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金流码法是编制现金流量表正表的一种新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编制出来的现金流量表正表数据,根植于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记账凭证,直接来源于现金类总账发生额的分类合计,并且经过了详细与总括记录现金增减变动的两个岗位背靠背地复核、验证,高度符合内部会计控制的岗位牵制制度。采用现金流码法,可以减少编制现金流量表正表过程中的非有意差错和人为失真、造假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现金流码法是编制现金流量表正表的一种新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编制出来的现金流量表正表数据,根植于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记账凭证,直接来源于现金类总账发生额的分类合计,并且经过了详细与总括记录现金增减变动的两个岗位背靠背地复核、验证,高度符合内部会计控制的岗位牵制制度.采用现金流码法,可以减少编制现金流量表正表过程中的非有意差错和人为失真、造假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会计新手处理乱账是一件比较棘手的事,若不注重工作方法,就如同乱麻。实际上处理乱账并不复杂,处置方法有二:一是清产核资,二是乱账会计处理。具体做法如下。一、清产核资1. 盘点和核对资金(1)盘点库存现金新任会计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盘点村级现金,看一下账面记录数字与实际数是否一致,若不一致,编制现金盘点表,查明原因。(2)核对开户银行存款查看银行对账单,若对账单不全,应及时向开户银行索要,搜集齐  相似文献   

4.
现今,电脑逐渐普及,经过多次实践,笔者认为运用电脑中的MICROSOFTEXCEL参与财务公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一、运用MICROSOFTEXCEL进行财务公开的优点1.MICROSOFTEXCEL是将现金收支逐笔录入,能发挥原“现金收支公开表”的作用。2.现金收支录入后可运用MICROSOFTEXCEL软件功能进行归类、汇总,并随时根据不同的要求、村民关注的热点即时进行归类汇总公开,使财务公开不再是流水账式的逐笔罗列,而是有选择地归类汇总式地依次展开。3.数据逐笔录入,期与期之间不再人为分开而是相互衔接录入;在公开即期的数据时,也能同时…  相似文献   

5.
会计实务中,现金流量表编制的质量普遍不高,补充资料(附表)的编制更是一个难点,存在的问题包括:①现金流量表正表项目混乱;②现金流量表附表某些项目(如经营性应收、经营性应付项目)计算较困难,造成附表不平衡;③正表与附表的编制缺乏连贯性,数据之间勾稽关系不对.鉴于此,现提出一种实用而简便的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承上期)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22.吸收权益性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加:股本(股本贷方发生额中收到的现金)加:实收资本(实收资本贷方发生额中收到的现金)加:资本公积(资本公积贷方发生额中收到的现金,即溢价发行股票、收到外币股款按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的...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进行村级财务检查中,发现不少村没有建立现金日记账,有的出纳只用一个小本本简单登记个别大笔收支款,没有逐日逐笔登账,很不规范。一些村盘点出纳现金,不是长款,就是短款,账款不相符。由于没有现金日记账,或登记不全,很难界定性质。有个村出纳盘点现金少了数千元,因其未登记日记账,给审计人员界定是短款还是挪用增加了工作难度。究其原因,一是有的出纳怕麻烦,认为只要收付款时点清现金就没事,日记账记不记无所谓;二是会计认为日记账是出纳的事,结账时填好结算单就行了,这也给个别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针对上述情…  相似文献   

8.
《农村财务会计》2003,(8):33-33
典型的现金交易包括现金收入与现金支出。由于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和可转换性,所以它们被盗用的风险比其他资产更大。因此,对现金进行内部控制的原则可以概括为:1.不允许任何一员工处理经办一项交易的全过程。2.现金出纳与记账分离。3.序时记录现金收入。4.鼓励顾客取得收据并查看现金记录的总额。5.每日将收入的现金及时存储。6.除小额零星支出以外,用支票或者电子转账工具支付所有的支出。7.不负责签发支票或保管现金的人员每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好的调节表还需要由主管负责人及时审核。8.作现金收支预期并监测实际…  相似文献   

9.
一些 基层农 经统 计人员 在工 作中 ,往往出现一 些常识性错 误,这 些错误大多是因还不熟悉农经业务、没掌握统计指标含义、或审核不仔细所造 成的,现例举 如下,供从事 农经 统计工作的朋友们借鉴。 一、表间逻辑关系中的差错 一般情况下,不仅每个统计表的各级指标数据间存在平衡关系,而且各表间有关指标的对应关系比较多,也相对复杂。如表一《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表》中的收入、费用、税金等一般应大于或等于表二《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及负担情况统计表》中的对应指标。而在统计工作中,基层填报的报 表中有时会 发现表 二中的 “农 业税”、…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东阳市横店街道办事处自1997年起,对108个村(居)的财务推行了“村有镇管”,对全办事处的农村财务账目、货币资金实行了有效的管理与监督。 一是加大财务公开力度和辐射面。要求每月用电脑逐笔打印现金收支公布表书面送到村(居)公布,利用每月党员活动日口头公布上一个月的现金收支公布表并当众释疑。  相似文献   

