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葛敏 《理论观察》2013,(9):120-121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公民具有相应的法律素质,而法律意识是法律素质的核心。作为中国社会未来主体的大学生,他们的法律意识对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有很大影响,而高校负担着教育大学生的重要任务,因此,高校应当通过依法治校,增加法律教学实效性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等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科学人文素质对于他们自身发展极其重要,而当前我国大学生在科学人文素质方面存在欠缺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割裂,需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促进两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校必须重视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法律与人们的生活更加息息相关,大学生作为全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其法律知识水平的高低、法律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大学生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他们需要通过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但是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高校肩负着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论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培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法律意识是法律制度得以产生和正常运转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十分重要的课题。大学生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群体,他们的现代法律意识如何对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有很大影响。对大学生这一主体范围的法律意识现状进行分析,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培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关于高校学生法制教育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对培养新一代大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针对少数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的种种表现,分析其原因,提出了应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思路,以提高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如何,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整体态势,将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作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具体途径,要以“六个结合”的有效方法,以此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取得实质性飞跃。  相似文献   

7.
孙书建 《魅力中国》2014,(17):159-159
我国法制建设正在不断完善。能否真正践行依法治国方略,需要大学生有良好的法律意识,以此来指导规范自身行为,因而研究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问题就有其现实价值。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未来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其法律意识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我国法治建设能否顺利进行。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解决,使当代大学生成为懂法、守法、具有良好法治精神的公民。  相似文献   

8.
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也不断加快,但是,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不强,民主法制观念淡薄,导致大学生的违法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分析当代大学生民主与法制意识现状及其成因,培养大学生民主与法制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9.
刘晓云  秦湛其 《魅力中国》2014,(10):150-151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价值观现状关系着祖国的命运,他们是否确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国内学术界就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以及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应把握的几个重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世莲 《魅力中国》2010,(31):144-144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领导者,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我国依法治国的前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需要,探索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途径,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科学养生”课程围绕养生保健内容展开,突出中医养生方法的普及,以具备自我保健技能为核心,旨在提升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身体素质。将中医养生学引入大学课堂,对弘扬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发掘中医养生学的学科价值,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大学生的维权意识不断觉醒,大学生诉高校侵权的案件频见报端。大学生法制意识与传统管理模式发生了冲突。文章揭示了高校教育管理的内在矛盾,探讨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建设及途径。  相似文献   

13.
学习迁移能力是知识经济条件下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能力之一,培养具备学习迁移能力的人才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课程体系以外,学科竞赛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元认知的迁移能力,根据大学环境的学习特点,调整其认知策略,提高创新能力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大学新生在从高中生向大学生转变的过程中常常面临角色意识、角色位置、角色行为等的转变。然而,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人际交往以及管理环境等因素的突然转变,大学新生容易产生对大学认识片面、学习困惑、人际交往障碍以及自我认识缺陷等适应问题。因此,高校学生工作应该从大学新生的实际出发,以新生的成长成才为本,通过校本情怀教育、大学学习模式指导、宿舍走访制等方式,并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引领作用,引导新生顺利实现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5.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民富之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高校要充分认识大学生创业和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及其日常运作和管理上积极探索,找出适合自身特点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大学英语写作中句法层面的错误现象比较严重,而组成语法正确、表达地道的句子是构成完整语篇的重要因素.为培养学生英汉对比意识,本文对英汉语句法层面上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以学生的错误习作为例进行评析,以期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生走进了大学的校门,"90后"更加备受关注,他们的新特点、新思维给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从"90后"所处的时代背景、"90后"的新特点,提出因材施教,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加强就业意识教育,加强心理咨询等方面对"90后"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法治需要民众具备良好的法意识。法意识的启蒙和培育是一个国家法治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环节。我国民众法意识淡薄的现状决定了我国尤其需要启蒙和培育民众法意识,普法是我国民众法意识启蒙和培育的最佳途径和形式,具有直接有效性、快捷性和低成本、风险小的特点。普法必须以启蒙和培育民众法意识为宗旨和依归。  相似文献   

19.
学生工作部门是高校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的重要职能机构.大学生和高校学生工作部门的法制意识亟需大力强化,是高校推进素质教育和依法治校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离不开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大学生是建设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在高校中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尤为重要。随着"90后"大学生的出现,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也显得更为重要。在新时期,应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结合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新特点使高校政治理论课更具时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