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郎宗权 《发展》2008,(3):I0001-I0002
郎宗权,字衡之,祖籍浙江余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兰州市老年书画协会副会长。郎宗权先生自幼耳濡目染浓郁的吴越文化,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早期以欧体为主,又广临颜、柳、赵诸帖。他博采众家之长、师古但不泥古,将前人大家的作品调配的至臻至美。其作品以楷书见长,尤精小楷。2001年出版了《郎宗权楷书》一书,该书收集了中、小楷共16篇古人名篇,结体俊美,用笔圆润严谨,较好地体现了他深厚书法的功底及对书法美的理解,深为广大书法爱好者赏识。其作品被多家博物馆、图书馆收藏,更有刻成碑文置于各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凝结着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结晶,作为书法人,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向传统学习,这样才能心有所悟,笔有所达。多年来,郝成喜在书法的艺术之路上始终坚持继承传统,他认为书法的传承是书法人的历史责任。郝成喜一直坚持在临帖上下功夫,先从颜、柳入手,到后来又学"二王"以及史晨碑、乙瑛碑、曹全碑等隶书碑帖,后期又临唐人《灵飞经》和元人赵孟頫小楷,王羲之《兰亭集序》他已经临摹不知几百遍了。经过他多年来潜心专研,博取各家之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尤其  相似文献   

3.
近30年临池不辍,遍临名帖,揣摩“北碑”(北朝碑志),打下了坚实的书法基础。 他的隶书笔意茂密古朴,势如刀切,平整有力。行书有“二王”、李北海和米芾气息,结体端庄凝重,运笔润泽流畅。他的小楷取于《黄庭经》、《乐毅论》,而又几经变化.  相似文献   

4.
被称为中华民族瑰宝的书法艺术,历经千年沧桑,如今又度春风。一大批中青年书法家为弘扬民族文化,让中国书法在新的历史时期折射出人类文明的光芒,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与探索。来自孔孟之乡的中国书协会员、济宁市政协书画社副社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吕建德先生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1951年吕建德出生在山东曹县一个石刻艺人家庭。幼承家训,酷爱音乐和书道,他驾驭那不羁之笔,墨海砚田,笔走龙蛇,纵横挥洒,遍临颜、柳、欧诸家,进追魏隶及二王。其小楷得力于王献之《玉版十三行》,又汲取王羲之《黄庭经》古朴典雅之风骨,后于钟繇《荐季直表》浸淫尤深。其小楷古朴中有逸趣,风雅中见凝重,所作行、草点划劲健、大气雄浑。中国书协副主席沈鹏援引孙过庭语为其题词"古不乖时,今不同弊"。著名书法家孙希权评价他的书法是"刚柔相济,遒丽天成",中国书协副主席李铎先生则称赞他的书法"遒媚洒脱,风格清新"。近十年  相似文献   

5.
毛颖 《东北之窗》2011,(Z1):108-108
著名相声演员姜昆的个人书法展览2010年12月底到2011年初在广州举行。笔者通过当地报纸对作品得以"先睹为快",看罢却是大吃一惊。如果不是姜昆和我们读者故意开玩笑,那么就是姜昆的书法仍须提高,显然,他缺乏书法基本功的有效磨炼,或是练书法仍然不得要领。就以这副刊登在《美术报》的作品为例(见图),笔者认为就不宜拿出来示人。因为这张作品毛病太多。一是错字连篇,二是笔法较差,三是章法不对,四是印章粗俗。先说"错字连篇"。这副字抄的是毛泽东作词时曾"反其意而用之"的陆游《卜算子·咏梅》词。此词44字,却被姜昆抄错了至少10处,令人瞠目结舌。这些错误是:边(字形错误)、花(应为"开")、愁(字形误为"然")、炉(应为  相似文献   

6.
王子文 《老区建设》2014,(12):63-64
小学书法教育存在梯度建设问题,从"教材—内容"梯度、"教师—学生"梯度、"教法—测评"梯度等三个方面提出小学书法教育的重要命题,力求在突破小学书法教育瓶颈时作出应有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韩海燕 《走向世界》2013,(29):54-57
<正>中国5000年璀璨的文明以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为人们所认可,在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一历史性的嬗变过程,成为中国优秀文化汇总中又一亮丽的瑰宝。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中国清代书法,在近300年的发展历史中,经历了一场艰难的蜕变,它突破了宋、元、明以来"帖学"的樊笼,开创了"碑学",特别是在篆书、隶书和北魏碑体书法  相似文献   

8.
蒋海琳是重庆航空空乘,还身兼重航的形态礼仪兼职教员,插花、茶艺、玉石鉴赏、书法,样样都能露一手,尤其喜爱插花. "家中不可一周无花",这是蒋海琳母亲的"名言",在母亲潜移默化影响下,蒋海琳成了各类插花沙龙的忠实粉丝.作为插花艺术的资深爱好者,蒋海琳和我们分享了她最擅长的自然流派插花技巧.  相似文献   

9.
书法机器人是庆应大学教授桂诚一郎的智慧结晶,他希望这款机器人能够促进古老技艺的传承。说是机器人,其实主体是一段机械臂,外加多个发动机。书写时,机械臂紧握毛笔,"腕"平管直,一如常年练习者,发动机发出轻微的嗡嗡声。机器人的书法技艺"习"自日本90岁书法大师佐渡尤霍(音译)。它的传感器记录下大师书  相似文献   

