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郝洁 《上海国资》2007,(7):44-46
我国目前外资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仍然没有建立健全,现有的政策法规中的相关规定都缺乏可操作性,仅仅是明确了方向,而具体由什么部门负责实施国家安全审查,审查标准的确定等问题需要从立法层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秦梅玉 《中国经贸》2010,(16):100-101
外资并购具有两重性,其对经济安全的威胁尚未得到客观理性的分析和评判。我国现行的反收购立法难以有效规制外资并购,需要从反垄断法审查机制、股票交易措施以及公司章程等方面加强反收购立法。  相似文献   

3.
戴宁 《理论观察》2010,(1):75-77
外资并购是指外国投资者购买国内企业的股权或资产的一种法律行为。外资并购一方面使本国经济极易受到发达国家的控制和外来资本的冲击;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从而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本身就是最好的安全基础。如何处理好外资并购的复杂经济影响对一个国家的立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外资并购法律体系,制定国家经济安全审查制度、外国投资法、完善我国的外资政策、重视发挥政府在外资并购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号下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4.
李建强 《特区经济》2011,(6):245-247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跨国并购无疑是历史的必然。我国经济的发展无法避开外资并购的浪潮,外资并购带来了高端的科技、先进的管理经验等,随之而来的也有很多弊端。如何趋利避害,在外资并购的角逐中争取我国利益最大化是考验我国对外资并购审查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对外资并购的反垄断审查和国家安全审查的研究,指出二者的区别,提出建议,以求对我国今后外资并购审查立法执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陈华 《特区经济》2011,(1):253-254
国外资本并购我国的上市公司对我国社会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外资作为战略投资者的引入,能够加速我国现有国有产权制度改革,在公司内部可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还可以提高公司的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与此同时,外资的引入也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为此,必须从法律角度对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规制。从法律角度来看,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法律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必要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与教训,完善我国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立法。  相似文献   

6.
张晓涛 《特区经济》2008,(11):258-259
本文分析了外资在制造业大规模并购对我国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提出了尽早完善我国外资并购立法、构建我国产业安全法律屏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施明浩 《亚太经济》2015,(2):110-115
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立法历来是东道国管理外国投资的"安全阀"之一,发挥着平衡国家安全与投资需求的重要作用。从这一立法演进的角度来看,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立法的探索与创新本就是不断地适应或引领外部投资环境以及内部经济基础变革所带来的新形势、新发展的结果。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着力实行外商投资准入新模式的背景下,我国的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立法应该审时度势,在自贸试验区内进行适当的优化与调整,来为未来推行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外资管理模式提供"先行先试"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8.
潘成林 《特区经济》2008,(12):112-114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资并购已成为外国对华最主要的国际直接投资方式,而我国上市公司是外资并购的主要目标。本文在借鉴国外成功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证券法律规制的缺陷,并对于其完善提出了若干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按照研究对象内容为主线,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和综述,目的在于能够对外资准入政策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观点作较为完整的介绍和综合从而得出一些相关的结论。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利用外资状况以及在外资准入方面的管制,然后采用比较法分析了外资准入对国民经济安全产生的正面和负面效益,接着在第四部分阐述了外资准入与国家经济安全的衡量指标,在本文的最后,对外资准入的相关法律演变以及中国外资准入法律制度的发展情况进行综述,并且对现有关于外资准入的研究方法和适用性的不足之处加以说明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6月24日,反垄断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审议。针对社会各界对国内部分行业龙头企业被外资并购可能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担忧,二审稿增加了一条新规定;"对外资并购国内企业或者以其他方式参与经营者集中,涉及国家安全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审查。"  相似文献   

11.
于宁宁 《理论观察》2006,19(1):41-42
冷战后,日本国内政治经济状况急转直下,亚太地区挑战不断出现,日本对外战略面临新的选择。1995年起,日本开始外交努力,以赋予日美安全保障体制新内涵。从此,日美安全保障体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安全在整个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国尚缺乏对应的独立的经济安全法律。制定《国家经济安全法》有利于经济安全问题处理的程序化,也有利于预防经济安全问题,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防护屏障。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制定《国家经济安全法》的认识基础、法律基础和机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保障正义"与"正义"是特殊和普遍的关系,"社会保障正义"的主题从属于一般的"正义"的主题。社会保障正义的主题是社会保障制度分配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方式。社会保障权可划分为"底线生活权利"和"更高生活权利"。国家、单位和个人都是社会保障的主体,都担负有社会保障的义务,但国家和社会应在底线生活权利领域承担更多的义务。  相似文献   

14.
白维军 《特区经济》2009,(2):260-261
社会风险的普遍存在促成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不断发展,同时大量社会风险的存在以及抵御、治理风险能力的不足,又制约着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本文着重分析了社会风险制约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机理性因素,并提出了抵御社会风险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5.
Reviews     
Social Security and the National Income . By Raymond Burrows.
Rationalisation of South African Industry . (No. 5 of the Nation Pamphlet series), by Richard B. Spiro.  相似文献   

16.
日本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保障水平较高的社会保障制度,其经验和教训对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浅析我国社保基金保值增值运行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保基金关系民生,是老百姓未来生活的保障金,它的保值增值尤为重要,因此,如何规避投资风险,通过合适的投资渠道实现社保基金的安全、保值和增值,成为社保基金运用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社保基金保值增值运行中各种投资手段的比较分析,提出完善委托投资机制,扩大投资范围,调整资产结构,促进投资多元化的建议,以达到分散投资、规避投资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中外融资租赁业发展比较及经验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锋  贺武  魏淑娟 《特区经济》2006,(1):138-139
商务部日前颁布《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已于2005年3月5日试实施,允许以外商独资形式设立从事租赁业务、融资租赁业务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降低了外商进入我国融资租赁业的门槛,对我国租赁业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对中外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及差异分析对比,指出我国的租赁业应吸取国外一些国家的经验,以争取在竞争中找到出路。  相似文献   

19.
江苏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是推进江苏城乡公共服务与管理一体化的重要环节,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基本要求。当前,江苏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成绩斐然,同时也存在突出问题。这些成绩和问题具体表现在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但城乡差距较大;社会保险逐步建立健全,但养老、医疗保险急需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已经起步,但农村地区发展仍欠缺;社会救助能力不断增强,但救助水平总体仍较低。  相似文献   

20.
程莉 《特区经济》2007,(7):69-70
在2006年底,中国履行加入世贸承诺,取消了对外资银行的一切非审慎性市场准入限制,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被大大降低。这也要求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对外资银行实施更加完善的法律监管,调和外资银行的"入侵",对中资银行进行保护。但如今我国对外资银行实行的法律监管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力图从法律执行效力、法律监管内容、立法模式等方面分析并具体论述其法律监管措施的经验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