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际收支失衡是21世纪初期全球宏观经济的重要特征。从一般均衡的视角出发,当前国际收支失衡是由美国的投资储蓄缺口以及东亚国家和石油输出国的储蓄过剩共同导致的。从经常项目账户赤字将导致一国净对外债务上升的视角出发,当前的国际收支失衡是不能持续的。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路径主要有政策协调主导和金融市场主导两种,而后者具有很强的破坏性。情景分析的结果显示,各国主动实施国内政策调整,并就调整成本达成实质性的分担协议,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而言都是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2.
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 即将过去的2005年,世界经济保持了较为强劲的增长.展望可以预见的未来,不少人认为全球经济失衡仍将突出,而且普遍认为2006年全球经济失衡并不能得到纠正.这给今天高度依赖外需的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把第13届国际论坛主题定为"全球经济失衡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理性应对"去杠杆化"升级对我国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涛  黄原 《产权导刊》2010,(6):15-17
“去杠杆化”作为全球经济从危机中走出的必经阶段,正在全球如火如荼地进行,并且不断升级。巨大债务负担的释放,成为压在全球经济背上的一座大山,给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笼罩了一层阴影。世界经济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实现再平衡,各国采取的经济刺激政策如何进退,中国的出口复苏乃至经济增长前景如何,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去杠杆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利率和汇率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全球经济面临失衡,一方面是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贸易顺差,尤其是中国持续的双顺差.全球经济失衡,中国经济也不平衡,那么中国自身不平衡的问题到底在哪里?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利率、汇率政策该如何尽可能化解失衡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从结构与制度视角解释中国汇率政策和外部经济失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国经常账户失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中国和世界经济在贸易和资本流动中的失衡已经众所周知:美国在近25年一直保持与全球其他经济体的经常账户赤字.在2006年,经常账户赤字达857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5%.美国巨大的赤字主要通过日本、中国和其他石油输出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来支持及获得融资.  相似文献   

6.
全球经济失衡与中国双顺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璇  郭旭 《中国经贸》2010,(6):13-13
20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国际收支双顺羞不断扩大,这是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衔的具体表现,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与全球经济失衡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国际收支处于严重失衡状态,给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文章在重点分析我国国际收支严重失衡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进出平衡"政策取代"出口导向"政策、废除"敞口"引进外资政策、抑制国际"热钱"流入、推进汇率改革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一系列如何扭转此种失衡状态的管理对策,这对我国尽快恢复国际收支平衡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浙江工商》2010,(2):24-28
国际金融危机本质上是由国际贸易与国际收支严重失衡所导致的信用与债务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经济大调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及浙江的影响既反映了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所存在的结构失衡矛盾,也说明只有通过深刻的、  相似文献   

9.
新书速递     
《中国报道》2012,(4):91-91
《内外失衡下的中国宏观调控》 自2005年以来,我国逐步出现了产能过剩、流动性过剩、国际收支失衡、生产成本上升等比较严重的问题,这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也给中国的宏观调控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书的目的就在于探讨中国在内外失衡这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全球国际收支:近期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从总体上来说世界各国的国际收支在理论上应该是平衡的。一国的贸易顺差必定是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资本的流出和流入也是相匹配的。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势必会引起其他地区的不平衡。国际收支不平衡反映了各国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结构。本研究主要围绕着中国国际收支近年来的发展和与其相对应国家的影响而展开。随着中国经济在亚洲的迅速崛起,中国在亚洲经济中扮演着大国的角色。将自己国内市场向亚洲敞开,中国对亚洲所有国家连续多年保持贸易收支逆差,而以自己的竞争力进入美国和欧洲市场。从总体上来看,…  相似文献   

11.
12.
周正义  肖凌 《特区经济》2007,(3):301-302
鉴于内部控制在面对因企业内外部原因产生的风险而力不从心,COSO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ERM)——综合框架》。本文结合英国风险管理协会发布的风险管理准则,对ERM的概念、要素等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Singapore's managed floating exchange rate regime contrasts with Hong Kong's currency board system featured by the Hong Kong–United States dollars peg. This paper appraises the two different exchange rate regimes by comparing their track records in maintaining macroeconomic stability and trade competitiveness in the 1990s. A review of the two regimes' institu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macroeconomic performance reveals the systemic inadequacy of Hong Kong's exchange rate regime under a changing global financial environment. As East Asia emerges from the recent financial crisis, Singapore's experience of successfully moving away from a currency board system to a credible managed floating regime offers a lesson worthy of attention from Hong Kong.  相似文献   

18.
19.
20.
"这个世界本身没有什么传奇,我们只是让更多人知道了一个事实!" ——摘自"金汇通创意发展·中国"主页 题记中的言语似乎太过自信。能如此"非典型"谦虚地自我介绍的"金汇通创意发展·中国"(下简称金汇通)——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