10.
《走向世界》2009,(30):92-93
董复昶今年72岁,书法却已陪伴了他65年。他常说:"所有成败之事,与我无关,只愿书法相伴。"退休之前,董复昶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书法是他的爱好,不是本职,但是却坚持了一辈子。董复昶工真书,尤以小楷著称。  相似文献   

11.
书法与禅境     
书法被誉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之一,其意义在于通过书法的练习,使人通达于自明之路,即认识自己.在练字过程中明白练字者是谁,是书法艺术中的魅力所在,也就是西方人眼中的神秘文化,通过此种神秘的体验,达到时存在者个体生命的超越,即为禅境.本文欲将书法练习中的易趣与意蕴与禅的神秘性作一尝试性的分析,望能进一步窥进书法之奥妙,重新认识书法之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任梦夏 《魅力中国》2013,(25):105-105
项穆的“中和”书法审美思想源于儒家的“中庸”之道,把“中和”的书法美学思想与理学结合在一起,推崇晋人尚韵书风,认为王羲之是书法之集大成者.是体现“中和”书法审美的代表,对其书法更是心摹手追。  相似文献   

13.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和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电脑、手机等现代化书写工具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我国青少年的书写能力在逐渐削弱,书法这门传统艺术经常被束之高阁。反观日本书法教育,一方面作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同时在高等教育阶段培养专职的书法教师和书法人才;另一方面将书法教育推广至全民族全社会,创造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气。本文在介绍日本书法教育的基础上,对其功能进行分析,借以反思我国书法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14.
山莙的书道     
郑山莙原本习医,以济世救人为己任,后钟情于书法,尤善小楷,而立之年,一心向道,研读老子《道德经》五千言,感悟颇深,遂书而不倦,以抒胸臆,经年累月,竟一百七十通有余,作品或为道观刻石,或为史馆收藏,或为方家珍爱,盛誉之下,郑山莙遵循"上善若水"之精义,倾心于慈善事业,闲暇之余,常义务为民疗疾,书法所得亦悉数捐予慈善机构。本刊现遴选陕西书法大家雷珍民先生《山莙的书道》一文及有关照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正>走进大港区第十一小学,仿佛置身于高雅的艺术殿堂。楼道内展示着师生的书画作品,学生的画作色彩斑斓,教师的书法洒脱飘逸。教室里不时传出悦耳的琴声和动听的歌声,令人流连忘返。教师:人人是艺术行家十一小校长房义兰擅长书法,一有空闲就挥毫泼墨。她自豪地说,"我们校领导班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李书记爱好书法,宋副校长擅长歌舞、健美操。一有时间,我们就切磋技艺,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16.
苏轼的书法于二王后独树一帜,别开生面。其字丰满肥润,跌宕多姿。笔墨寓意深刻,透露出深厚的文人学养。苏轼书法还表达了强烈、深刻而含蕴丰富的意境。在营造意境的同时又能将线条与文辞完美地结合起来。苏书追求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冲和淡远、自然萧散的风格,其书法美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张舒婷简介:1999年生于大连,就读于大连市第十二中学。2004年随父张胜九习书,临习楷书《九成宫》、行书《集王圣教序》,2010年拜篆刻家阎峻为师学习篆刻。书法作品荣获大连市第六、七、九、十届书"春"大赛一等奖,第十三回、十四回世界学生书法展小学组大奖、第十五回、十六回、十七回中学组大奖,大连市首届中小学生硬笔书写大赛一等奖,"小学生报杯"写字竞赛一等奖、第五届中国青少年书法美术大赛二等奖,辽宁省首届青少年书法电视大赛中学组二等奖。篆刻作品入选"新青年地产"杯大连首届临帖书法大赛。  相似文献   

18.
书法是什么     
正书法是笔法构成的汉字艺术。笔法是书法的生命,没有笔法也就没有书法,文字与书法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笔法。如同人有没有生命,就要看他能不能站立、行走、跑步,人没有了动感,生命也就停止了。文字是由笔画点、横、竖、撇、捺组成,文字的笔画是书法笔法的基础,笔法源于笔画又超越笔画。笔画的功能是构成汉字,它的作用是让人们识别事物、交流情感,创造功利价值;而笔法的功能是书写汉字艺术,即书法,它的作用是让人们感受美、  相似文献   

19.
张东昌 《魅力中国》2010,(28):191-191
书法欣赏既是艺术欣赏中的一种,又有助于书法艺术创作。本文以书法欣赏的重要意义、书法欣赏的必要准备、书法欣赏的主要内容为三大理论层面,对书法欣赏进行概要的论述。力求对于书法欣赏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书法微雕,是把书法以微刻的形式表现出来,即书法艺术与微雕技艺的巧妙结合,于微处藏书法的一门综合性艺术。华夏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堪称国之瑰宝。绍兴王羲之一篇《兰亭序》,奠定了王羲之生活地绍兴为书圣故里的美誉。在绍兴习练书法者甚多,书法在绍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把书法艺术运用到其他工艺美术品类上,丰富和延续着绍兴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书法微雕,集合了书法与雕刻这两者艺术创作特点,若没有娴熟掌握书法与雕刻的功底,似乎有点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