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19世纪著名的俄罗斯作家普希金的代表作,作品中女主人公达吉雅娜为情而生、为情而苦,这一形象感人至深,在俄罗斯的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达吉雅娜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使人们正确的认识女主人公。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俄罗斯电影《十二怒汉》为例,剖析导演米哈尔科夫50年后翻拍美版同名电影所蕴含的俄罗斯文化,分析电影中所反映的民族冲突、社会问题及人文情怀.米哈尔科夫对民族,对历史,对个人的深切关注,反映了其时代风云变幻中的民族形象与民族性格的深刻烙印.  相似文献   

3.
刘家宇 《黑河学刊》2014,(12):22-23
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广大女性受到最为严苛的束缚和压迫,随着思想意识的逐渐觉醒,女性们的反抗必然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十九世纪的"女性形象"这一类型的文学作品,在俄罗斯文坛占有重要地位,对俄罗斯文学的推进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如《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达吉亚娜,《谁之罪》中的柳邦卡,《罗亭》中的娜达丽雅,《奥勃洛莫夫》中的奥尔伽,《怎么办》中的薇拉等,她们个性鲜明,形态各异,都犹如璀璨的明珠,放出夺目的光彩。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释了索尔仁尼琴的早期作品《玛特辽娜的家》中的主人公玛特辽娜.认为她一生遵照东正教道德法则生活,在纷繁芜杂的尘世中始终保持着内心世界的平和,和俄罗斯历史上的圣徒形象几无二致.她博爱,简朴,坚忍而又高尚,因此作者称赞平凡的玛特辽娜为圣徒.作者也借助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强烈的宗教意识,唤醒人们的良知,从而使俄罗斯那份古老的善良淳朴的民族精神得到复兴.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2013,(14):90-91
俄罗斯及国外疗养院疗养业务中的创新性治疗康复体系阿尼西莫夫.H,卡尔贝舍娃.H.B《阿尔泰城堡》疗养院,别洛古利哈市,俄罗斯;阿尔泰医科大学,巴尔瑙尔,俄罗斯对在《阿尔泰城堡》疗养院(位于疗养城市别洛古利哈,俄罗斯)研究和推广的大规模系统创新方案进行了描述。这一依稀中的所有疗养法均为发明。寻找到创新性解决方案首次将使用别洛古利哈地区氮-硅温泉水的高科技计划推广到温泉水的产生地之外,这一方案在对温泉水中每一种作用现象进行自然结合时,又遵守了每一种  相似文献   

6.
李小平 《黑河学刊》2014,(12):28-29
《前夜》这部作品,是屠格涅夫应俄罗斯时代发展趋势而写的一篇小说。在农奴制制度即将废除前夕,俄国社会需要一大批新人进行突破,《前夜》中的叶琳娜就是这一位应时代而生的新女性形象。以下,本文将对屠格涅夫及其《前夜》这部作品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其中新女性叶琳娜进行研究,以期获得对这部作品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三部长篇巨著。在这三部巨著中,作家分别塑造了三个优美的妇女形象,她们不仅成为俄罗斯文学的骄傲,也为世界文学增添了新的艺术光彩。  相似文献   

8.
《死魂灵》是俄罗斯伟大作家果戈里的代表作,这部长篇小说批判了腐朽没落的封建农奴制度,刻画了五个不同的典型地主形象,一问世就引起了巨大反响,这源于它深入的批判现实和独特的艺术特色,并因此成为俄罗斯"写实派"的里程碑。本文主要探讨《死魂灵》的艺术特色,从典型形象、叙事结构、写作技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电影展现的往往是俄式独有的硬汉气魄及对战争的反思.然而,俄罗斯的著名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却利用好莱坞的表现手法描绘了沙皇俄国, 《西伯利亚理发师》中的很多情节都突显了俄罗斯民族对统治者的狂热.这部作品通过美化沙皇、效忠沙皇、崇拜沙皇,深刻揭示了俄罗斯民族对统治者崇拜的历史成因.  相似文献   

10.
中苏电影文化交流是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而展开的,苏联电影中的中国形象走过了从模糊到清晰,从无知到认知的过程,体现了当时中国文化背景和社会规范中的典型形象,这些形象作为一种别样风情,既丰富了苏联电影的文化内涵,也成为中华文化在俄罗斯人心中的标志.在电影中,俄罗斯人更真切地感受到了东方文化的魅力,在客观上强化了中俄文化的融合和交流.  相似文献   

