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企业拓展市场角度把中国企业面临的市场选择分为内需市场与外需市场。在拓展外需市场时,中国企业表现了旺盛的竞争性;而在拓展内需市场时,则异常乏力甚至无奈。通过界定内外需市场,分析这种二元市场的成因,从而为协调我国内需与外需市场的发展提出一种思考的角度。  相似文献   

2.
《宁波经济》2009,(8):30-31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如何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市场需求不足这个最突出的矛盾?我市在努力稳定外需市场的同时,通过政企联手、抱团合作、完善网络等多种灵活有效的方式途径,着力拓展内需市场,进一步提高我市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  相似文献   

3.
台商由外销转内销,拓展大陆内需市场,首先应了解大陆内需市场有多大?大陆内需市场的结构为何?大陆内需市场具有哪些特点?台商应该如何介入大陆内需市场?以下将分别说明大陆内需市场的商机,介绍台商拓展内需市场的策略及做法,提供有兴趣的台商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君 《中国经贸》2010,(7):28-29
“扩内需、稳外需”已成为今年两会代表们热议的话题之一,“扩内需”既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现实需要,也是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长期的战略方针,但是外需仍然是解决大量就业,增加劳动者收入的主要方式。所以,在今后相长一个时期内,内需和外需将共同构成中国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5.
柳博隽 《浙江经济》2009,(12):42-42
从当下时势来看,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就是奋力拓展市场,尤其是内需市场  相似文献   

6.
蔡亚南 《山东经济》2005,21(2):126-127
实施全球化战略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以来,愈来愈多的跨国公司走进中国市场的同时,中国的跨国公司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愈来愈多的中国公司走向了世界各地。海尔作为中国家电企业的第一品牌,在国内市场取得辉煌的同时也深深地认识到,一个成功的企业不是守住市场,而是要开拓市场,更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海尔集团,在欧美市场获得成功后,通过对日本市场以及消费群体分析后,制定出海尔集团进军日本市场的经营战略方针。本文通过作者在日本的切身体会,从经营战略的角度对海尔集团在日本市场取得的成功进行了介绍与分析,以期对更多的中国企业向海外市场拓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2012年棉花市场受全球产量增长.世界经济减速,外需不振、内需放缓以及国内劳动力、能源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纺织行业运行呈现下滑态势。表现在生产增速下降、出口数量减少、利润效益下滑、企业亏损加重,棉花需求缩减,市场成交清淡,价格持续下滑。  相似文献   

8.
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企业面临内需和外需减少的情况下陷入困境.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必须注重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的调整,立足国内市场、放眼国际市场,通过借势、用势、造势,运用蓝海战术创造新需求、开辟新市场,企业才能逆势而上.  相似文献   

9.
当外销受到金融危机冲击时,拓展大陆内销市场成为许多台商的选择。为此,台湾“贸协”最近在东莞等地举行“大陆内需市场商机说明会”,邀清当地台商参加。目前东莞的台企约有6000多家。  相似文献   

10.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一直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是典型的以出口创汇为主的"外需型"经济型态。但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迫使大陆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发生了改变。尽管受到国际景气衰退、出口受挫的影响,但大陆的内需市场一直呈现稳定的成长。为维持经济继续增长,大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在我国外贸企业中占有相当的数量,外贸型企业如何拓展内需是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外贸型中小企业拓展内需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拉动消费、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刘世锦:回升基础是市场驱动内需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走势,主要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或力量,即政府支出、市场驱动的内需及外需。目前来看,外需在一两年内靠不上。政府支出,特别是政府投资,一方面能够拉动增长,另一方面能起到稳定信心和预期的作用,减少由于恐慌引起的过度波动估计在2009年二季度后会有实际拉动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IMF界定的26个新兴市场国家为代表,结合了东莞加工贸易企业拓展新兴市场的调研结果,从多角度分析了新兴经济体的发展状况及其市场特点;提出了中国企业拓展新兴市场的挑战,并为中国企业拓展新兴市场的出路提供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企业多以从事对外贸易为主,而在海外市场中,我国产品的竞争优势主要是价格低廉,如今金融危机导致海外市场的大多数消费者购买力锐减,这些都影响对我国生产的中低端工业制成品和日常消费品的购买,导致中国的出口贸易额下降。随着外资流入规模的日益萎缩,我国经济目前实际上面临内需不足、外需下降的状况。  相似文献   

15.
《天津经济》2008,(11):80-81
海关数据显示,2008年1月-9月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与去年同比增长8.12%,出口增幅继续放缓。在外需市场的明显下滑的情况下,开发内需市场成为纺织服装类企业渡过难关的主要途径,然而要依靠内需缓解纺织品服装出口压力,效果可能要在3~5年后达到。同时,随着更多的企业被迫出口转内销,内需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惨烈。  相似文献   

16.
流行市场     
我国纺织行业1—7月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 2012年8月30日.纺织行业第三次经济运行发布会上获悉,受外需不振、内需趋缓及国内外棉花价格差距不断拉大等因素影响,纺织工业生产、出口、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企业积极向海外市场拓展,我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把中国的商品、服务和企业推向国际市场。像海尔、联想等大型企业和集团,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而许多中小企业的海外投资才刚刚起步,在国际市场中开始冒险和接受挑战。  相似文献   

18.
徐蕾  尹翔硕 《南方经济》2012,(10):214-227
本文针对中国的数据,对Melitz(2003)的模型进行拓展,从贸易成本的角度解释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内外贸市场选择问题。由于国内市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因此在国内市场经营的固定贸易成本甚至超过出口固定成本。本文采用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内外贸企业销售费用的差别,说明国内贸易的固定成本大于出口贸易的固定成本,并以此推出内销企业的生产率较出口企业高的原因。本文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基于logit模型,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对制造业整体样本及纺织服装制造业样本进行检验,分析了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市场选择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只在国内市场销售的企业生产效率更高,国外市场更低的销售费用促进了企业出口,不同市场的贸易成本差异会对企业市场选择有重要影响。不同年份的数据,以及分企业性质和剔除纯出口企业影响的检验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美国消费"的调整与转型必然带来"中国制造"外需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这种挑战,中国政府强力启动了刺激内需计划,但这些投资计划的效益如何?是否能够真正对症下药,启动中国内需市场,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还是会加剧宏观经济运行风险?在缺乏更多结构调整措施的配合之下,中国目前经济刺激计划很可能是在透支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王子先  桑惊 《中国经贸》2009,(23):22-25
在党中央、国务院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针和扩内需、稳外需政策作用下,当前国内市场销售保持较快增长,外贸、外资、对外投资合作出现向好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