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中心主义是西方人在和自然冲突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世界观、文化观、价值观、实践观和伦理观,但在现代西方技术那里已经受到激烈的批判.海德格尔从对技术的追问中发现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根源,而在海德格尔之后,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消解人类中心主义,为保护生态环境,创造生态和谐寻找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发端于希腊文化和希伯莱(基督教)文化的"人类中心主义"具有的浓烈功利色彩的世界观,是唯理性主义与科学蒙昧主义的症疾;"人类中心主义"演绎下的"人类沙文主义"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理性迷茫.实现对"人类中心主义"(乃至"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人类只有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拯救"人类中心主义"的理性迷茫.  相似文献   

3.
柴攀 《企业导报》2012,(18):260
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争论由来已久,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二者的对立实质上是价值现的对立。本文从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进行介绍并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我们对这两种价值观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进而阐明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高子茜 《价值工程》2010,29(11):5-6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谈判大会举行,关于人类与自然如何相处的生态伦理学之争也进入白热化阶段。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伦理学的两种基本观点。生态伦理学提出"保护生态"的道德要求,但在强硬的现实利益下,只有全面结合公共政策、国际关系、经Q济发展等因素才能解决中国目前的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人类、社会、自然各个视角来考察我们应该追求的和谐生态文明的模式和方法,系统论述了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都影响和破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指出可持续发展才能指引人类走向真正的文明与和谐。  相似文献   

6.
毛敏 《事业财会》2007,(2):46-49
当前,随着全球生态危机意识的日益加剧,人们开始全面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道德观,要求承认并尊重自然环境的价值与权利,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来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视为一种伦理原则米调节利制约关  相似文献   

7.
环境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已成为炙手可热的社会话题。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刺激立法理性的萌发,不断更新的大众需求亦使刑法在应对环境问题上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刑法修正案(八)》中核心罪名的入罪条件将法益保护早期化理念加以引入,但在是否依附风险刑法与背离谦抑性原则上的争议亦未休止,使得人类中心主义法益观向生态中心主义法益观的转变,仍是困难重重。法益保护早期化在克服相应弊端下,将成治理环境问题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8.
李波 《活力》2014,(22):70-70
在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美丽中国”。在刚刚闭幕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确立“依法治国”这个主题以后,深刻道出了未来中国发展的主题主线,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法治,需要法治为其保驾护航。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长期以来作为人们的行动指南,结果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危机屡有发生,生态难民、生态危机也就屡见不鲜了。就连雄踞亚洲大陆中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也不能幸免。故此,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关切有了明显的提升。在化解生态危机的过程中,注重法治建设是首要选择,更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廖长琳 《企业导报》2010,(4):262-265
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观认为,不仅人类具有价值,自然也具有价值。自然不仅具有工具价值,还具有内在价值和系统价值。自然价值是客观的,人类要尊重这种客观的自然价值,要承担对自然的道德义务。自然价值论作为非人类中心主义的重要派别,它引导了中国环境伦理学者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倾向,同时自然价值论中的生态思维、客体价值思维和理性思维也对中国环境伦理学者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城市是"生态文化"发源和发展之地 城市是人类文化的最典型产物,是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中心和主要载体.城市首先是一个物质经济实体,人们通过设计、施工、修建和改造的、一个人工的物化环境,不是自然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阴杰 《人力资源》2005,(1):17-19
千百年来,人类所作出的全部努力,无非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增加自由支配的时间。当带薪休假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之后,工薪族将在一年中拥有120天以上的假期。八小时工作制、双休日、带薪休假……我们正在倾听人类迈向自由王国的响亮足音。  相似文献   

12.
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辩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总结得到人类中心主义的本质,并在与非人类中心主义进行比较分析的过程中,从伦理的角度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积极方面加以辩护,最后指出其在支持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东南置业》2005,(88):36-37
理想的栖居是人类永远的追求,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到柏拉图的“理想园”,人类追求理想居所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的居住理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住宅已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居住层面,越来越多的人在强调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人们更需要心灵的归属。罗马生态园,一个集居住、休闲、运动为一体的“坡地风情都市生态精品社区”,将为追求居住品质、向往幸福生活的人们奉献一片诗意栖居的和谐空间。  相似文献   

14.
论环境会计的生态伦理观与会计核算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伦理学的角度考察,实际上存在两种不同的生态伦理观。其中,以经济发展为惟一目标的狭隘人类中心主义是造成目前生态恶化的认识论根源。本文提出:应坚持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改革现行会计要素,重新构建环境会计结构体系和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体系,使经济、环境与社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伦理学的角度考察,实际上存在两种不同的生态伦理观.其中.以经济发展为惟一目标的"狭隘人类中心主义"是造成目前生态恶化的认识论根源.本文提出:应坚持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改革现行会计要素,重新构建环境会计结构体系和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体系,使经济、环境与社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投入产出法在生态农业经济系统价值流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口激增,经济需求急剧增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负荷越来越重,因而出现了农业环境破坏,农业生态平衡失调,以及农业资源浪费和某些资源耗竭等现象,引起了世人的普遍关注。在谋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进程中,人们不断探索着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创造  相似文献   

17.
"熵"世界观指导下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不断发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要求人们重新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关系,认识能量转化过程中的“熵变定律”及其对地球环境甚至人类文明的巨大反向推动作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统筹”的重要思想,其核心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熵”世界观指导下的可持续发展正为“五统筹”的思想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熵”世界观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须选择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交际法教学在成人英语培训中应用广泛。作为人类语言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之一,它在外语教学领域的贡献在于它正确处理了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的辩证关系,从而解决了人类运用语言的目的是为什么的根本性问题,它有继承性、包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人们正在进行各种探索,将具体的交际法理论应用在具体的成人英语教学中。  相似文献   

19.
甘良河 《活力》2012,(14):87-88
生态化城镇的建设,它摒弃了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顾人类福利和生态后果的唯经济的发展模式,转向兼顾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持续发展的,注重复合生态整体效益的发展模式。建设生态化城镇模式是人们对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所走过的道路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这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性的重大转折,是人类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和开拓新文明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20.
人类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与此同时,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不断威胁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人们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在理论界,也出现了许多和生态保护相关的学科,生态伦理学就是其中之一。文章在中外学者的基础上探究了生态伦理学的未来,并提出了个人的一些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