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权法》破解金融困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两会”中最重要的看点莫过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审定通过,作为中国历史上审议次数最多的一部法律,对于历经13年的酝酿、修改和审议的法律,《物权法》第  相似文献   

2.
动态     
国家1《物权法》今年10月1日起施行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3月16日上午高票通过《物权法》。《物权法》是一部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这部法律被认为全面准确体现了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对于推进经济改革和建设法治国家都有着重大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政治文明迈出了重要一步。物权法分为总则、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占有等五编,共247条,将于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3.
《安徽农村金融》2007,(8):65-66
《物权法》经全国人大2007年3月16日审议通过,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物权法》作为我国民事法律体系中的一部基本法律,既涉及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又关系到每一位普通百姓的权益,更与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风险密切相关,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7月20日,省分行通过电视电话会议形式举办了全省农行系统高管人员《物权法》专题讲座。自本期起,本刊将在此栏目陆续介绍《物权法》有关知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物权法》之担保物权制度回顾与改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梁冰 《武汉金融》2007,(4):20-23
2007年3月16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物权法》草案高票通过。这标志着中国人第一次拥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的产权,中国的市场经济走进了“物权时代”。由于物权法涉及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物权法》草案历经八次审议,创造了全国人大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之最。虽然仍存在一些不足和争议,但物权法草案的修改、完善过程,可以说是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典范。而《物权法》草案最终高票通过,则反映了各方的广泛认可。物权和公民享有的其他自由权利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公民权利体系的基本内容,保护公民财产权利的制度安排不仅是现代政治文明的表现,而且是社会繁荣发展的前提条件。《物权法》的通过,对于推动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谐都将起到重要作用。本期专题选择了四篇关于《物权法》方面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试论《物权法》正式实施后对银行业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3月16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物权法》草案高票通过。这标志着中国人第一次拥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的产权,中国的市场经济走进了“物权时代”。由于物权法涉及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物权法》草案历经八次审议,创造了全国人大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之最。虽然仍存在一些不足和争议,但物权法草案的修改、完善过程,可以说是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典范。而《物权法》草案最终高票通过,则反映了各方的广泛认可。物权和公民享有的其他自由权利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公民权利体系的基本内容,保护公民财产权利的制度安排不仅是现代政治文明的表现,而且是社会繁荣发展的前提条件。《物权法》的通过,对于推动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谐都将起到重要作用。本期专题选择了四篇关于《物权法》方面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2007年3月16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物权法》草案高票通过。这标志着中国人第一次拥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的产权,中国的市场经济走进了“物权时代”。由于物权法涉及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物权法》草案历经八次审议,创造了全国人大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之最。虽然仍存在一些不足和争议,但物权法草案的修改、完善过程,可以说是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典范。而《物权法》草案最终高票通过,则反映了各方的广泛认可。物权和公民享有的其他自由权利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公民权利体系的基本内容,保护公民财产权利的制度安排不仅是现代政治文明的表现,而且是社会繁荣发展的前提条件。《物权法》的通过,对于推动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谐都将起到重要作用。本期专题选择了四篇关于《物权法》方面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陆阳  余振 《武汉金融》2007,(4):24-25
2007年3月16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物权法》草案高票通过。这标志着中国人第一次拥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的产权,中国的市场经济走进了“物权时代”。由于物权法涉及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物权法》草案历经八次审议,创造了全国人大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之最。虽然仍存在一些不足和争议,但物权法草案的修改、完善过程,可以说是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典范。而《物权法》草案最终高票通过,则反映了各方的广泛认可。物权和公民享有的其他自由权利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公民权利体系的基本内容,保护公民财产权利的制度安排不仅是现代政治文明的表现,而且是社会繁荣发展的前提条件。《物权法》的通过,对于推动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谐都将起到重要作用。本期专题选择了四篇关于《物权法》方面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会财会》2008,(2):34-35
一、国家颁布实施《物权法》的重大意义 我国的《物权法》于2007年3月16日由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分为5编19章247条,内容丰富,调整对象大至山脉、草原、江河湖海和地下矿藏的归属,小到居民住宅的电梯、水电管线、车辆泊位的归属和维护,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部基本法律。《物权法》的颁布实施,关系着坚持和完善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重大实现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物权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基本法律,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维护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研究决定,《物权法(草案)》去年7月10日向社会全文公布,广泛征求意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物权法(草案)》历经多次修订,将在今年提交全国人大审议。本期博士沙龙邀请武汉大学经管学院陈宁、陈承坪(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兴全三位教师对《物权法》涉及的几个关注热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杨玉熹 《银行家》2007,(5):38-39
我想从立法技术角度谈谈对《物权法》的看法.个人认为,从立法的技术上讲,《物权法》并不是一部很好的法律,主要在于其宣示性强,裁判功能弱,操作性较差,法律条款规定也不够完整,对一些重要的概念没有定义.例如,整部《物权法》,规定什么是"物"了吗?《物权法》第二条规定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那么什么是动产和不动产呢?在这部法律中没有表述清楚.  相似文献   

