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本文通过建立ARCH族模型对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收益率波动进行了处理,并用条件方差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用来衡量波动的溢出效应,最后我们发现以上证指数和企债指数衡量的收益率波动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即存在着波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
沪深投资基金市场由于受市场结构、地理区位、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两市之间逐渐整合,在收益率和波动性上都存在相关性。本文利用ARCH类模型及Granger因果检验对沪深基金指数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沪深基金市场收益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上海基金市场对于深圳基金市场具有一期前导作用,两市波动的溢出效应也是非对称的,仅存在上海对深圳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3.
沪深投资基金市场由于受市场结构、地理区位、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两市之间逐渐整合,在收益率和波动性上都存在相关性。本文利用ARCH类模型及Granger因果检验对沪深基金指数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沪深基金市场收益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上海基金市场对于深圳基金市场具有一期前导作用,两市波动的溢出效应也是非对称的,仅存在上海对深圳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4.
始于2018年3月份的美中贸易冲突,导致了中美两国主要股票指数巨幅震荡。本文基于GARCH 模型的研究,发现上证指数和道琼斯指数收益率均存在条件异方差效应,道指收益率对不同性质消息的反应存在非对称性,负面消息对道指的影响会溢出到上证指数,持续约4期。因此,对内全面深化改革,对外开拓新的市场,降低对美出口的依赖,是我国应对这场贸易冲突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上海股市收益率与成交量的Granger因果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GARCH模型及Granger检验对上海股市综合指数每日收益率与成交量进行了因果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上海股票市场收益率与成交量在滞后1阶到15阶上存在着收益率对成交量影响显著的单向因果关系,是非对称的,并得出上海股市并不存在“价随量涨”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5年7月2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和上证综合指数作为样本,并以2007年4月4日(次贷危机)和2015年8月11日("8.11"汇改)为节点,运用基于交叉相关函数CCF的信息溢出检验方法来探讨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信息的互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存在信息溢出效应,且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率溢出效应;其互动关系体现在线性关系和非线性关系层面上,既包括均值溢出又包括波动率溢出和极端风险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闫涛  孙涛 《济南金融》2009,(6):71-73
基于人们对股票市场波动"利好"利坏"消息反应程度的不同,本文利用国外证券市场比较成熟的非对称ARCH族理论,对我国上海股票市场建立了ARCH、TARCH、EGARCH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得出上海股票市场的波动具有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坏消息会导致比好消息更大波动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上海股票市场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人们对股票市场波动"利好""利坏"消息反应程度的不同,本文利用国外证券市场比较成熟的非对称ARCH族理论,对我国上海股票市场建立了ARCH、TARCH、EGARCH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得出上海股票市场的波动具有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坏消息会导致比好消息更大波动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构建了基于t分布的多变量BEKK-GARCH模型,利用中证100指数、中证200指数、中证500指数代表不同市值的股票群对中国股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证2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对中证100指数有价格溢出效应,而中证100指数对中证200指数与中证500指数却没有溢出效应。中证2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间没有价格溢出。中证100指数与中证200指数间当期有波动溢出,但是没有持续性;中证100指数对中证500指数有波动溢出,但是中证500指数对中证100指数却没有波动溢出效应;中证2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间有波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0.
随着金砖国家货币与金融合作的不断深化,汇率波动对金砖国家货币政策及金融改革的影响也日益增强。本文选取自2011年以来金砖国家汇率高频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BEKK-MGARCH(1,1)模型对人民币与金砖国家汇率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金砖国家汇率波动均不服从正态分布且具有明显的集聚效应;人民币与金砖国家各汇率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分辨分析的股市与债市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多分辨分析研究我国股市与债市溢出效应,对两市收益率序列作信号分解,分解为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比较各层信号占原始信号的能量比发现,股市高频信号占原始信号的能量比远大于低频信号,而债市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所占能量比基本持平,从而说明了我国股市主要受短期因素影响,波动较大,而债市波动较小。高频信号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股市与债市之间存在溢出效应,但溢出效应是单向的,即只存在股市向债市的溢出效应,这与债市作为金融市场的"避风港"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利率与股市间波动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变量EGARCH模型分别对中国利率与沪深股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股票收益率对利率收益率有着显著的短期动态影响;利率与沪深股市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除了利率对深圳市场的方向外,其他方向的波动溢出均存在着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线性与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和VECM模型,研究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的线性与非线性信息溢出,并检验了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发挥情况。研究结果显示:线性信息溢出方面,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只有线性均值信息溢出,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只存在线性方差信息溢出;非线性信息溢出方面,两个市场之间不存在非线性均值信息溢出,不过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方差信息溢出;沪深300股指期、现货市场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不过不同于成熟市场中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方面居于主导地位的结论,我国股指现货市场在价格发现方面占主导地位,而期货市场处于从属地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田东县金融改革试点前后的时间序列,利用协整与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采用农户入户率和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指标,研究田东县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贷款利率定价的因果方向性问题。结论表明:田东县纳入征信体系农户入库率与农户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表明农户入库率的上升是农户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降的原因,但反过来不存在因果关系。在田东县涉农贷款中,农村合作银行(后简称农合行)是支农贷款的主力军,故以田东县农合行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方法筛选出贵州省经济增长的先行因素,并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贵州省宏观经济先行指数,以期对未来贵州省经济发展走势和周期做出判断.主要结论有两个:一是本文构建的先行指数解释力较强、预测比较精确;二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速是贵州省经济增长走势的先行指标,对宏观经济的驱动力较强,但是两者受外部环境和货币政策影响较大,贵州省未来发展面临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6.
外汇储备增长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行外汇体制下,外汇储备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使用1998~2010年的月度数据,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外汇储备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得出:外汇储备增长对通货膨胀具有单向因果关系,外汇储备间接导致了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建立GARCH族模型,以2008年1月2日至2013年7月11日的银行和地产类股票日收盘价数据作为样本,对我国银行和地产类股指日收益率的波动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到以下结论:银行和地产两类股票收益率序列都是平稳的,具有“尖峰厚尾”的特点,具有波动聚集性;两类收益率的波动均具有“长期记忆性”;均存在非对称效应。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多元随机波动模型检视亚洲五个主要金融市场股指期货与现货的报酬关系与波动溢出效应。实证发现,五地金融市场股指期货与现货之间皆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股指现货动态相关系数和波动持续系数均高,显示现货市场具有聚类的现象。此外,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股指期货与现货的联动和共同波动因子的关系,实证发现,股指期货与现货的波动关系是同时受到共同信息发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融资融券交易对市场和标的个股波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证券市场的重要制度之一,融资融券交易理论上应具有价格发现,价格稳定,提高流动性等基本功能。本文从融资、融券交易对市场和个股两个层面系统而全面的分析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的价格稳定作用。对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的研究上主要借助GARCH族模型,VAR模型,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分析方法;在对个股的影响上主要是借助面板数据分对个股的总体效应和个体效应展开分析。研究发现:融资交易对指数波动没有显著影响,融券交易对指数波动有一定平抑作用;融资融券交易对标的个股有价格稳定作用,除极个别个股的融资作用表现不确定。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EGARCH模型检验了不同市场中股价波动的非对称性,并通过EXCEL软件做出了信息冲击曲线,总结归纳出四条重要结论。这四条结论对A/H股的溢价现象、牛市中A/H股的溢价扩大和熊市中A/H股的溢价缩小现象进行了相对有效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本文考察了A股和H股之间的溢出效应,分析了A/H股溢价指数与A股的走势关系,并用所得卖证结论对A+H股现状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