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固定资产折旧是会计核算中的重要问题,《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十七条规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包括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但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普遍采用平均年限法,很少选择其他折旧方法,其结果可能导致折旧分配不合理,成本信息不真实。本文通过分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中平均年限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原理,探讨符合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折旧方法,并根据计提折旧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优化固定资产折旧的具体建议,以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的财务人员,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财务核算当然正确;但如果不了解税法与会计处理差异,就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损失。我们首先看一下《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在资产确认计量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相关的实施条例(下称新税法)将于2008年1月1日正式施行。新税法对各种反避税工具(包括转让定价调整、成本分摊、转让定价同期文档准备、防范资本弱化等)的运用提供了更为详细的阐述和应用指导。在这之中,转让定价相关法规占有相当篇幅。  相似文献   

4.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内资、外资企业所得税,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为了对企业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予以细化,保障企业所得税法的贯彻实施,2007年11月28日国务院第197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实施条例与企业所得税法同时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5.
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新税法)已于2008年1月1日正式生效,以此取代了原内资企业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外资企业适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称原税法).与原税法相比,新税法在纳税主体、税率、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税收优惠以及反避税等方面都有很大变化,对各类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经营成果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将对上述影响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6.
韦坚 《特区经济》2007,(8):237-239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并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税法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有利于为各类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税收法制环境。本文从统一税法、统一税率、统一税收优惠和统一税前扣除四个方面,探讨了新税法对我国内外资企业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对外开放形势的需要,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1993年7月,我国在保留过去直线折旧法的基础上,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技术进步快的电子生产企业、船舶工业和船舶运输企业、生产“母机”的机械企业、飞机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和汽车运输企业、化工生产企业和医药生产企业以及其他经财政部批准的企业允许其采用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是刺激投资的主要经济杠杆之一,客观上也促进了科学技术在生产经营上的应用。可以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有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规定可以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在我国允许使用不到四年的时间,正确认识加速折旧法的意义,对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对固定资产折旧处理做出了新规定,很多企业开始按照新规定调整折旧年限及残值,但在调整过程中发现对2008年1月1日之前已购置未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不知该如何处理,衔接工作给所得税汇算清缴带来了一些麻烦.文章将针对企业在固定资产折旧调整衔接处理方面所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说明并辅以具体案例,希望能帮助企业实现准确运用税收政策降低纳税风险的管控目标.  相似文献   

9.
2007年3月16日,中国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同日以主席令第63号形式公布,该法已于2008年1月1日施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将取代1991年4月9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1993年12月13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鉴于新法在纳税人主体、税率、扣除、税收优惠等方面与现行税法有诸多不同,文章对新旧法规变动部分进行了简要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财政部新颁布的《工业企业财务制度》明确规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一般采用平均年限法”(即直线法).而“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技术进步快的电子生产企业、船舶工业企业、生产‘母机’的机械企业、飞机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化工生产企业和医药生产企业……”等,“其机器设备可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新制度的颁布.对乡镇工定企业使用加速折旧法提供了政策依据,但现行的加速折旧方法存在明显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的财务人员,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财务核算当然正确;但如果不了解税法与会计处理差异,就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损失.我们首先看一下<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在资产确认计量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从2008年1月1日起执行。由于新税法与新会计准则的差异很大,新税法与原税法也有较大的区别,所以企业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特别是在进行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时,尤其要注意学习和把握两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黄庆 《新疆财经》2007,(6):52-54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税收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本文结合新税法的相关条款,具体分析并解读新税法中的和谐理念以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和规范。  相似文献   

14.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这是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一项制度创新。为了确保《企业所得税法》的顺利施行,与之相配套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也于2007年12月11日正式出台,并从2008年1月1日起和《企业所得税法》同时实施。两税合一的工作从1994年就开始酝酿,直至今天宣告合并完成,已是悠悠十四载。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已经于2008年1月1日实施,新税法对原有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和相关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税法的改革对企业的纳税筹划产生重大影响,为适应税法改革的新变化,在全面学习和掌握新税法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纳税筹划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随着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企业所得税法)的施行,"两税合并"、"四个统一"给中国的内外资企业建立了统一、规范、公平的市场环境,使中国的市场更加国际化,同时也使得人们对新税法中外商投资企业税收政策的变动越来越关注。  相似文献   

17.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63号予以公布,于2008年1月1日起实行。新出台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降低了基本税率,规范了税收优惠政策。为内外资企业创造了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2007年11月28日,国务院197次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512号予以公布,与企业所得税法同步施行。  相似文献   

18.
<正>2007年3月16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审议并通过。新税法与现行税法在税收优惠政策、税率、税前扣除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这些变化将对我国内资企业带来哪些影响?影响程度有多深?范围有多大?带着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后,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发生了很大变化;将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新《企业所得税法》也与现行税法相比有较大的调整。本期财务监管专栏的主题即关于企业所得税的问题,通过新旧对比分析了新准则和新税法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并以案例分析对企业的税务筹划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产业》2009,(2):260-26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扶持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称《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称《实施条例》)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