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秦邦建 《经营者》2005,(7):105-106
品牌竞争的核心是品牌价值的高下之争,如何提升品牌价值也就成为了品牌经营的关键。在品牌竞争时代,品牌价值的提高,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有利于树立企业独特的个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名牌与世界名牌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为了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站稳脚跟。中国企业的品牌建设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的企业在更大规模和更高程度上被推向竞争的舞台。竞争已渗透于企业营销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焦点则由价格之争、服务之争转化为品牌之争。企业越来越深切地感到,良好的品牌形象就意味着广阔的市场和良好的效益。因此。实施名牌战略,争创名牌产品。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保险展业中,竞争无处不在,如何正确对待竞争,通过理性的竞争使竞争对手心服、口服,是我们经常要面对的问题。整个一部红楼,洋洋洒洒数万言,被号称为百科全书。但是简而化之,却是钗、黛的爱情之争。一个是山中高士,一个是世外仙殊,当两个人同时爱上了贾府新贵——宝玉的时候,难免会有一场明争暗斗。从红楼所述来看,双方竞争的方式和手段各有千秋,而最终实质性的胜利者:宝钗无疑是理性竞争的强者,情场之争亦如商场之争,通过宝钗争取爱情的方式、方法可以给予我们很多理性竞争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伦敦奥运会落下帷幕,与中关金牌之争一样,中美大国竞争,特别是中美制造业之间的竞争同样在现实生活中延续,中美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产业升级将更为紧迫。  相似文献   

5.
会计准则制定权的争夺:理论分析与中国实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术界对会计准则制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准则制定过程和准则的经济后果,通常假设准则制定机构是单个利益集团,不涉及不同准则制定机构之间的权力之争。本从准则制定的两种理论出发,阐明不同准则制定机构是以自身利益为标准行事的,它们之间的权力之争构成了准则供给的竞争。基于中国现实的分析表明,准则制定机构间确实存在微妙的权力之争。章的最后是本观点的总结以及此次研究的局限。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当今的市场竞争,实质上是标准之争。随着我国加入WTO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标准化在提高企业全球竞争力、破解国外贸易和技术壁垒、促进贸易多元化、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尤其在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等方面发挥着制高点的作用。提高质量,打造品牌,标准必须先行。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市场的竞争已经从产品和技术之争转变为对标准和知识产权的主导和占有。为了应对新经济时代国际贸易的新格局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国都通过制定标准化发展战略来指导本国的标准化工作。面对新的挑战,我国制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正>引文品牌竞争的核心是品牌价值的高下之争, 如何提升品牌价值也就成为了品牌经营的关键。在品牌竞争时代,品牌价值的提高,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有利于树立企业独特的个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名牌与世界名牌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为了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站稳脚跟,中国企业的品牌建设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现代企业之间的标准之争空前激烈,单单一项3G移动通讯标准之争,就可能决定数千亿美元资金的流动,足见标准之惊人威力。在这场“赢者通吃”的标准战中,企业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制定自己的标准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10.
在知识经济的现今,同一产业企业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技术的竞争。一些专家认为围绕市场展开的“技术搏杀”包括:技术、专利、标准三个层面。在他们看来技术竞争的核心和终极内容是标准之争,因为  相似文献   

11.
惜住 《企业文化》2008,(10):70-71
百年奥运带来了百年一遇的营销机遇,营销的竞争是一场心智之争。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市场的竞争已经从产品和技术之争转变为对标准和知识产权的主导和占有。为了应对新经济时代国际贸易的新格局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国都通过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在21世纪初加入WTO之后,市场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竞争局面。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在市场中展开了从产品到服务、从技术到金融的全方位、多层面的激烈竞争。竞争的核心和实质,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中国企业已经纳入全球商业网络体系、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蜂拥进入中国、大批中国企业走向海外之时.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人才之争就愈发凸显。历史经验值得注意,当一个民族经济起飞之时,如何招聘人才、培育人才、保留人才,是企业所面临的最大、最严峻的战略挑战。美国在19世纪末期大公司诞生之后对专业人才追逐的历史.日本二次大战之后经济起飞所带来的企业人才流失的现实.给中国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从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看,质量问题正在日益成为左右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世界上的各种经济竞争,归根结底是质量之争.要增强综合国力、要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从狠抓质量入手,走质量立国之路.从国内实际情况看,长期以来,产品质量低、企业效益差,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  相似文献   

15.
无论经济发展处于什么状态,或繁荣或萧条,企业总是在探寻适合自己的竞争策略。通过研究部分成功与不成功的企业案例,我们得出:市场竞争不是产品之争,而是观念的竞争,深入人心是确立市场地位的法宝,制度创新优于技术创新,人才是企业的根本,这四种策略构成企业竞争策略的主要内容。 1 市场竞争不是产品之争,而是观念的竞争  相似文献   

16.
蓝齐 《新电子》2013,(19):65-66
移动互联网时代,巨头竞争更加激烈,以APP为代表的客户端,正在成为互联网巨头们继“主业之争”外的又一战略制高点  相似文献   

17.
人才是企业之宝。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之争。选将用兵是企业管理者最重要的大事之一,它关系到企业的兴衰胜败。  相似文献   

18.
一般人,是很难弄清经济学的“左”派、“右”派之争的,更不要说什么“新左派”、“新自由主义”了。大家理解中的经济学家,就是研究经济理论和经济问题,为政府的公共政策出谋划策,替公众代言的人,至于他们在理论上的分歧。或者学派之争,对老百姓而言,并不重要。  相似文献   

19.
有人曾说过: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如何,要看它有多少国际名牌。这话是有道理的。目前国际上评估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时,名牌的数量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的竞争集中表现为名牌之争。事实上,中国对外开放以来,当我们每引进一家外资,只要同时引进它的牌子,国内一批企业就要受到市场竞争的无情冲击。因此可以说,名牌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时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建设史上空前的宏伟战略,是我国下世纪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实施西部大开发,必须具有基础设施、资金、技术、人才等重要条件,而这些重要的条件的重点、核心则是人才。现在世界范围的经济政治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之争、民族素质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