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新友 《活力》2013,(10):162-162
一、滨洲线西部地区主要煤炭装车站运输现状 1.主要煤炭装车站运量统计 滨洲线西部地区主要煤炭装车站是指:大雁区域的雁矿西站和雁矿1号站.与大雁煤矿接轨;海拉尔区域的海拉尔东站、海拉尔南站、海拉尔北站。与宝日希勒煤矿接轨;伊敏区域的伊敏站与伊敏煤矿接轨;扎赉诺尔区域的扎赉诺尔站与扎赉诺尔煤矿接轨。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我国煤矿井下年排放矿井水达45亿立方米,利用率为43.8%,远低于发达国家80%左右的标准,大量排放的矿井水不仅造成环境污染,也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矿井水的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还有一部分来源于地表水、断层水、含水层水、采空区水,那么如何让这些水资源变废为宝?本文就矿井水资源现状以及矿井水处理技术做一浅谈。一、矿井水资源的种类矿井水的基本水质与当地地下水水质相同,但由于流经采  相似文献   

3.
矿井水是在开采矿产的时候由于矿层较深而出现的地下水或是地表水的总称,矿井水根据矿产开采的位置或是种类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性质,还有很多的矿井水中会含有一些矿石碎渣等。据专业人士的调查,我国的矿井水中的主要物质是悬浮物和可溶性无机盐,矿井水根据其所含物质的不同分为多种不同的种类,每种矿井水都具有不同的处理技术,我国矿井水的回收利用率较低,导致大量水资源的浪费,不符合生态环境的建设原则,利用多种方式进行矿井水的净化和处理,缓解我国的水资源紧缺状况,是未来矿业行业的发展重点。本文将对矿井水实施水处理技术的重要作用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多种不同的矿井水的处理技术进行深入探究,最后对矿井水处理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仔细阐述,促进我国矿井水的合理利用,实现矿产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煤矿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矿压和地温都在逐渐提高,为了防止煤炭出现自然发火的情况出现,目前都采用集注阻化剂泥浆、胶体、注氮和均压为辅的矿并快速防灭火技术,尽管如此,煤炭自然发火事故,仍然给我国的煤矿事业造成了很多损失,本文就煤矿自然发火的并下防治策略发表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对煤矿开采工作有一定的帮助,对自然发火的井下防治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当前,煤炭还是我国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煤炭的需求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占主要的能源结构。然而,煤矿生产却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煤矿安全生产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影响我国煤炭产业的正常发展,本文从煤矿安全生产方面进行了阐述,为煤矿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6.
新一选煤厂净化处理益新煤矿简单沉降后的矿井水,取代生产用自来水及其它非饮用用水,实现选煤厂非生活用水的全面矿井水化,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成本核算办法,是1991年原能源部制定下发的。从1993年会计制度改革,到现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仍一直沿用原有的制造成本法没有改变。核算内容基本还是按照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确定的开支范围。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它仅核算煤矿生产的直接生产成本,可以说已不能适应当前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严重制约了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科学界定煤炭企业成本核算范围,改变目前煤炭成本核算现状,为煤炭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已是煤炭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能源安全的现状(一)中国的能源生产。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能源生产与需求大幅度增长,煤炭产世居世界第一位,石油列第五位,电力位居第二。自1978年以来,煤炭与电力生产增长极为迅速。煤炭与电力生产的迅速增长主要原因是非国有企业的进入,使煤炭与电力生产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煤炭生产由国有大型煤矿为主逐步转向国统矿。地方国营矿和乡镇煤炭三分天下,最终演变为乡镇煤矿占据半壁江山。1995年乡镇煤矿的总产量超过了国家统配矿,成为煤炭供应的主力军。中国煤炭生产的持续增长对保证中国能源需求起了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6,(30):16-17
为了解决矿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矿井水的资源化利用效率,本文从"保障安全、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管控效率"的总体要求出发,分析了梅花井煤矿矿井水管理的一些先进做法,探索了一套适用于矿井实际的矿井水复用模式,即顶板探放涌水和矿井其他各类排水分类分层次利用模式,本文的研究对推动矿井水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越来越不计后果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取决于对经济过热的追求,但更源于对环境的破坏。山西所谓我国的煤炭大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煤炭产业作为我国能源的支柱,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然而,众所周知煤炭行业的污染较是较为严重的,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的二氧化硫、甲烷、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这成为酸雨和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时,排放的矿井水也会破坏地下水资源,加剧水资源的匮乏。当下,在“可续发展观”和“低碳”的政策观念影响下,煤炭企业必须寻求一条能够可持续发展道路。因此,本文将以兰花集团为例,探讨环境会计在山西煤炭企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技术开发》2015,(24):25-26
