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8 毫秒
1.
在董明珠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字:"献身企业忘自我,棋行天下女豪杰".这是格力电器董事长朱江洪在2005年8月送给董明珠的生日贺礼.那年,她51岁.  相似文献   

2.
闷热的天气让几滴雨水浇散了,柔和的阳光爬进董明珠的办公室。她的桌子有点凌乱,堆满了各种资料和文件,书架上摆着十多张自己的照片。照片上的她,目视前方,嘴角含笑,面部棱角分明,总有几缕头发显得不服梳理。白墙上挂着一幅字“献身企业忘自我,棋行天下女豪杰”,赠字者是格力电器前董事长朱江洪。  相似文献   

3.
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获奖名单揭晓,小米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均获奖。"铁娘子"董明珠与"柔中强"雷军当着全国人民下赌注一枚:赌小米5年之内销售额不能超过格力电器,而且赌资是10亿元。最近,小米入股美的,董明珠和雷军的"口水战"接连升级,舆论也将董明珠推到了风口浪尖。先不论谁胜谁负,我们深入分析对赌实质,其实,董明珠与雷军的亿元豪赌,赌的就是谁能成"百年企业"。董明珠说话铿锵有力,做事雷厉风行,无论营销还是管理,她都是一个天才。现在,格力进  相似文献   

4.
No.11新上榜综合得分:3.742交出一份业绩超预期大幅增长的成绩单,董明珠再次证明了自己"不会犯错"。根据格力电器10月30日公告,其三季度获得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57.25%。毛利率达到28.3%,同比上升7.5%,创历史新高。事实表明,在董明珠独掌大权后,三季度格力电器净利润的增速正在加快。她没有令投资者失望。2012年5月25日,在格力电器(000651.SZ)召开2011年度股东大会上,朱江洪正式  相似文献   

5.
珠海有个董明珠,格力电器公司主管营销的副总经理,无论老幼,认识的人都叫她“董姐”。喜欢她的人说,“听董姐讲话很过瘾。那么坦率、真诚,直言不讳;那么大的老板,很少生意场上的圆滑。”讨厌她的人说:“格力电器朱江洪总经理绝对是一个好人。董明珠那么凶,那么狠,她走过的路都不长草!”。  相似文献   

6.
《企业研究》2012,(23):6
《财富》近日发布2012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女性"排行榜。格力电器新任董事长董明珠在今年的排行榜上独占魁首。去年夺冠的华为公司董事长孙亚芳今年居亚军。8月份出任格力电器董事长的董明珠毫无悬念地成为今年排行榜的魁首。《财富》表示,对于带领格力电器步入千亿元企业  相似文献   

7.
董明珠是格力电器的女王,即使在饭桌上也不例外。格力公司年会结束时,已是夜里11点钟,董明珠和众多男高管陪嘉宾主持人一起吃夜宵,很多人早已吃过晚饭,但董明珠痛恨浪费,逐个点名要下属将还未吃完的菜"包圆",有人面露难色,但最终还是把盘子拉到自己跟前,一筷子一筷子吃了起来。这很容易让人想起董明珠的过去,在做销售员时,她就以坚韧不拔闻名,她用40天时间穷追猛打要回巨额欠款的故事广为流传,这种韧劲也让她屡屡  相似文献   

8.
又到"两会",又见董明珠。2016年3月5日晚,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现身中国企业家两会沙龙,当仁不让成为全场焦点。和雷军的赌局已是过去时,2016年的新梗是格力手机。两会期间,董明珠和雷军相谈甚欢那张合影疯狂刷屏,雷军真给格力手机点赞了?董明珠对此倒是看得很淡,"手机有没有空间做下去要看市场,你的产品能让消费者满意那就能做下去。"董明珠依然坚持互联网工具论,她认为互联网已经被神化:"10亿赌局其实是我们对市场的坚守。可能有人认为  相似文献   

9.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是今年达沃斯上媒体追逐的焦点,事实上,从2014年起,她就从未离开过媒体视线。2015年1月19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2014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显示,公司201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400.05亿元,同比增长16.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1.14亿元,同比增长29.84%,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此之前的1月9日,格力电器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类"二等奖。  相似文献   

10.
格力电器似乎进入有史以来的"至暗时刻",但在董明珠看来,这些都不过是"茶杯里的风暴"。面对外界的质疑,董明珠对所做之事坚决如常,但她"比以前更柔和了一些"。她正试图通过渠道和管理上的系列变革,让格力找到新的增长点,培养出新的接班人12月的北京已近深冬。一家位于三环边的格力专卖店颇显寥落,在它的旁边,几家小店已人去楼空,"疫情这两年都不好做,我们这家店还能勉强撑着"。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2010年中国30位商界木兰,承载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峻、比更多男企业家更坚硬的年度选择。她们担纲了主流商界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2.
王子  史小兵 《中国企业家》2012,(5):106-111,18
一场持续十余年的"飞蛾扑火"游戏最终破灭,谁该为此买单?位于温州最南端的泰顺县青山环抱,山间云雾缭绕,宛若世外桃源。在这座只有10万人口的小县城,街道上几乎看不到正规的出租汽车,县城里跑的是近百辆破旧的电动和人力载客三轮车。这里的人们习惯了平平淡淡的日子,而当下,他们中很多人的宁静生活随着一桩地下集资案的爆发被彻底粉碎。2月3日,立人集团董事长董顺生等多名高管涉嫌非法吸  相似文献   

