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作诗  米兰 《中国西部》2012,(1):156-161
在人民币升值的喧嚣声中,人民币汇率出现连续几日触及跌停。人们不免要问:其中原因是什么?这是暂时的现象,还是人民币升值趋势的转折点?人民币存在不存在严重低估?未来人民币汇率政策如何选择,是选择浮动还是盯住一揽子货币?人民币的未来走势又会如何?  相似文献   

2.
从2005年7月的汇率改革后,人民币兑关元迄今已经升值了20%,但是前一段时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出现连续四日跌停,引发了人们对于人民币汇率走向的种种思考。笔者认为,人民币连续大幅升值后,在新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人民币适当贬值是正常反映,应正确理解人民币适度贬值。  相似文献   

3.
【香港《香港商报》11月24日】自人民币汇率改革放弃与美元单一挂钩,并初始升值2.1%后,人民币新汇率机制运作顺畅。虽然汇率有升有跌,排除了市场对新机制单边走势的预期,但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总体上以升值为主。若以人民币兑美元最高点8.0664计,人民币在汇改后已累计升值约0.5%,加上初始调升的2.1%,人民币汇率已比汇改前上升约2.6%。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信息》2011,(24):37-37
12月14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3396,6.3712为当日跌停点,至收盘时,该汇率为6.3713。  相似文献   

5.
去年7月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新机制运行平稳。人民币汇率初步摆脱了单一盯住美元的局面,总体呈现稳中趋升的走势。同时,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出口增长强劲,敏感行业和企业的就业和利润稳步增长。但是,外贸顺差不断扩大,外汇储备增长居高不下,显示外汇市场供求失衡依然较为严重。不过,与市场预期人民币加速升值不同,当局一直强调按照主动、渐进、可控的原则逐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核心是调机制(即是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或扩大汇率浮动区间)而不是调水平。那么,如何理解当局将汇改的重点放在增加汇率弹性上呢?  相似文献   

6.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宣布对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并一次性地将人民币汇率水平提升2.1%,此后中国人民币汇率将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一定程度上而言,这似乎为持续数年的汇率走势之争划上了句号.然而,硝烟并未就此消逝,我国此次人民币汇率调整仍然远远低于国际社会的预期,就在人民币汇改政策刚刚出台之后不久,一些国际金融机构纷纷预测:这次人民币汇率的长期走势调整只不过是人民币未来升值的第一步,自此以后,人民币可能像当年的日元一样从此踏上漫漫升值之路.  相似文献   

7.
2011年12月30日,在最后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大涨148个基点,轻松突破6.31整数关口,来到了6.3009,再创汇改以来新高,全年涨幅达4.84%。虽然在2011年12月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曾连续十几日触及跌停,人民币贬值预期很浓,但最终人民币还是延续了升值趋势。这其中,央行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而采取干预措施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可以看到,人民币升值的内外部压力虽有所减小,却仍存在。个人认为,未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会保持升值态势,但升值幅度将有所降低,波动幅度将加大。  相似文献   

8.
【英国《金融时报》12月3日】12月1日与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两天罕见地跌停,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较前一交易日分别走低156个基点以及22个基点。市场对此异常关注,不少分析师认为这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始反转的信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是否会就此走上贬值之路?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汇率一直是关注的一个焦点,近期汇率走势不断上下波动,势必将增加汇率弹性.本文就目前加大人民币汇率弹性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条件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近期,即期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连续触及跌停,引发了金融市场的极度恐慌。这种罕见的跌停到底是什么原因?应该讲,人民币急速下跌的原因众多,既有美元短期需求的冲击,也有人民币汇率的套利因素;既有跨境资本回撤,也有内部经济增速的预期改变;既有被动的阻击,也有主动的调整。然而,人们似乎还没有完全认识到,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联合早报》12月16日】人民币不是一个可自由兑换的国际货币,中国并没有完全放开资本项目管制。最近人民币汇率连续两日跌停,四个交易日走低,与其说是市场信号,不如说是中国政府打出的一张牌。  相似文献   

12.
张静 《北方经济》2007,(3):85-85
2006年5月15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破8”,此后,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已呈加速跑态势,这种强势走势对各利益关联方产生了重大影响。国内外各界对人民币制度的争论异常激烈,笔者结合当前的汇率政策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运用ARMA模型对欧元、日元汇率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解释,然后,根据人民币汇率改革确定的参考“一篮子货币”原则,结合美元汇率加权计算,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长期走势进行预测,提出了加强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14.
李健 《中国经贸》2013,(13):62-63
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连创新高,再次引起我国外贸企业对汇率走势的担心。在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的新形势下,坚持市场化改革目标,科学运用汇率机制,是打造我国外贸升级版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开始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此人民币汇率开始了浮动的历程.本文首先对我国现行汇率形成机制的内容和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汇率理论和中国实际情况分析得出自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现时走势为"升幅可控、波幅较小"的缓步升值态势,并对宏观经济增长差异、国际收支状况、外汇储备、利率差异、物价变动水平等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重要囚素进行分析.最后对人民币升值的正负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5年3月。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在答记问时表示: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将“出其不意”。这使得一直关注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国内外投资意识到,人民币汇率会成为2005年中国宏观政策的最大悬念。4月,美国参众两院先后以不同的形式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使得人民币的政策悬念增加了国际色彩。  相似文献   

17.
随着未来全球经济的持续低迷,国际汇率市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在此影响下,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也触动着中国政府监管层、企业和个人的神经。 国际汇率市场在2009年将如何变化?人民币汇率将走向何方?中国出口企业应该如何规避汇率风险等一系列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18.
一波突如其来的下跌,令人民币的走势变得迷雾重重。1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大跌,一度逼近2%的“跌停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暴跌令人咋舌,伴随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形成,股市也在同期出现盘中大幅下挫。这些都引发各方担忧:人民币是否就此进入了贬值周期?对股市等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罕见暴跌人民币贬值成为时下的热门话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2014年9月底走到了阶段性高点6.1左右后,走上持续贬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汇率制度改革以来开始分析人民币的汇率走势,同时对货币篮子中的主要币种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人民币的汇率表现出明显的升值态势.汇率的变动关系到一国的时外贸易,也影响国内的经济形势,如主要对企业的出口水平、资本的流动性和银行业造成影响,但是在汇率变化的影响下,商品价格的上升会使我国受益,同时有助于提升国内企业的竞争力,还会拉大劳动力的就业空间.  相似文献   

20.
袁林枝 《中国经贸》2009,(12):164-165
2008年底,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回顾了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历史走势,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升降的利弊,阐述了人民币目前面临的各种压力,并做出2009年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总体基本稳定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