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以政府职能为依据划分政府间事权和财政支出责任,以税种属性划分政府间财政收入的规律是各国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遵循的基本原则.以此为出发点,政府间财政收入和支出分权应有利于各级政府职能目标的实现.我国1994年开始的分税制改革基本按照税种属性完成了财政收入划分格局,但财政支出分权格局基本延续94年之前中央地方财政支出划分范围.我国财政收支分权的不尽合理势必会影响各级政府职能目标的实现.对此本文将从实证角度进行证明.  相似文献   

2.
李波 《湖北财税》2003,(11):12-13,16
税种划分是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一个核心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各级政府的财政利益.同时也关系到分税制财政体制能否有效运行。鉴于1994年我国分税制改革中税种划分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未来我国政府间收入划分应实现各层级政府都拥有和发展自己的主体税种。  相似文献   

3.
实行“分税制”后,县、乡财政体制如何衔接卢方进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分税制.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处理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体制。分税制是政府职能划分和直接影响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并决定其各自的财政权力和财政利益,具体反映为整个财政收支额在它们之间的分配关系和...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有关我国地方财政自主权的讨论也愈发激烈。1994年分税制的确立,是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起点,基本形成我国现行财政体制的制度架构。但是,由于分税制改革不彻底,长期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关于事权与财权不匹配,财政收入及支出权限划分不清晰等原因,导致地方财政自主权空间逼仄。因此,本文以我国地方财政自主权为题,为规范央地财政关系寻觅新机。  相似文献   

5.
《上海会计》2008,(2):15-18
财政体制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总和,它由五个主要内容组成:支出责任的划分(事权划分)、收入划分、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体系、财政支出标准的确定权、税种权与非税收入的确定权。我国财政体制从1980年确定“分灶吃饭”的分配体制,到1994年,推出了“分税制”。上海则在2004年实行了“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财力”体制。  相似文献   

6.
现代市场经济中,有两大关系需要处理:一是政府与市场关系,二是上下级政府间关系。政府间关系中最为重要的是财政关系,它包括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财政支出责任划分、转移支付、财政预算管理等方面内容。我们用分税制一词来概括政府间财政关系,说明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核心问题是财政收入划分,特别是税收划分。这也难怪,正如人与人之间关系最重要的是利益分配关系一样,政府间关系最重要的也是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现行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框架是1994年形成的分税制,基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改革任务,当时的分税制在划分税种的同时,基本上没有触动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的总体格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1994年分税制显示出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出,要  相似文献   

8.
寇铁军  周波 《财政监督》2012,(30):12-14
作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载体,财政管理体制是关于各级政府之间财政级次、财政收支权限划分及政府间财力配置的根本性制度规范。1994年分税制改革时,我国以"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对称"为指导,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建立过渡时期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初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地方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初步理顺了中央与各省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体制运行十余年来,在取得巨大成效的背景下,暴露出以基层财政困难、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差异显著等为典型的现实问题。从地方视角而言,应以增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均衡地方公共服务水平为基本出发点,逐步建立收入划分与支出划分相匹配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安排。  相似文献   

10.
政府间事权及支出划分是在一国既定的政治、经济、行政体制架构下,对国家事权支出进行界定和规范。我国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改革突破了"放权"的传统思路,对政府间事权及支出划分进行了调整,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间事权及支出划分需要随着客观形势变化不断作出调整,向着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完善的方向迈进。政策措施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一是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财政供给范围,二是优化政府和财政层级,三是完善政府间事权划分,四是完善政府间支出划分。  相似文献   

11.
行政机关事权和财权的划分对于公共部门的高效运行有赖于各意义重大,税收分割是国家财政分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府事权的履行及职能的承担联系密切。本文首先分析了财政职能,总结了财政职能适当归属与税收分割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接着分析了税收分割的限制性因素,评价了我国分税制改革的演进路径。  相似文献   

12.
1994年分税制改革距今已有20年,改革大大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但是,与现代财政制度建立的要求相比,现行政府间财政关系还有一些不适应之处。为此,应加快改革,形成规范化的政府间财政关系,更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一、1994年分税制改革基本形成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间财政关系框架1994年,为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  相似文献   

13.
何代欣 《中国金融》2022,(10):67-68
<正>2022年4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工作方向和主要目标是:理顺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关系,使权责配置更为合理,收入划分更加规范,财力分布相对均衡,基层保障更加有力,促进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高质量发展。事实上,自1994年分税制财税体制改革以来,  相似文献   

14.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各省级政府比照中央对地方的分税制模式,结合省内实际情况陆续出台了相关文件,明晰收入分配关系,采取总额增量分成、分类分成或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的模式,逐渐形成了形式复杂、“一省一式”的局面。但从现状看,部分省份财政体制改革滞后,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尽合理、收入划分不够规范、地区基层财力保障较为薄弱、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有待提升。基于此,本文致力于理清现实体制下各省政府收入关系差异,明晰现有收入分配制度与事权支出责任匹配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省以下收入划分体系,保证各层级财力发挥应有的政府职能,提出以事权划分财权、规范收入划分方式、合理划分政府间收入等方面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为扭转分级包干财政体制导致的中央政府在财政收入上的被动地位,1994年我国进行了政府间财政关系最为深刻的分税制改革,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税收划分是两者分配关系的核心,它一方面影响着中央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的力度,另一方面又影响着地方政府积极性的调动,必须同时兼顾。鉴于分税制改革所规  相似文献   

16.
董继华 《财政监督》2002,(12):16-16
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不断膨胀。一方面是国家加大了财政投资,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和保证了政权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财政资金支出的大量浪费,管理不严,主要表现在某些方面的事权与财权的划分及支出责任不够明确,财政职能的"缺位"和"越位"并存等等。笔者就此谈几点建议。一、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1.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政府间的事权范围。纵观各国分税制,大多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政府间的事权范围。1994年出台的分税制方案,以文件形式规定中央与地方  相似文献   

17.
丁胜利 《金融会计》2011,(10):58-62
一、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现状 (一)转移支付制度的产生和分类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我国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后,为了解决政府间的财权事权划分问题以及平衡地方政府间财力失衡状况而建立的。  相似文献   

18.
不同层级政府间的权责分配是多级政府财政体制的核心问题。随着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的推进,事权与支出责任的涵义逐渐清晰,但政府间税收划分的调整并未与事权、支出责任的变化相适应,影响了地方政府公共职能的履行和辖区居民满意程度的提高。未来的改革应遵循税收划分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原则,在理顺政府间转移支付和地方税关系的基础上,用税率分享制替代收入分成办法,实现降低国家治理成本、提高政府对社会成员需求回应性和负责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1994年我国实行了以分税制为基础的财政体制,分税制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较好地处理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规范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出现的问题是县乡两基层财政困难,主要原因是分税制没有贯彻到底,基层们实行着分成制和包干制,这种状况主要是我国财政层级过多造成的。减少层级的扁平化改革是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乡财县管、省直管县是财政体制改革的有意探索  相似文献   

20.
孙静 《财政科学》2021,67(7):67-75
高等教育产生社会效用的外溢性特点,是科学划分高等教育领域政府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基本依据.我国相关改革经历了"集权—下划—适度集中"的过程,2019年教育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开启了高等教育政府间财政关系调整完善的新进程.当前划分框架存在央地间、省际间高等教育财政保障水平差异,高等院校科研职能未充分纳入统筹范围,部分权责划分还不够明确等问题.为此,下一步应强化中央政府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加大对地方高等院校科研方面的政策导向性投入,推动财政转移支付规范化、明晰化,注重发挥省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统筹作用,并以制度化为先导逐步推进法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