11.
正村庄"现金日记账"是由出纳员根据现金收支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逐笔登记,反映本村现金收入、现金支出和现金结余的序时账簿,其记载的内容力求准确、明细、精炼、整洁。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村庄不按要求填写账簿启用表;有的账簿登记不及时,"日记账"变成了"月记账",甚至"季记账";有的先用铅笔记账,待民主理财结束后再用钢笔描一遍;有的隔行、隔页登  相似文献   

12.
一、利用“现金收支率” ,给公司决策者报现金流入不符流出的警报。例如 ,某公司当期现金流入2089300元 ,现金流出2674855元 ,现金收支率约为78 11 %。现金收支率未达到100 %以上的这种不正常状况 ,可从当期三类现金净流量看出来 ,如果经营活动类为381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和习惯做法,谈谈在会计实务中如何正确使用红字。一、红线更正用红墨水笔划线,主要用于结账和改错。划线更正是会计实务中常用的一种改错方法。1.结账划线。结账划线是指结出本期发生额或累计数后,在金额的上下端用红笔划线。其具体要求是:(1)需要结出本日或本月发生额合计时,应在当期最后一笔业务发生额下行的摘要栏内盖“本日合计”或“本月合计”章,结出借贷发生额的合计数和余额,在“本日合计”或“本月合计”栏的上下端各划一通栏单红线,表示结账。(2)需要同时结出本月发生额合计和…  相似文献   

14.
前段时间,笔者在审计工作中发现,有些村在做账时现金核算不够准确,将一些应记“往来”的转账业务错记“现金”,或将一些应记“往来”的现金收支不纳入账内核算,导致了现金核算的混乱,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总结起来,现金核算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四种,现作一简要分析。1.收入满打满算,导致现金余额虚增。这类错误尤其在收取村提留乡统筹资金时为多。其做法是:在收款前,会计先按农户应交数开好收据交于出纳,出纳收款后按应收总额记入现金收入,而对未收齐的部分则随记一张白条抵库,会计在记账时亦是全额记入现金收入。这样,该村账…  相似文献   

15.
村级现金日记账,是由出纳员依据现金收支票据序时逐笔登记的一种账簿,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一个会计期间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总体情况。这里所说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流入和流出的现金,是指能够参与市场流通的货币。目前,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有相当一部分村的现金日记账不能真实地反映现金流量,将一些属于由会计员通过转账处理的经济业务,以“满收满付”为名,视同现金收、付业务记入了现金日记账。这样一样,人为地造成现金日记账虚收、虚支,致使一个会计期间的现金收支数额庞大。村民们便产生了疑惑:“收入这么多的现金,为什么钱还不够花?村里这么多钱都到哪儿去了?是不是被村干部挥霍或者贪污了?”村民们纷纷上访,反映村干部有经济问题,强烈要求查清楚,给予答复。  相似文献   

16.
十六、出纳员如何记账、对账登记现金日记账(亦称现金出纳登记簿)与银行存款日记账,是出纳员的重要工作,一定要认真仔细才行。应像要求会计员记账一样,出纳员也必须按规定记好账、结好账、对好账。(一)正确建立新账。不论是新接出纳工作,还是老出纳人员,年初建立新账时只将上年年终余额过入新账“余额”栏,不得先过入“发生额”栏,再过入“余额”栏。(二)序时记账。现金日记账与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按发生业务的时间先后顺序登记,并要求逐笔记录,按日结计当天发生额及其余额,与库存现金数进行核对,看是否账款相符。(三)正确更正错账。记错账…  相似文献   

17.
<正>在开展村级财务内部审计工作中,笔者发现部分乡镇"三资"代理会计与村出纳在进行原始凭证移交时,有的会计出纳没有填制原始凭证交接单(以下简称交接单),有的虽填制了交接单但是内容不完善、不规范,还有的虽填制了交接单,但是对交接单的作用还不清楚,出纳现金日记账余额与会计现金余额不一致。为此,搞清楚会计出纳原始凭证交接单的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基层调研时发现:长期以来,由于受“大会计、小出纳”观念的影响,出纳成了村干部的“钱袋子”,对货币资金的监督权力被剥夺,突出表现在出纳员看不到村级收支的原始凭证,仅仅依靠村会计开出的“现金收入单、现金付出单”收付款、登记账,  相似文献   

19.
两个会计人员赔款的愿因浅析去年,我们组织审计人员对两个单位进行了财务审计,发现这两个单位会计部经手现金且长期不与单位出纳结帐,以致造成单位的财务混乱。一是某村会计所经办的收支长款550元,审计出该村少记收入5000元。二是某企业单位会计仅4个月时间短...  相似文献   

20.
在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中,经济业务的发生和货币的收支不是完全一致的,即存在着现金流动与经济活动的分离。由此而产生两个确定和记录会计要素的标准,一个标准是收付实现制;另一个标准则是权责发生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