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开展车尔臣河流域生态需水量研究,对于实现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流域遥感、水文及植被等数据,计算了生态保护目标为优、良、中3种情况下的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保护目标“优”下的流域生态需水量为14.06亿m3,保护目标“良”下的生态需水量为10.59亿m3,保护目标“中”下的生态需水量为8.5亿m3。研究成果为指导车尔臣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及生态保护及修复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凌河流域水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水质性缺水对流域内的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分析了大凌河与小凌河流域的现状,并对流域生态带建设进行了功能定位,提出了流域生态带建设的布局与功能区及建设展望。  相似文献   

3.
文章简述了大、小凌河流域水功能区划分情况,并对流域内的16个水功能区2006~2014年的水质监测资料进行了达标评价,并运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方法对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溶解氧4项指标浓度变化情况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水质总体呈好转趋势,仍存在潜在风险,需加强污染防治和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浑河为例,分别采用长系列变动用水量和常规固定用水量计算分析流域农业用水量,对两种方法进行径流调节成果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的需水量和供水量,结果表明,长系列计算的变动需水量优于常规固定需水量。  相似文献   

5.
水生生物保护目标对生境的需求、河流生境特征等实际状况为生态水力学法计算需水量的重要依据。文章以辽河干流为例,通过分析标准推荐方法与自然生境条件之间的差异,探讨了综合确定生态需水量的方法和途径。辽河干流河道为洄游性鱼类栖息的主要区域,河势河型及水文情势较为稳定,生态需水量的确定不仅要依据水利学、水文学等方法,还应对洄游鱼类的水流需求条件进行分河段、分时段的考虑分析。文章提出了较为科学、适用的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研究成果可为区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农业作为用水量最大的行业,其用水量的无序扩张势必会对区域水资源的供给造成不利影响,基于水资源供给条件的流域耕地规模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此次研究以塔里木河流域为例,通过对农业灌溉可用水量和农业灌溉需水量的计算,获得耕地适宜规模和超载规模。根据计算结果提出塔里木河流域农业发展和水资源利用方面的具体建议,对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支持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我国很多流域灌区仍存在水资源丰富但难以满足实际需水量要求的问题,从根本上分析,这是由于灌溉水资源利用率低。文章引入WEAP模型对某流域灌区需、供水现状及缺水情况进行了深刻分析,并深入分析了采用4种不同改良技术方案后的区域水资源短缺量改良情况,为我国流域灌溉技术改良方案的优选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流域水资源的生态资产价值、流域水资源开发生态后果及其生态资产的经济评价方法。流域水资源生态资产评价应根据不同流域、同一流域不同河段水资源主要功能,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保护状况等,选择或使用不同的方法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9.
梁寅娇 《水利技术监督》2024,(5):109-110+134
传统的统计方法和物理模型在处理水生态系统中的复杂关联时存在一定局限性,为准确进行流域水生态预测,研究以汾河流域为背景,建立灰色模型对汾河流域2023—2033年间水生态安全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有效地捕捉汾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和非线性特征。通过合理控制压力、改善状态以及积极响应,可以提高山西汾河流域的水生态安全水平。研究结果对流域水生态安全管理和评估预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SD-EF模型对浑太河流域的水生态足迹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2005年开始,浑太河流域的生态承载力逐步减小,年均值递减幅度为0.1245hm~2,城镇用地生态足迹变化幅度最大,其他用地方式的变化对生态足迹影响程度较小。随着流域生态保护措施力度的加大,未来流域的生态承载能力有所增加,水消耗和水污染依然是流域生态足迹变化的两个主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1.
大凌河流域生态补偿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污染处理水平、污染排放与检测、社会经济发展3个方面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效果综合评估体系,将主观AHP法和客观熵权法相耦合构建组合赋权模型。然后以大凌河流域为例,综合评价2010—2017年径流葫芦岛、朝阳、锦州、盘锦地区的生态补偿政策实施前后的补偿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可以切实提升大凌河径流地区的生态补偿效果,不同地区的水环境质量差异呈不断减小趋势,该流域已取得一定的生态补偿效果;可为其它类似流域生态补偿的实施及其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大凌河流域为例,从自然与人为因素的角度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对各参评因子权重利用AHP法求解,并应用不同分类法借助GIS软件综合评价流域生态脆弱性。结果表明:流域生态脆弱性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从下游至上游其脆弱性逐步增强,为减轻流域生态脆弱程度,要对脆弱区因地制宜地实施保护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流域生态健康评价作为生态保护、水资源开采以及流域管理的主要决策依据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此,以辽河流域为例在遵循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获取性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了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等级标准,对各评价指标利用组合熵权法进行求解并构建了改进集对定量评价模型。研究表明:辽河流域下游处于病态状态,而中、上游处于亚健康和基本健康状态;所构建的评价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流域生态健康实际状况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结合辽河口生态经济区项目区的气象、水文、土壤等实际情况,研究在充分灌溉条件下应用彭曼法计算的芦苇灌溉制度。根据项目区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逐日参照作物需水量,参考FAO推荐的沼泽湿地作物系数和修正公式,确定了充分灌溉条件下芦苇作物需水量,采用水量平衡法确定芦苇芽前期和生育期灌溉制度,得出50%灌溉设计保证率的净灌溉定额,绘制灌水率图确定设计灌水率。  相似文献   

15.
松塔水电站工程的投入运行对流域内的水文特征、地下水资源、建设地周边生态环境、水资源的重新分配及流域下游城镇生态环境等方面均产生较大影响,建设地及周边已形成新的湿地生态环境,对流域汛期洪水资源的留置与利用大大缓解区域内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状况,洪水资源的利用增加了对下游城镇生态、生活、工业用水的供给能力,电站工程建设实现了减灾、生态、民生、高效的水利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水环境容量和GDP基尼系数对浑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进行定量测算。结果表明:基于水环境容量和GDP基尼系数下浑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计算结果更为合理、客观。研究成果对于其他区域生态补偿标准合理测算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新宾满族自治县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措施,以那家堡子小流域为例科学合理地布设水土保持措施。以流域内自然资源的承载力为基础,调整人类活动,抓住"生态"和"清洁"的核心要素,合理布设生态护坡工程、蜂巢土工格室谷坊、水保林、封育治理等措施,实现村内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流域内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辽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针对辽河流域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特点,结合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新情势、流域水生态保护新需求和流域水工程安全管理新任务,形成辽河流域环境流量保障、容量总量控制方案及水工程优化布局的流域方案~([1])。  相似文献   

19.
水源涵养区的生态修复治理涉及生态、环境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基于涵养区内苏子河流域生态修复措施以及治理后评价的研究,采用理论研究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流域的概况以及受灾情况做了综合系统的阐述,并以水质保护和生态修复为目的,针对截污治污以及人水和谐等问题,对流域进行了生态修复治理,最后通过对治理后河流生态系统的评价,确定了修复措施的可行性。对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起到推动作用,为今后水源涵养区内流域生态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九龙江流域水环境状况及治理对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福建漳州九龙江流域的流域水文气象特性、水生态和水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结合流域内人类生产活动对环境影响的状况,剖析了九龙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和水环境质量状况,以及产生的因素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九龙江流域水生态和水环境问题的应对措施,旨在为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水环境监测体系构建,为漳州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