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4 毫秒
1.
日本电信产业规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加入WTO后,电信产业规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积累了成功经验。当前,我国电信产业的改革和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研究和借鉴日本电信产业规制改革的经验,对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电信产业规制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应尽快出台电信法,建立新型独立的电信产业规制机构,引入信息产业基金和建立普遍服务基金,适当地运用不对称规制和综合运用技术、经济、法律等多重手段加强互联互通的监管。  相似文献   

2.
3G背景下电信竞争模型与接入规制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3G正在重组我国的电信产业组织,同时对电信运营商商业竞争模式的变革提出要求。本文构建3G背景下电信竞争模型,分析垄断运营商的网络规模决策及网络竞争的福利效应,并对电信接入定价决策及接入规制政策进行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垄断运营商缺乏提供普遍服务的激励;在网络规模非对等下,引入电信竞争通常是社会低效率的;在位者提供瓶颈资源的接入定价是社会低效率的,可以采用基于机会成本的有效元素定价对接入服务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信产业改革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98—2011年31个省的面板数据对中国电信产业竞争、产权与规制改革进行了实证分析,经验分析表明,竞争对电信业影响显著,而产权对电信业的影响不显著,历史上电信产业改革的客观效果使得利益分配更加倾向于垄断产业本身。因此,引入竞争机制、放松市场准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进行多元化产权改革,电信产业改革的效果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本文建议通过竞争、产权和激励性规制三种方式实现真正的融合从而达到改革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郭超  张磊 《全国商情》2009,(23):22-23
本文综合了近年来我国电信业规制体制改革的一些观点和素材,简要介绍了我国自然垄断行业以及具体到电信产业规制体制的整体情况;阐述了在2008年新一轮拆分重组后,我国电信规制体制存在的弊端;最后,针对目前较为突出的激励性规制改革、互联互通管制等问题,提出了两条我国电信产业规制体制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姜昆  郭兴 《企业家天地》2007,(10):80-81
由于信息不对称,传统的规制方法导致政府"规制失灵"。这引发了理论界和产业界对政府规制方式进行调整和完善的思考。激励性规制由此被引入传统自然垄断产业。本文阐释和分析了激励性规制在电信产业中的应用及其所带来的规制效率的提高,旨在为我国的政府规制和电信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信息不对称而导致政府"规制失灵"的现象引发了理论界和产业界对政府规制方式进行调整和完善的思考。激励性规制由此被引入传统自然垄断产业。本文阐释和分析了最高限价的激励性规制在电信产业中的应用及其所带来的运营商效益提升、社会福利增加的双赢局面,旨在为我国的政府规制和电信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电信普遍服务源自美国,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业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识.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电信普遍服务在世界各国中发展得相当迅速.各国的发展既有不同点.也有相同点.中国应该借鉴其中的成功经验发展自己的电信普遍服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信产业规制效果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从80年代开始进行了电信改革,1994年联通公司成立以及规制机构的相应改革,如1998年邮电部与其他部委合并成立的信息产业部成为相对独立的规制机构,对于这么多的规制政策我们不禁要问规制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实际效果。本文运用跨时期的方法整理了1978—2005年电信行业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我国电信产业规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分析了电信产业的垄断类型,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其自然垄断性正逐渐减弱,行政垄断的特性正逐渐显露,然后,分析了中国电信产业行政垄断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最后提出了电信产业克服行政垄断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小灵通”之战看中国的电信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透过“小灵通”进入移动市场的市场博弈现象,对电信改革中的定价、互联互通、频段分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激励性规制引导电信竞争,为电信产业的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规则与产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