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物保护法规对北京旧城中文物古迹的保护方法十分明确,即根据保护文物古迹的格局、安全、环境和景观的需要,规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对其自身及其周围环境加以保护.但针对北京旧城数量众多的"中等文物"而言,由于面临保护资金无法落实等现实问题,实际情况往往是居民的居住条件日渐恶化的同时加速了文物建筑的全面破坏."中等文物"的特点是判断它的各个价值因素势均力敌,没有一个占统治地位,既不能完全以文化价值来判断,也不能完全以经济价值来判断,"中等文物"的各种价值要素在相互的抵消中共同发展.文物法规对于中等文物而言过多的强调了其历史文化价值,但实际上政府是不具备全面保护经济实力,同时由于受到法规的约束,外来资本很难进入"中等文物"内部,从而导致了"中等文物"一系列现实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澄清革命文物的范畴,并从文化经济价值和精神经济价值两个方面对革命文物展开说明,最后对革命文物保护工作的经济意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樊迎 《大陆桥视野》2016,(14):10-10
文化传播是文物博物馆的历史使命,其在文化传播和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参观文物博物馆后,能够感受到文化的渲染,并产生一定的精神影响。与此同时,文物博物馆也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通过文物展示教育社会大众,其在社会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本文对文物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与教育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马丽 《经济视角》2010,(8):15-17
文物旅游业作为旅游经济新兴的支柱产业,关联度大、投入少、效益回报率高。应充分发掘文物的隐性资源,结合实际予以合理的开发利用,变"死文物"为"活景点",打造一块文化产业品牌,带动经济发展。吐鲁番地区拥有众多的文物旅游资源,开发本地文物旅游产业,不仅体现产业带动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对文物的保护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物旅游业作为旅游经济新兴的支柱产业,关联度大、投入少、效益回报率高.应充分发掘文物的隐性资源,结合实际予以合理的开发利用,变"死文物"为"活景点",打造一块文化产业品牌,带动经济发展.吐鲁番地区拥有众多的文物旅游资源,开发本地文物旅游产业,不仅体现产业带动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对文物的保护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朱琳 《大陆桥视野》2016,(14):333-333
中国流失在国外的文物很多都是战争时期被掠夺的,追索该类文物除了惯常的外交、捐赠等方式,还有一种方式就是跨国诉讼。中国第一起跨国诉讼追索被盗文物案件就是著名的圆明园兽首拍卖案。本文以该案件为背景,试图从侵犯人权的角度来粗析跨国诉讼追索流失文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论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资源,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对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人力资本,重视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在教育,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把完善我国的经济制度作为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从价值本质的角度看,这就是完善我国经济制度的公平正义。经济制度作为一种价值存在,必定具有或承载着特定的价值目的,存在着价值目的的公平正义问题。任何经济制度,既有其构成要素的各个价值目的,也有其整体的价值目的,这两个层次的价值目的,都有公平正义的程度问题。公有制所要求的实现全体人民群众的统一平等的共同经济福祉,是我国经济制度的根本价值目的和整体价值目的,它在本质上是公平正义的,充分表明了我国全体人民群众在经济制度上的主体地位。我国目前需要以这一整体价值目的的公平正义的充分有效实现为宗旨,对经济制度的要素价值目的之间的关系加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陈方正 《开放时代》2002,(2):127-129
这七十幅弥足珍贵的书画以及其它文物,是侠老为人潇洒儒雅一面的见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工作于时代前线如侠老者,仍然不失其感染与移情力量的最好说明。所以,我们在此深深感谢侠老这一批捐赠,不惟为其观赏和收藏价值,抑更为其背后所透露的消息,所代表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0.
《江南论坛》2012,(3):2-F0002
由国务院发动和领导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让一个文物总量在无锡比重很少的惠山区变成了引领全市、载誉全国的文物大区。通过“地毯式”调查,全区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点115处,  相似文献   

