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被排放到城市周边的河道当中,使城市河道及水环境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甚至出现赤潮现象。然而城市要想发展离不开河流,人们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水资源,对面如此强大的刚性需求,城市河道生态治理与环境修复成为城市发展中极其重要的工作。本文阐述了城市河道生态治理与环境修复的意义与原则,分析这项工作的现存的问题,最后对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希望能够为城市河道治理工作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苏南农村水网密布,小型河荡、湖泊交错,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村小型河道生态环境问题倍受关注,河道整治也逐步由单纯的底泥疏浚向综合生态治理转变。张家港市积极推行农村小型生态河道建设,形成了以河道疏浚、生态护岸建设为一体的综合治理举措,实现了"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文章对农村小型河道生态护岸技术建设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城镇河道生态治理模式为基础,以关键技术为出发点,从河道发展现状与问题、河道治理技术介绍、河道治理方案实施等方面深入分析,总结出河道线型设计、断岸、护岸设计、水质修复技术、景观设计等应用形式。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城镇河道生态治理质量,为生态治理模式的形成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城市河道水环境面临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不仅对城市生态水环境造成严重威胁,也对河道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十分不利。鉴于此,研究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和生态修复设计对城市河道来说非常关键。面对这种现状,我国政府大力开展河道综合整治及生态修复,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果。笔者根据实际工作和学习经验,对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设计进行探讨,以期维护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河道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也是各行各业在发展中需要坚持的指导方针,河道与湿地的净化迫在眉睫。本文主要研究了重污染河道的旁路净化技术和河口地区湿地生态重建方法,以河流污染治理问题和治理发展方向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详细阐述了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运作规律和生态重建规划的具体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6.
近年我国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政府每年都会为污水治理投入大量资金,但城市河道水质现状仍不容乐观。本文基于城市河道污水生态治理的应用,描述了城市污水生态治理系统的基本模型,接着阐述了一种利用水泵、管道、植物和泥沙的生态治理原理。最后对污水生态治理发展进行了展望,为城市污水生态治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农村河道在行洪排涝、灌溉供水以及农田排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农村生态环境不可或缺的载体,与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期以来,人们疏于河道管理,导致农村河道出现生态恶化、功能退化等问题。因此,加强农村河道整治成为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农村河道整治现状,然后提出农村河道综合整治的措施,以期为农村河道的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不断加快,推动了城市化建设的速度。在这一背景下,城市区河道水环境问题也逐渐浮现了出来。河道水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水资源的要求不断增高,同时工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的程度也在增加。而城市河道不仅是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也是构建城市文化的重要景观。所以,城市区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成了关键任务。  相似文献   

9.
水是江苏最大的特色和优势,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河湖水域侵占、环境杂乱、水质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日益凸显。文章基于生态伦理的视角,分析河道水系污染治理中的问题及困境,从决策、激励及氛围三方面构建河道水系污染治理的优化路径,把生态伦理理念和原则转变成可以有效贯彻实施的工作规范和行为准则,综合河道水系的社会性和经济性,实现河道水系的价值最大化目标。  相似文献   

10.
点赞宁波     
<正>北仑:小浃江获评浙江"最美家乡河"近日,2017浙江"最美家乡河"评选结果出炉。北仑小浃江成为宁波市唯一入选河道。目前,小浃江已建成生态河道35公里,绿化面积87.3万平方米,水质由原来的劣Ⅴ类水提升至Ⅲ类水质标准。同时,北仑区积极探索河道治理后的巡查、保洁、养护等管护工作,形成制度健全、措施有力、全民参与的河道治理管护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生态水利的视角入手,对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并论述了河道治理生态水利的基础,最后重点分析了基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水利模式的构建要点,希望能够实现防洪排涝与环境整治的有机结合,为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城市黑臭河道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尤其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治理黑臭河道问题迫在眉睫。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苏州市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但是化工是江苏省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结构重,排放量大,给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为此,苏州市开展了"263"行动,力求早日改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针对苏州市治理黑臭河道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部分河道水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居民日常生产生活。多方位生态修复是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在简述其原理、意义和特点的基础上,本文深入分析了其在河道水环境治理中的具体应用,并结合实例,进一步验证了多方位生态修复对河道水环境治理的有效性与适应性,以便深入推广和应用,有效改善河道水环境。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城镇化土地资源、水资源等综合利用问题,在陕西富平县石川河综合整治过程中,利用普探、物理-生物(联合)和土体有机重构等技术,综合设计了河道治理、道路、园林、景观及生态治理等工程,构建了"网络生态、聚合发展"的生态发展治理模式。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改善区域环境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为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提供了科学依据及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小流域综合治理作为新时期水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分析小流域及其综合治理内涵的基础上,对小流域河流生态治理的思想进行了分析,即河流治理在于事前的预防与构建。通过对小流域河流治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小流域河流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流域河流综合整治的一些措施,为我国小流域河流综合治理的研究,提供理论层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基层治理模式经历了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的历史变迁,而社会及人民需求的发展变化与基层治理方式方法的不适应也引发了治理难题与困境。城市基层治理是一个系统的政治生态环境,涉及外部社会环境与内部体制结构的协调运转,这为我国从整体上改善城市基层治理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通过对比不同治理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在现代化背景下从治理生态的角度突破城市基层治理困境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民勤县在沙漠化治理的探索过程中,提出"生态事业转移"的基本构想并在小范围试点中获得成功,从而为我国沙漠化地区生态治理工作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思路。本文基于经济学视角对民勤生态事业转移的探索进行理论分析,解释项目试点取得初步成功的原因,并对试点推广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一方面证明项目推广将会遇到障碍,另一方面证明劳动力转移问题才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点。政府应当对体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变量施加影响,从而为生态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总结了目前常用的几种防渗技术,分析了各自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对河道的生态影响。以河南稀水地区的河道生态治理工程为例,笔者从河道生态防渗着手,初步拟定了HDPE土工膜、膨润土防水毯、黏土防渗三种防渗方案。同时,通过防渗处理前后渗漏量的计算,进一步对比了三种防渗方案,为河道生态治理中的防渗技术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虽然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但是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尤其是河道水环境。灵活应用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有利于改善河道水环境,因此本文利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研究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研究发现,相比其他技术手段,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可以减少河道水环境的有害化学物质,降低水环境的污染物浓度。因此,要合理利用该技术进行外源污染与内源污染控制,构建人工净化体系与水体自净体系,进一步优化河道水环境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如今,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特别是水环境保护受到了全国上下极大的关注。我国政府投入了大量资源用于河道治理,有很多尖端的科研人员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鉴于此,本文以宝山区罗店镇重污染河道整治工程案例为背景,阐述传统河道治理方法对水环境的负面作用,并对我国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进行说明,提出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的实际方案,以期促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