13.
消费之王     
黄秋丽 《中国企业家》2012,(19):40-52,12
万达的一切布局都是围绕"人"做生意,这家巨型房地产公司,如何颠覆行业以及自己颠覆者万达,进入一个行业就改变一个行业的游戏规则,它越来越让人看不懂。夜幕降临,万达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的灯光在一片原始森林包围中格外璀璨,该项目占地18平方公里、总投资200亿元,有亚洲最大滑雪场,世界顶级酒店群、最昂贵高尔夫球场一它建成只用了三年时间,这是行业里难以超越的速度。为保证按照万达要求准时营业,很多店铺还没来得及装打印发票的税控机,更多商家选开业之后再停业整修。  相似文献   

14.
精准[传漾]     
秦姗 《中国企业家》2012,(12):81-83,13
广告主收集目标客户的数据,据此决定投放媒体、价格以及预算,而媒体则更智能地管理广告位的投放,优化收益,传漾走在了互联网巨头的前面No.06中国互联网广告的故事就和电视连续剧一样。江南春制造了分众,分众收购了好耶,几个年轻人离开好耶,然后就出现了传漾。在中国互联网广告发展的初期,以好耶为代表的代理模式,统治着整个行业。事实上,互联网广告代理公司,跟传统媒体广告代理公司并无二致,这些公司依赖大量销售人员,拿到好媒体的好位置和好时段,服务总数不超过1000家的大品牌广告主。传漾改变了中国互联网主流的广告服务方  相似文献   

15.
赵东山 《中国企业家》2020,(4):54-58,M0003
四年前黄峥说,"如果我是张一鸣的话,我会更激进地做全球化"。张一鸣确实这样做了,且丝毫不顾及与巨头之间的竞争。此次他把国内业务全权交出,专注全球管理,能成功吗?看似退身放权,实则另有洞天。张一鸣新一轮组织架构大调整,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此次调整的最大变化是,张一鸣把国内的业务全权交给了张利东和张楠,这两位中,张利东亲手搭建了字节跳动的商业化体系.  相似文献   

16.
华为转基因     
秦姗  冀勇庆 《中国企业家》2012,(15):46-61,10
中国标杆公司的自我革命之旅。曾经战无不胜的基因,能否帮助它成为拜用户教信徒"脑子简直进水了。不是研究生、博士生,搞不明白这个(产品设计)的逻辑。"华为终端公司董事长余承东说的是华为即将亮相的EmotionUI,"今天夜里还得和团队再开个会,不能把用户体验搞得非常复杂,搞得功能强大但很难用,消费产品要懂人性,要讲体验,体验是真正打动消费者心灵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袁菌 《中国企业家》2012,(10):75-79,9,74
高速增长让京东商城过早成为"公敌"。电商浪潮渐退,京东还未上市,它真是裸泳者吗?如果没有口水站和将死的传闻,那还是京东商城吗?京东商城集团创始人兼CEO刘强东肯定要说"Yes",但没准儿偷偷在心里说声"No"!2012年,有关"京东将死"的传闻如期而来。宣称不再发微博的刘强东没按捺住性子,在愚人节发了一张照片后,又开始和当当网CEO李国庆在做博上隔空对攻。  相似文献   

18.
王瀛  王远凌 《中国企业家》2012,(17):98-102,19
三个月来,吴长江被贴上了"民粹掩盖错误"的标签,阎焱成了借助"伪契约精神"泄私愤的代表。一家好端端的行业龙头公司因"内讧"而陷入绝境雷士照明创始人吴长江,两手空空,回到了曾经的工厂和总部。"我会回来的。我相信伟大的人性治理,而不是虚伪的契约精神……"掌声、拥抱、泪水、口号、标语……公司中层、普通一线工人、经销商、供应商们的群体表情映射出一个中国式创业家的真实气场。  相似文献   

19.
刘菲菲 《价值工程》2012,31(28):6-7
2012年5月25日,格力电器2011年年度股东大会上,国资背景的周少强遭遇机构投资者等中小股东投票否决,从格力此次事件来看,机构投资者等中小股东投票否决董事侯选人,是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进步。本文由此作为切入点,来浅谈一下中国民营企业在如何利用创新的手段来提高自身素质,达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Within the scope of a meta-analysis of empirical studies we will point out the State-of-the-Art of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of company’s culture and success. Apart from the analysis of this relationships the emphasis of this article is on a review of the measurement of company’s culture and success, as it was shown up in the regarded studies. Building up here a measuring concept is developed for both factors, which can be esteemed a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further studies to estimate thus the influence of the company’s culture on company’s suc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