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范起兴 《福建金融》2011,(12):11-14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本文分析当前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特点,探讨防范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跨境人民币使用等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相关的热点问题,提出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  相似文献   

2.
2006年,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工作紧紧围绕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这一主线,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大力推进资本流出入均衡管理,稳步促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一是贯彻落实“走出去”发展战略,深化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支持“走出去”企业发展壮大;二是实施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制度,促进我国对外金融投资发展;三是规范外资流入房地产市场外汇管理,防范热钱流入;四是规范外商并购境内企业管理:五是完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  相似文献   

3.
实现人民币可兑换是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1996年我国已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完全可兑换,“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基本可兑换。本文拟讨论在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中会面临哪些挑战,以及如何应对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莉  孔蕊 《金融与市场》2006,(10):7-8,28
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是我国金融改革目标之一,但目前距这一目标尚有一定差距。本文阐述我国在资本流出方面的改革成果并提出进一步推进“走出去”战略,扩大资本输出、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路径和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创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央行《意见》的出台,上海自贸区已成为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上海自贸区在金融领域的制度创新主要集中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及监管转型等方面。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改革意义重大,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中国金融机构的发展以及人民币的国际化都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2005年10月11日,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建议中明确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这是我国首次将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问题纳入五年规划之中,同时也标志着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战略进一步明确,即“逐步实现可兑换“。由此可见,人民币资本项目实现可兑换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事关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本文通过对我国资本项目现状的分析,探讨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中存在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进一步理解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必要性及紧迫性。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资本项目完全可兑换是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中国应学习和借鉴国际有益经验,调整开放思路和重点,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审慎推进跨境人民币资本项目业务,加强统计监测与分析预警,防范跨境资金异常流动风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相似文献   

8.
王大贤 《时代金融》2012,(16):61-62
十二五规划在涉及人民币可自由兑换问题时指出: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两会刚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则阐述为: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工作。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规划在涉及人民币可自由兑换问题时指出: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两会刚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则阐述为: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工作。  相似文献   

10.
信息广角     
2005年10月11日,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建议中明确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这是我国首次将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问题纳入五年规划之中,同时也标志着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战略进一步明确,即"逐步实现可兑换".由此可见,人民币资本项目实现可兑换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事关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本文通过对我国资本项目现状的分析,探讨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中存在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进一步理解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必要性及紧迫性.  相似文献   

11.
关于当前金融危机下的几个争论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给我们的金融安全与发展提出了许多问题,怎样面对这些问题将会影响中国金融今后发展的方向.比如,怎样看待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2.
丁剑平  胡昊  叶伟 《金融研究》2020,480(6):78-95
在全球宏观环境背景下,研究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的联动机制可以为扩大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以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本文借鉴Verdelhan(2018)的研究,通过VECM-BEKK-GARCH模型研究了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间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中美元因素及套利因素的作用。结果发现:(1)“8·11”汇改后离岸人民币汇率对在岸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在均值溢出和波动溢出方面都显著上升,而在岸人民币汇率对离岸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溢出能力也开始出现,两个市场的一体性大幅提高;(2)美元因素和套利因素对在岸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越来越强,美元因素的影响依然要强于套利因素,这也基本符合前期研究中美元因素起主导作用的结论;(3)以美元因素和套利因素为代表的全球系统性变异因素会影响离岸市场向在岸市场的冲击传导以及在岸人民币市场向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波动传导。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产品创新和风险管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后,用来规避各种市场风险的人民币衍生产品必将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随着金融改革开放的深化,人民币产品创新也必将成为我国金融领域今后几年业务发展的重点之一。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人民币产品创新的动态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强调了人民币产品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指出市场风险管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以美元为主要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至关重要,而人民币国际化则成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币国际化既有收益,也有成本。文章在先简略地对人民币国际化内涵以及可行性进行梳理后,再通过对国际化的收益与成本进行详细阐述,分析表明,国际化带来的收益整体上远远大于成本。因此,应积极创造国际化的有利条件,逐步稳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改革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共识,这也为人民币实现区域化、国际化开创了一个历史契机。本文认为,应以人民币债券为突破口,推动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推动人民币成为区域储备与投资货币,实现区域化;在此过程中,香港应首先成为人民币国际结算中心,而后建立成清算型的人民币离岸中心,为人民币、港币、澳币事实上的一体化及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肖崎  林媛 《济南金融》2013,(12):57-63
跨境人民币投融资是指境内外经济主体直接使用人民币在跨境范围内开展的投资或融资活动,这将有利于为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提供金融支持,也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由于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目前跨境人民币投融资面临的政策性限制比较多、相关配套改革不完善,需要借鉴国际经验教训,在不同层面加快改革,推进跨境人民币投融资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构建T-Copula-GARCH模型从人民币汇率与股市指数相关性视角,分析我国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开放背景下汇率政策推出时机抉择。结果表明:人民币兑美元、日元汇率贬值时,上证指数下降;而人民币兑美元、日元汇率升值时,上证指数上涨。人民币兑欧元汇率、人民币指数升值时,上证指数下降;而人民币兑欧元汇率、人民币指数贬值时,上证指数上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上证指数相关性波动趋势跟人民币指数与上证指数相关性波动趋势基本相反,人民币兑日元、欧元汇率与上证指数相关性波动趋势跟人民币指数与上证指数相关性波动趋势基本相同。股票市场趋势性上涨后,我国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关联性进一步降低。因此,为弱化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联动风险,人民币兑美元、日元汇率的改革措施应选择在股票市场趋势性上涨阶段推出,尤其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改革措施的推出;人民币兑欧元汇率的市场化改革对时机窗口要求不高,故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中可优先推行人民币兑欧元汇率市场化改革;人民币汇率综合改革措施则可选择在股票市场趋势性上涨阶段推出。  相似文献   

18.
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已成为高层共识,前景光明,并已取得初步成果。它与内地的金融改革是协同推进的,有助于巩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促进东亚经贸繁荣。来自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以及与大陆金融市场在利率、汇率等核心金融指标上的差异,是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的重要挑战。展望其发展,有如下建议:采取适当的财政货币手段化解离岸与在岸市场的利率和汇率差异;循序渐进、逐步完善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货币功能;打通人民币"回流"和"外循环"的通道,支持香港成为全球人民币资产的交易、清算和定价中心。  相似文献   

19.
允许境内机构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是顺应我国资本市场逐步开放、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趋势,助力人民币国际化新发展,利用海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满足市场低成本资金需求,改善境内企业负债结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有效途径,也是利用国际外资的重要渠道之一。2015年9月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推进企业发行外债备案登记制管理改革的通知》(发改外资[2015]2044号,以下简称“境外发债新规”),松绑了我国境内机构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审核程序,便利了境内机构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手续,进一步推进境内机构赴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  相似文献   

20.
广西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的启动,带来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快速发展,同时让基层央行跨境人民币业务工作面临新的难点和挑战。本文就这些难点和挑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