、促进文旅融合、现代科技赋能、深入开发入境旅游市场以及扩大开放等路径,加快培育完整的旅游内需体系,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旅游业由于自身历史的特殊性,其整体发展过程是在政府的引领和指导下进行的。因此,政府在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于旅游文化需求的保障。论文主要针对政府在目前旅游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如何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广州旅游营销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宜同 《价值工程》2010,29(13):12-13
目前,各城市间的旅游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未来的旅游城市发展中,旅游营销越来越重要。就此,本文通过对广州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旅游特色和营销策略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广州旅游营销的方法,促使广州城市旅游能够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对人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对音乐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使其与旅游市场的发展相互促进融合,可以提高旅游对人们的吸引力,并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以及旅游质量。论文以宁波旅游市场为例,分析音乐文化运用于旅游业的价值体现,阐述宁波旅游客源市场发展趋势,探讨宁波音乐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的融合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张英华 《价值工程》2014,(32):187-189
旅游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走创新之路,以适应市场变革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文化旅游新业态发展成为必然。本文主要对酒泉—嘉峪关地区文化旅游发展基础、发展现状、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典型类型、特点以及文化旅游新业态培育和发展存在的相关问题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消费方式,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文章首先对乡村旅游的涵义进行了探讨,并总结出乡村旅游的特点,阐述了发展乡村旅游业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和旅游业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已成为云南旅游业的重要支柱和独具特色的品牌。云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云南旅游发展战略的关键,文中就其保护性开发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严春艳 《价值工程》2011,30(4):166-167
东源县区位优越,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先天优势。然而,东源县周边县市也有一些比较独特的旅游资源,且由于开发较早,在当地已形成较高的知名度。这些旅游地与东源县在空间上近邻,对东源县旅游发展造成巨大的挑战。文章从东源县和周边县市旅游资源分布出发,论证了东源县与周边县市同类旅游资源之间的竞争特点以及东源县内部异类旅游资源之间的互补关系;认为东源县旅游发展还需从大区域的角度进行合作,做到:(1)加强区域联合,与周边县市建立旅游协作关系,(2)通过旅游线路设计,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区域性旅游产品,共同开拓旅游市场,(3)共同完善旅游交通。  相似文献   

19.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作为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兴产业,在提升旅游业的内涵,延伸旅游产业链的同时,为旅游业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南昌市的文化创意旅游虽有初步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尚不够完善。鉴于此,文章对南昌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结合分析结果,从资源重组、挖掘文化创意旅游消费需求和构建政府多方位支持体系等方面提出实现南昌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张瑞林 《价值工程》2012,31(33):308-309
面对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人类开始从生态学的角度寻求旅游发展的道路,倡导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阐述了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低碳旅游、可持续旅游几个相关概念的产生以及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