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田莉 《魅力中国》2014,(21):74-75
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十九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同时爱伦坡也是一位恐怖小说大师。《黑猫》便是坡的代表作品之一。猫是整篇文章的线索,为什么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与猫有关,到底是什么力量使男主人公最后走向毁灭。整个事件因猫而起,因猫而灭,由此作者发现故事中人物病态心理的产生,自我心灵的恐怖过程和最终走向毁灭的原因都是源于黑猫的复仇。本文通过对爱伦坡恐怖小说的背景的探索,及对原著仔细的分析,从黑猫的复仇的角度来解读《黑猫》。  相似文献   

2.
王丽萍 《魅力中国》2010,(6):260-260
埃德加·爱伦·坡是美国著名的浪漫主义时期不同凡响的一位文学家,《厄舍古屋的倒塌》是其短篇恐怖小说中的杰作,作者通过茸萼恐怖冬氛,选择恐怖情节以及描述人物的恐怖心理,展示了人物从心理变态到精神崩溃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美国南方文学在艺术上呈现出一个鲜明的共同特征,即怪诞。南方作家们大都书写离奇的故事,描绘阴森的背景,渲染恐怖的氛围,刻画身体畸形和精神变态的人物,勾勒出一个"怪诞"的世界。南方文学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特点,是由于南方人矛盾的心理状态造成的。因蓄奴制产生的罪恶感、内战失败产生的自卑感和工业化进程中产生的挫败感,是南方文学怪诞特征的深刻根源。  相似文献   

4.
爱伦·坡开创了美国侦探小说和现代科幻小说的先河,他用演绎心灵恐怖的创作技巧稳固了哥特式小说的地位。在爱伦·坡充满了死亡、暴力、病态、忧郁以及压抑的哥特世界中,读者可以穿越生死之界,领略到坡给读者带来的不同的爱情之美——恣意哀怨的美、颓败腐朽的美、绝望死亡的美,同时也让读者能够看清人性最真实的一面。爱伦·坡善于描写细微的心理变化,对主人公濒临死亡时的恐惧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但他作品中的"死亡"表现的并不都是消极的人生态度,而是超越人生的渴望以及忠贞而绝望的爱情——爱伦·坡的"死亡"主题的深刻内涵之一。  相似文献   

5.
程骏  朱冬亮 《开放潮》2004,(10):43-43
时下,一些中学生爱看封面上充满“尸”、“鬼”的恐怖书,有的学生还看恐怖电影,打恐怖游戏,听恐怖故事。这种“恐怖文化”已经成为一种“另类时尚”。而“口袋书”作为近几年国内小学校园出现的新型袖珍类(“口袋书”本身分合法和非法两种),也因其充斥着色情、暴力、恐怖等各种低级趣味的内容而广受非议。  相似文献   

6.
大家对苔藓不会陌生,在山沟里、密林中、坟坡上,大片大片随处可见.然而却没有人想过.怎样把这种司空见惯的绿色植物变成财富.海归女孩柳文博想到了.她用苔藓创作出具有故事情景的微型盆景,在国内独领时尚风潮.她的"苔藓盆景工作室"犹如一个童话世界.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湘黔桂"三省坡"侗族原生态文化的资源优势,认为进行旅游开发是对原生态文化传承保护的合理有效办法,并提出具体措施:重点开发圣山旅游,把三省坡建设成为侗乡旅游的目的地;整合资源,三省区共同打造"三省坡"侗族特色旅游品牌;实行"区域联动"战略,推动三省坡旅游圈各县的互相联动,共谋发展.  相似文献   

8.
钟诗卉 《魅力中国》2011,(2):279-279
小说《螺丝在拧紧》讲述了一个带哥特传统的心理恐怖故事。本文从背景,情节和人物塑造三方面分析了亨利·詹姆斯在《螺丝在拧紧》中的所体现出的哥特色彩。  相似文献   

9.
恐怖主义犯罪的"恐怖工具性"是指恐怖主义犯罪把制造社会恐怖作为实现其最终目标的手段。恐怖主义犯罪的恐怖工具性首先表现在其恐怖性上,恐怖主义犯罪的恐怖工具性同时还体现在恐怖行为的工具性上,也就是说恐怖分子总是把恐怖袭击作为实现其最终目标的手段。把握恐怖主义犯罪这一特点有利于在司法实践中把握恐怖主义犯罪,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犯罪,保护人权。  相似文献   

10.
英文恐怖影片通过铺设恐怖情节和恐怖气氛来制造悬念,用直接的血浆和血腥来冲击现众的视线从而达到畅快的杀戮和变态的感觉.恐怖电影是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一面镜子,英文恐怖电影折射出英美地区深厚的宗教文化和宗教渊源,体现了美美人在解读社会现实过程中的宗教情结.  相似文献   

