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建寿 《魅力中国》2014,(22):204-204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2.
许爱廷 《魅力中国》2014,(26):119-119
创新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追求目标与时代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黄金阶段,是启蒙学生心智的重要时期,承担着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的重任。在崇尚改革创新的时代,教学也应该顺应潮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与开拓思维的人才,并且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而坚持不懈的教学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纵观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存在创造性不足、教育理念落后与教学模式守旧等问题,所以本文在深入分析了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存在的问题之后,梳理出教学创新的关键点,并且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董宇 《魅力中国》2013,(14):203-203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新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之前不曾出现过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这个时代对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课教学中,语文学抖也毫不例外。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呢?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人才.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而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以及该学科本身的性质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笔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愿请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尤为重要,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学中要积极探索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董伦奇 《魅力中国》2009,(20):231-231
如何将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是当前亟待解的问题。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造就创新型人才。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王芳 《魅力中国》2013,(10):214-214
我们的社会是不断进步的,所以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在教育上当今推行的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8.
杨兰敏 《魅力中国》2014,(10):116-116
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需要。如何才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语文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突出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和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加减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莉 《魅力中国》2009,(5):71-72
当今,随着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剧,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增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时代迫切的需要。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柱和基础,担负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学,又是教育中最基础的学科,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时代需要的富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任。因此,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要求教师:鼓励有创新的表达,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改革课堂教学的方法及手段是培养创新素质的凭借;开启求异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开展课外活动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求创新教育,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王其彬 《魅力中国》2009,(20):272-272
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需人才必须具有创新能力。因此,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把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作为教学工作的第一要务。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通过反复实践,我得出以下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2.
张国利 《魅力中国》2014,(26):208-208
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体育学科是学校体育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他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提高,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就成了体育教学的追求目标。近年来,教学改革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的环节中,体育课也在探索组织教法的创新。一节体育课,从准备,实施到课后小结等环节都可以体现创新改革。创新教育已有众多学者和教师进行研究改造并得以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早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创新实施能力等。现就根据创新教育的主要特征,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与培养着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13.
邢斌 《魅力中国》2014,(4):168-168
创新教育就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素质,促进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当代教育指导思想,是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新型教育模式。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关键是做好“营造氛围激发兴趣、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14.
魏薇 《新西部(上)》2007,(3X):252-252,253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该文作者依据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道出了其中的奥秘。  相似文献   

15.
沈卫宁 《黑河学刊》2009,(4):119-120
语文教育是基础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上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其意义尤为深远。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与教材、教师、权威的不同见解;最后,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索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化学教学面临的重大课题,是对每一位化学教师提出的最新要求.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以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贯穿始终,在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本学科特点,发挥实验教学优势,在创新教学中积极探索与实践,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张圣君 《魅力中国》2010,(31):395-395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任何学科的教学活动都蕴含着无穷的创造因素。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理所当然地应该加强创新教育,那么,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又如何利用语文这块阵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下面我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谈谈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时代的要求.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尤为重要.将创新教育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发散思维的能力,激发创新能力.教师应解放思想,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努力使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19.
刘芳辉 《魅力中国》2014,(8):217-217
当今学校教育肩负了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需要培养出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充分发展的一代新人。学生学习的性质也应当由转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习语言,又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不仅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学法,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如何构建创新性语文课堂?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现结合本人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能力是“灌输”不出来的,创造型人才是要靠创新教育培养出来的。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创新理论,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造性意识,培养创造性品质,开发创造性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和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该文就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几点体会,并在创新教育实践中总结出四个教学策略,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促进和提高学生情感智慧的发展;营造有利于开展创新教学的课堂氛围;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创新方法;指导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将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让他们成为21世纪的真正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