11.
刘婉璐 《魅力中国》2013,(8):327-327,329
塔吉雅娜是俄罗斯著名作家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女主人公的形象,她是19世纪俄罗斯优秀女性形象的典范,也是诗人心目中理想的女性形象的化身。本文拟从文学伦理学的视角,对该形象予以重新解读。对伦理道德的追求以及对伦理身份的捍卫在塔吉雅娜的性格中占据主导地位。当面临伦理与爱情的两难抉择时,她毅然选择了放弃爱情,捍卫了伦理秩序与道德规范,从而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电影《我是一名教师》讲述了在二战时期,一名苏联乡村教师帕维尔所在的村庄被德国法西斯占领,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事件和心理纠葛,由一名老实本分的知识分子蜕变为抗击德国法西斯的英雄.影片中教师的形象促使人们去思考教师的职责究竟是传授知识还是塑造灵魂,同时这个教师形象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内涵,能够据此进行深入解读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刘麒婷  杨雷 《理论观察》2015,(3):102-103
反乌托邦文学作为对乌托邦幻想的反驳,实现了对现实世界的警示和批判意图.20世纪是俄罗斯反乌托邦文学的大发展时期,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反乌托邦文学作品,其中《我们》、《切文古尔镇》和《夜猎》三部作品为我们演绎了俄罗斯反乌托邦文学从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末期的发展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4.
作为经典之作的苏联电影《滨河街之春》塑造了一位普通教师的形象,深刻反映了其形象产生的社会文化因素.在传统的社会文化下培养的教师寻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及文化归属.影片既反映了年轻一代在社会文化教育变革时期的困惑,也反映了苏联的社会文化及俄罗斯民族的风俗文化.  相似文献   

15.
《黑暗之心》中的女性有马洛的姨妈,贸易公司的两位看门人,库尔兹的非洲情妇和未婚妻.康拉德笔下的女性形象已经不是简单的普通女性形象了,她代表的是一种社会反映,对女性的社会反映.本文将通过对《黑暗之心》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女性的生存状况和社会地位,并且分析康拉德是否是名真正的“厌女症”的男权主义者.  相似文献   

16.
空间词一直以来是各个学科研究的热点,然而对它的研究在各个学科中的视角有所不同。本文以俄罗斯心理语言学为理论基础,以《俄语联想词典》为依据,分析了《俄语联想词典》中前75个核心词中的5个空间词的联想场,以此来分析俄罗斯人的空间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7.
杜宇 《理论观察》2015,(3):104-105
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哈姆雷特》最能反映他人文主义精神.本文通过对《哈姆雷特》的剧情介绍,从人文主义的觉醒、人文主义的形象以及人文主义中的存在主义三个方面解读了此作中的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电视剧《战斗民族养成记》中展现了俄罗斯与美国的文化差异,突显了俄罗斯的民族性格及其文化的独特性.俄罗斯人通常认为一个人微笑,不只是礼貌的表现,这个笑容里一定还包含其他含义.《战斗民族养成记》展示了俄罗斯民族对“笑”的独特理解,深刻揭示了俄罗斯人的“笑”文化,对俄语学习者关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避免“文化休克”、促进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者以《世界知识》为研究样本,按照前后一致的内容分析法研究程序,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基础上,对30年(1980-2009年)来《世界知识》杂志中美国形象的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作者从整体和侧面两个维度,借助关注强度和关注的波动强度两个指标,衡量了美国重要性的变化过程;借助认可度和认可度的波动强度两个指标,揭示了美国受认可度的变化情况。在重要性方面,与英国、俄罗斯、日本等三个大国相比,美国是对中国最为重要的国家;在认可度方面,美国的整体形象不被中国认可。  相似文献   

20.
中亚速览     
俄最大中资商业项目招商【《北京商报》】中国在俄罗斯最大的商业项目——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已经启动招商,整个园区计划在3个月后投入运营。据俄罗斯中国总商会会长蔡桂茹介绍,目前,已有28家俄罗斯企业入驻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还有30家俄罗斯和其他国家的企业签订了租赁合同。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主要销售轻纺、电动机械、建材、盆景和食品等品类的高品质中国商品,旨在改变中国商品低价、低质的形象。有业内人士认为,建设类似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这种高起点的现代化商贸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