11.
结构主义认为,是事物的关系而不是事物本身构成了世界.在叙事言情类文学作品中,同一类属的故事遵循着相同的结构("语法"),<杜十娘怒沉百宝葙>类有许多不同的"讲法",但其内在的基本"语法"是不变的.用结构主义理论来分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类故事,可以达到对故事"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尹蓉 《重庆与世界》2016,(10):73-75
雅各布斯的恐怖小说《猴爪》和麦瑟森的奇幻小说《按钮,按钮》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出了高度的相似性。分析这两篇短篇小说,可以看出在故事营造的神秘氛围、人物的好奇及矛盾心理,以及最后的选择和巧合的结局等方面有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赖红 《魅力中国》2010,(23):196-196
故事作为幼儿文学作品,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故事教学活动是幼儿园语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幼儿发展语言能力,提高认知能力,树立良好的品德。如何进行好故事教学活动是我们幼儿园教育工作着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不同雨强、坡度的多段模拟降雨实验,将坡度与坡面侵蚀模数进行二次多项式拟合,求得不同条件下坡面侵蚀的临界坡度.实验结果表明,临界坡度会随着雨强、降雨历时的变化而产生规律性变化.雨强越大,临界坡度越大,对坡面侵蚀临界坡度的影响越强烈;降雨历时增加,坡面侵蚀的临界坡度也随之增大,雨强越大,临界坡度增速越快,且增速拐点出现越早.在坡面侵蚀初期,坡度增加加强了坡面径流对坡面泥沙的搬运作用,减弱了坡面的溅蚀作用,使得在一定坡度范围内坡度大的坡面细沟侵蚀开始时间晚于坡度小的坡面,这是临界坡度产生的原因之一.随着坡面侵蚀过程的发展,坡面侵蚀主要发生于细沟的边缘、侧壁和底部,不同坡度坡面单位时间内的侵蚀模数差值减少且趋于稳定,坡度对于侵蚀模数的影响逐渐减小,临界坡度逐渐消失.该研究可为完善黄土区的土壤侵蚀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内涵是56个民族多元一体,齐心协力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依据是历史上形成了命运共同体,新时期又被分赋予平等、互助、团结、合作的时代主题.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于共同奋斗可以加强发展,粉碎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的图谋.其政治条件、经济条件、理论条件、文化条件奠定深厚根基.各民族共同奋斗的途径是正确协调利益,发展民族经济;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6.
一、概述 浑江属鸭绿江水系,流经吉林、辽宁两省.浑江治理工程为国债项目,在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城段两岸堤长共为11.6km,设计防洪标准50年一遇,结构为土基、迎水坡采用混凝土护坡的堤路结合形式.迎水坡1:2.5,混凝土C20,混凝土护坡板150mm厚,横向1.5m纵向2m用油炸木板分隔.土基于1998年底完成,护坡工程于1999年4月开工.开工后,施工单位组织了10个施工队沿堤一字排开,同时作业,现场搅拌混凝土浇筑.  相似文献   

17.
李植 《科技和产业》2021,21(3):306-310
为了满足建筑功能需求并迎合建筑仿古造型,小型铁路旅客站房中间候车厅屋盖多结合造型采用大跨混凝土坡屋面.以新建银西高铁庆城站为例,采用PKPM、YJK两种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并采用SAP2000作为对比,研究不同楼板单元假定对屋面大跨折梁、框架柱的受力影响,拟找出合理的分析方法;对比屋面挑檐板不同板厚对框架受力的影响,并对屋面板内应力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内力分析采用程序缺省的楼板单元所得结果偏离实际,大跨框架梁跨中最大弯矩误差高达159%;采用弹性膜板单元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大跨坡屋面结构的受力并对配筋设计留有一定的安全储备;挑檐处屋面板可缓解折梁水平推力产生的不利效应,但增加挑檐板厚度对框架受力改善不明显;屋面板在坡屋面处、开洞处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应力集中,但仍处于可控范围.  相似文献   

18.
山水是我们心灵的归宿,每一片叶、每一棵树、每一朵云彩、每一缕阳光都可能会让大家演绎一份心情故事.抛却心中的承载,共同分享四面山带给我们的心情释放.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2013,(14):96-97
一处休闲,五种滋味。在现代社会的喧嚣中,九龙坡区开荒辟土,为那些希望回归自然本真的都市人凿出了五块风格迥异、清新怡人的桃花源和休闲谷,创谷看文化创意,乐谷听古刹梵音,温泉谷中十泉十美,生态谷里一水两山,再从故事谷打马走过,古色古香散落于身旁,委实美不胜收。而现在,五谷丰登正当时。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九龙坡,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围绕"将旅游业打  相似文献   

20.
一座建筑、一条街道,构成了城市肌理中最微小、最生动的单元。这里,也是城市故事的起源。在这个故事里,人与人,人与城市,人与时间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我们称之为“生活”的多彩画卷。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走进那些有故事的街区,去探索沉寂于时光之中的隐秘往事,挖掘喧嚣背后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在这里,我们触摸城市发展的纹路,感受新与旧的碰撞,在油盐酱醋和聚散离合的纠缠中,发现生活之美以及它未来的轮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