11.
《物权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基本法律,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维护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研究决定,《物权法(草案)》去年7月10日向社会全公布,广泛征求意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物权法(草案)》历经多次修订,将在今年提交全国人大审议。本期博士沙龙邀请武汉大学经管学院陈宁、陈承坪(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兴全三位教师对《物权法》涉及的几个关注热点进行了讨论。[编按]  相似文献   

12.
13年酝酿、8次审议,3月16日《物权法》终获全国人大通过。10月1日起,这部被业内人士称为我国确认财产、利用财产和保护财产的基本民事法律将正式实施。过去房地产发展中的一些模糊问题,诸如商品住宅产权续期、公共社区配套的归属、业主权利如何体现、如何保护拆迁人权益等等,都将进一步从法律上得以确认、规范。那么,这样一部牵涉不动产所有权的《物权法》,究竟会对楼市产生怎样影响呢?  相似文献   

13.
《物权法》是一部十分重要的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举措:全总曾于去年召开了学习贯彻《物权法》、做好工会资产产权登记暨资产统计工作会议。自治区总工会也就学习贯彻《物权法》和工会资产产权登记工作进行了专门研究部署。要求全区各级工会抓住实施《物权法》的良好机遇,认真学习、深刻理解《物权法》的立法宗旨、基本内容和各项规定,  相似文献   

14.
物权法是一部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物权法》是一部民生法、民权法,也是一部金融创新的促进法.我主要谈四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张树斌 《中国外资》2010,(10):187-187
我国《物权法》第5条“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说明我国物权实行法定原则。物权法定原则作为物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是物权法律制度的建构基础。本文试论物权法定原则。  相似文献   

16.
《金融纵横》2008,(6):F0002-F0002
为积极宣传我国民法典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深入研讨其中涉及的应收账款担保融资业务,从法律层面推进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和中小企业融资业务。6月3日至7日,人民银行总行研究局在扬州举办了“物权法及应收账款担保融资业务培训班”。  相似文献   

17.
《物权法》有关规定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法》作为一部调整和规范财产关系的基本法律,它确立了物权法定原则。在《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的基础之上,对担保物权制度作了重要修改和完善。本文对《物权法》中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具有密切关系的规定进行了概述,对商业银行如何妥善应对《物权法》所带来的影响做了深入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已于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物权法》在维护金融交易安全、保护金融资产、丰富金融资源、降低金融风险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物权法》中的担深物权制度以及不动产登记制度,均与金融业业务发展、风险防范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但是旧的《担保法》中有关担保物权的内容并未同时废止,本文就其存在的法律风险和机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打开了动产担保融资之门,它明确规定“应收账款可以进行质押”。为配合《物权法》应收账款质押的实现途径,中国人民银行建立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于10月1日上线运行。由此,企业应收账款这一“沉睡资产”开始被激发出融资活力。  相似文献   

20.
《物权法》中有大量的“兜底条款”,如对抵押物的范围采取“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均可抵押,体现了“法不禁止即为允许”的法治理念,极大地扩充了抵押物的范围。但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物权法并未将上述立法方法贯彻到底,在权利质押这一节,关于出质财产权利范围的规定仍然沿袭了担保法中的做法,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可以出质。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