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摸清城市居民的消费心理,最近,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在全国10个省(区、市)内,随机抽取5 000户城镇居民,开展了一次城镇居民消费意向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消费已由基本生存需求,向享受需求的方向发展;未来几年,城镇居民在教育、信息、住房、旅游、汽车、社区服务消费以及信贷支持消费等方面,将有被普遍看好的消费热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日趋旺盛的教育消费近几年来,居民教育消费日趋旺盛,支付能力强劲,为子女教育的投入较大。据调查,城镇居民的教育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一直呈现上升势头,1998年已占到6.4%。1994—1998年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发生巨大变化。1989年以前属于由供给式消费向温饱型消费发展的模式.1989年以后则是由温饱型消费向小康型消费的发展过程。本文将从城镇居民的各类消费支出入手.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Eviews软件对城镇居民在食品、衣着、居住、医疗保健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向为民  李娇 《改革》2012,(6):127-132
选取不同收入水平城镇居民1998~2009年的收入、消费面板数据,考察房价波动对收入和消费的影响,引入宏观经济和房屋抵押效应控制变量,利用房屋租赁价格构造房屋销售价格的工具变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房价波动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不同收入水平的城镇居民存在明显的消费差异。房价上涨对所有收入水平城镇居民的消费均有挤出效应,房屋财富效应则不明显,当期可支配收入是决定城镇居民房地产消费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1995年和2010年河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数据,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对河北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进行定量和比较分析,并在该模型下考察当前河北城镇居民对各类商品及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基本需求支出、需求收入弹性,分析河北城镇居民的消费特点,并提出扩大消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比分析方法,建立广西城镇居民收入与支出模型。该模型对广西城镇居民收入与支出之间数量关系拟合最优。根据模型分析结合实际经济情况发现:广西城镇居民消费量主要受到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的影响;刺激内需,可以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调整居民消费习惯两个方面入手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对广西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进行协整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和实际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当期收入和长期均衡对居民消费均具有较强的制约作用,进而提出了增加收入提高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大力发展信贷消费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发展趋势及其对内的需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征 《特区经济》2005,(10):48-49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发展总趋势:消费结构会向享受型、发展型升级。今后5~10年里,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将升级到以住、行、玩等享受型商品与发展型商品为消费兴奋点的小康富裕型消费结构,从食品消费、衣着消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性消费、医疗保健消费、交通通讯消费、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居住消费七大消费的发展趋势可以得出这点。  相似文献   

8.
文章依据1978-2010年间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的样本数据,运用协整研究方法,对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城镇居民收入低,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城镇居民短期消费易受冲击,城镇居民的长、短期消费的乘数都较小,从而客观上形成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的现实;并且城镇居民消费的长期弹性、短期弹性都较小,消费增长过多地依靠收入增长,但其却很低;线性模型和对数线性模型都是可以选择的形式.对此提出了让城镇居民们也能体面地生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发展迅速,但总量偏低,依旧处于粗放发展阶段,教育文化娱乐服务边际消费倾向偏低,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经济危机凸显出发展文化消费的重要性,据此本文从文化消费研究意义入手,重点考察杭州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现状,为文化消费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支出和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的横截面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并时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对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支出有显著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具活力、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区域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该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模型有没有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改变?文章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该地区15个主要城市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做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扩展线性支出模型的广西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广西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现状.采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对广西城镇居民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等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一些提高消费水平、改善消费结构、扩大内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卓 《辽宁经济》2005,(3):51-51
近年,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发生变化。本文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及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对辽宁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进行分析,给出各项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针对辽宁城镇居民现阶段消费结构的特点和变化趋势,结合制约消费的影响因素提出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库兹涅茨发现居民消费倾向并非如凯恩斯猜测的那样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从长期看,居民的消费倾向是稳定的,此即"库兹涅茨悖论"。中国城镇居民长期消费倾向存在"库兹涅茨悖论",但中国城镇居民长期消费倾向偏低。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迅速的发展,人口大量向城镇聚集,城镇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居民对体育消费的需求不断扩大,不同年龄,不同收入,不同地区的城镇居民对于体育消费的需求不尽相同。深入研究城镇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特征,对于促进地区体育产业均衡发展,提高全民综合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库兹涅茨发现居民消费倾向并非如凯恩斯猜测的那样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从长期看,居民的消费倾向是稳定的,此即"库兹涅茨悖论"。中国城镇居民长期消费倾向存在"库兹涅茨悖论",但中国城镇居民长期消费倾向偏低。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娜  张磊 《山东经济》2010,26(5):157-160,F0003
文章以山东省为例,利用协整理论对1980-2008年间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年度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据此提出在拉动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制定中强调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只是一方面,刺激城镇居民消费更多的还是要致力于降低居民不确定性感受和预防性储蓄的各种制度建设上来,从根本上消除人们的消费顾虑,减少预防性储蓄,使消费增加和收入增长达到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选取上海市1993~2015年的各研究变量数据为样本,基于Feldstein生命周期假说模型实证分析了养老金支出等因素对上海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上海市养老保险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上海市养老保险支出存在资产替代效应。养老保险支出和可支配收入都是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Granger原因。此外,居民储蓄增加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抑制作用。因此,上海应从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和健全收入增长机制等方面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收入分配和城市化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消费主体分,总消费可分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居民消费是总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总消费增长、消费率的变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居民消费又分为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因此,居民消费的增长、居民消费率的变动,不仅取决于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倾向,还取决于城乡人口的比例关系,即城市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消费是完成经济健全平稳成长的枢纽,是作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对于一个经济体而言,一方面实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工业和产物的结构等要素确定是其城镇居民的消费情况,另一方面,其城镇居民的消费情况也对生产力发展水平、工业和产物结构的变革起着强大的副作用。消费情况的区域差异是集中表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同时,根据基本的常识,消费是主体的需要和社会生产的最终目,所以从这两个角度来分析,对我国居民人均消费的研究、以及区域差异在中国居民消费支出的金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消费情况作为消费的具体内容,他的公道与否,又是消费的要害问题。因此,正确把握城镇居民消费情况的区域差异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