我国是煤炭储藏大国,煤炭是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我国的采煤工程的专业技术水平,从而不断提高煤炭开采效率,提高煤矿的经济效益,延长煤矿的综合使用寿命。文章根据煤矿工程的实际生产经验,针对煤炭开采中使用的多种开采技术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并对煤炭开采技术的使用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套经验,对煤炭工程的相关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祥龙 《科技与企业》2014,(21):153-153
煤炭是中国的第一大能源,煤炭的安全有效生产能否得以保证,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利益。在煤矿企业中,除了大量的采煤工人,煤矿机械设备是保证煤炭生产的必备条件,并且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煤矿的机械化程度将日益提高。本文简要介绍了机械设备维修的四种方式和目前我国煤矿企业采用的故障诊断技术,并探讨了提高煤矿机械设备可维修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煤矿企业的快速发展,一些机电设备被广泛的应用在煤矿企业中,由于过度的依赖机电设备,使设备故障频频发生,在很大程度上给煤矿机电设备的健康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健康管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的维修次数,对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徐建文 《科技与企业》2014,(20):196-196
煤炭是中国的第一大能源,煤炭的安全有效生产能否得以保证,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利益。在煤矿企业中,除了大量的采煤工人,煤矿机械设备是保证煤炭生产的必备条件,并且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煤矿的机械化程度将日益提高。本文简要介绍了机械设备维修的四种方式和目前我国煤矿企业采用的故障诊断技术,并探讨了提高煤矿机械设备可维修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企业技术开发》2015,(27):168-169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煤炭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在高瓦斯煤矿机电运输管理中,更多地选用了先进的设备、管理方式等,以此提升了高瓦斯煤矿机电运输安全性能、降低了管理成本,为煤矿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参考依据。文章主要对高瓦斯矿的概况、高瓦斯煤矿机电运输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管理水平提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水在煤矿生产中,无论是用在防尘上,还是做动力或材料上,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主要资源。然而,在生产过程中,流入井筒、巷道和固采工作面的地下水、地表水、大气降水及生产管路供水等所构成的矿井水,又常常给煤矿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煤炭行业是我国的传统行业,是以煤炭开采为主的行业,是我国能源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国的煤炭资源储量巨大,可以支撑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由于我国煤炭行业的从业人员很多,且该行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多种危害因素,所以矿井的工作环境和职工的健康安全必须要受到重视,建立健全煤矿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势在必行。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如何构建煤矿职业卫生管理体系,为煤矿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给出可供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煤炭是一种最常见的资源,我国作为一个煤炭大国,在煤矿开采方面,一直在不断探索先进的开采技术。然而,由于我国对于煤炭需求量非常大,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未能达到应有的要求。再加之,有些煤矿企业的开采技术和作业不够规范,导致了我国的煤矿开采中出现了诸多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了能够让我国的煤矿开采事业得到长久的发展,在开采煤矿的同时保护环境,就必须寻找一种绿色的煤矿开采技术。对我国煤矿绿色开采技术发展的探究,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9.
<正>为调整煤炭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促进煤炭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大淘汰煤炭落后产能工作力度,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2011年4月,河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大小煤矿关闭力度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决定》(冀政〔2011〕45号)。现在,河北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正在按照"关小建大、重组一批、关闭一批"的整体工作思路有序进行着。国有大型煤炭企业正在按  相似文献   

20.
煤炭矿政管理是煤炭行业的基础管理工作,税费政策是煤炭矿政管理十分重要的一方面.文章通过中外煤炭税费政策的对比,重点介绍典型国家的煤炭税费政策,从而为我国煤炭行业的税费改革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