11.
论第三方物流的经济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第三方物流是一种专业化的物流组织,具有很强的经济性。随着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它的经济性会发挥的更加充分。第三方物流的经济性,主要包括规模经济性,价值创新性和外部经济性。规模经济性是它的基本特征,价值创新性是它的功能特性,而外部经济性则是它的社会效益的表现。全面理解第三方物流的经济性,有利于企业进行科学的物流决策,有利于政府制定有效的物流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农村特色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认为要素禀赋、技术与制度安排等要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贯穿特色经济的产生、发展、演化过程;强调了制度安排对农村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结合特色经济演化过程提出了对策思路;指出政府在促进特色经济发展时,要营造相应的制度环境,充分发挥微观主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的条件下,市场环境和市场行为的特征以及国际营销渠道的新趋向,提出了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渠道策略。  相似文献   

14.
Nonconvexities play a major role in several theories of money. This note suggests an additional such role. In particular, an economy is presented which fails to have a competitive equilibrium in the absence of fiat money. When fiat money is present, a steady-state competitive, equilibrium does exist and has the feature that money necessarily has value. This is because in any steady state, monetary equilibrium relative prices are bounded in such a way that the discontinuous portions of excess demand functions may become irrelevant.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效用函数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循环经济的特征出发,给出了循环经济一个相对严格的定义,并构建了循环经济效用函数.借助这一函数及其基本特性分析,本文解释了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等问题,澄清了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并提出了目前循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在可能的发展路径上,选择循环经济效用函数增长速度最大化的路径,与此相关的如何选择、如何实施、如何避免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A salient feature of developing economies is the coexistence of a modern commercial sector alongside a traditional subsistence sector—the dual economy. The apparent differences in productivity between sectors imply substantial losses in aggregate productivity. Existing theories of the dual economy rely on exogenous price distortions, and cannot explain why or if these distortions evolve over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rovides a model of the dual economy in which the productivity differences arise endogenously because of a non-separability between the value of market and non-market time in the traditional sector. Incorporating endogenous fertility, the model then demonstrates how a dual economy will originate, persist, and eventually disappear within a unified growth framework. An implication is that traditional se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will exacerbate the inefficiencies of a dual economy and produce slower overall growth than will modern sector productivity improvements.  相似文献   

17.
我国旅游纪念品市场开发的弱势与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强势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旅游纪念品的发展一直是旅游业发展中非常薄弱和混乱的环节.目前,黑龙江旅游纪念品市场中存在着影响旅游纪念品市场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旅游纪念品尚存在质量差、品位低、品种单调等缺点.黑龙江省只有不断地发掘和利用旅游纪念品的价值,抓住特色、追求创新、注重质量、善于经营,旅游纪念品才能走出尴尬的境地,才能把旅游纪念品的生产作为新的旅游经济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郭蓉  王平 《经济学家》2007,(3):22-28
作为价值观念、行为标准的经济理性,是在突破了作为方法论的经济理性的心理学假设层面的基础上,将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而成为一种实践理性.本文分析了实践理性语境下的经济理性的确立历程,即经济理性是随资本主义的诞生而确立的,是在自然经济、商品经济走向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而确立的,是资本主义科学理性在经济领域的展开与呈现.实践语境下的经济理性具有计算主义和统计化倾向、个人物质利益至上主义、工具化倾向三大主要特征.经济理性的内在特征将不可避免地使社会陷入现代性的困境,为突破经济理性的思维界限,摆脱经济理性的困境,经济和谐为当下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发展理路.  相似文献   

19.
We study the effects of on-the-job skill accumulation on average hours worked by age and the volatility of hours over the life cycle in a calibrated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Two forms of skill accumulation are considered: learning by doing and on-the-job training. In our economy with learning by doing, individuals supply more labor early in the life cycle and less as they approach retirement than they do in an economy without this feature. The impact of this feature on the volatility of hours over the life cycle depends on the value of the intertemporal elasticity of labor supply. When individuals accumulate skills by on-the-job training, there are only weak effects on both the steady-state labor supply and its volatility over the life cycle.  相似文献   

20.
区际生产要素流动的网络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基于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视角,构建了区际要素流动的网络模型.对区域间生产要素、要素的主体、要素的流动以及区域环境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区域间生产要素流动网络是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基于要素价值比较、价值互补和价值创新,由具有自适应性和自主决策能力的要素主体所构成的一个网络状的组织模式;网络随着时间而不断进化,受到内部环境的制约、外部环境的影响,或者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来演化;提出了网络的微观和宏观特征度量指标.文章采取的网络分析方法既可以用来研究区域内部的生产要素流动,也可以用来研究区域间的流动,还可以在更为广泛的范围来研究全球化的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